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健林:“‘贫民窟’里不贫穷”比“商品房里‘房奴’多”好!


 对话王健林:“‘贫民窟’里不贫穷”比“商品房里‘房奴’多”好!

 最近,媒体报道,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现在我们建的大量保障房小区在十年、二十年以后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贫民窟。

 笔者:崔金堂认为,王健林董事长的预测脱离了当今中国的两个基本面。

 其一,当今中国的保障房建设,是在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其二,当今中国建设保障房这朵奇葩,不仅非常需要,而且开得太迟了。要不然,现今的中国商品房里也不至于住进了那么多“房奴”。他们有的是竭尽父母一生的积蓄才付得起首付;有的是父母卖掉了“老窝”,要么与儿女同住一宅,要么住进养老院,才为儿女付起了首付。以后漫长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两代人甚至三代人就是实实在在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的“房奴”

 曾几何时,城乡户口天壤之别,多少人倾其所有,为自己或子女买一个能吃商品粮的城市户口。

 曾几何时,大学作为一种产业向社会扩招,多少人又要倾其所有,为儿女能上大学付出了天价的高额学费。

如今,儿女要立业成家,又要倾其所有,两代人终沦为实实在在的“房奴”。

如果没有城乡户口的天壤之别;如果没有天价的大学高额学费;如果早一点建设大量的保障房,中国的“房奴”现象可能就不至于产生。

如果说保障房将来可能成为“贫民窟”的话,那“贫民窟”里没有沦为“房奴”的生灵啊,你们的身上衣衫口中食,比商品房里的“房奴”不知要好多少倍?

保障房这朵奇葩即便开得太迟了,但总比不开好!要不然,十年、二十年以后,社会矛盾将更尖锐、更激烈——如果不改变中国百分之八十多的钱掌控在不足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之现状的话。

作者:崔金堂(安徽省铜陵市郊区第四、五届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