两年了,舰名大局已定,辽宁号也已列装海军,歼-15试飞成功,并继续开展有条不紊的科研训练。其实舰名只是一个符号,有响亮的名字并不一定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北洋水师有当时最大的镇远定远铁甲巨舰,在小日本面前还不是一败涂地?一句话,强军先得富国,在钱有财力。有钱还不行,还得有科学的管理和训练。航母的命名方式不出意料之外,我的文章也只是抛砖引玉,供网友参与探讨,并更好地为如何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人民海军建言建议,为早日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白手起家,从一堆废铁到老瓦,到如今的辽宁号,并初具战斗力。虽然这样的战力可能只是美国尼米兹级的40%。一般的军迷都知道,这主要是吨位和采用滑跃起飞的制约。所以我们和美国的差距是明摆着的,高层也是清楚的。我们就是要以辽宁号作试验,作一根引线,来点燃核航母、大航母这个大花炮。中国人不会用辽宁号跟美国的里根号小鹰号较量,美国也没有胆量派航母来咱地盘踩线。辽宁号只是过渡,象征意义是主要的。
所以我们今天接着谈谈关于中国今后航母发展的远景。总的说来,超级航母、过多的航母编队不符合未来战争的趋势,是不可取的,经济上也是不可持续的。我们要以战略的眼光统筹谋划,要有大智慧。以我们的国力,以我们的海疆面积,3-5个航母战斗群是合适的。当然,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以现有核动力技术、弹射装置开发水平、舰载机生产及飞行员培训和信息化指挥系统的建设,还包括054A护卫舰、052D驱逐舰、094-096核潜艇及一系列后勤保障舰和舰载武器系统的完善改进。我们还要给航母安个家,现有的青岛基地以后肯定不够用,对应地域和舰队分布,舟山三亚可以再建两个航母母港。这么大一个航母系统工程,2020年前恐怕形成不了战斗力。
解决了有无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用的问题。我们中国发展航母,立足于防御,不学美国四大洋横冲直撞。和平时期,航母可以用来赈灾撤侨、与友好国家互访学习。黄海东海海床浅缺乏纵深,不利于航母作战,实战意义不大,当然出了第一岛链就另当别论了,南海方向我们一定要常年保持有一艘航母的经常性存在,以展现震慑力,不给敌国有犯我中华海疆之心。
俗话说,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矛就有盾。我们除了建设好我们的航母编队,强化震慑力战斗力外,还要撑好伞,做好编队的区域防护能力和抗打击能力,打造中国的宙斯盾系统。另外,要针对对手的航母特点,攻其软肋,结合多种战术手段,诸如无人机、反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导弹艇、微型潜艇、鱼雷水雷、激光电磁炮等,起到区域拒止阻吓对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