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闻热点回顾(2013年12月15~21日)
(扑捉当今时代脉搏,留下当代历史瞬间——何其行)
【周边持续关注朝鲜政局:朝军队誓师向金正恩表效忠】
12月12日张成泽被处死后,朝鲜政局动向周边国家一直予以密切关注。
此后,金正恩连续两天现身官方媒体。什么人陪同视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14日视察人民军设计研究所,陪同的是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15日视察东部海滨城市元山市一座新建滑雪场,陪同的是朝鲜劳动党组织指导部副部长黄炳誓、劳动党财政经理部副部长马元春等朝鲜官员。
16日是朝鲜劳动党中央检阅委员会委员长金国泰的下葬仪式。在53人的治丧委员会名单里,除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内阁总理朴凤柱、人民军总政治局长崔龙海、人民军总参谋长李永吉、人民武力部长张正男外,张成泽的妻子金敬姬和曾被媒体猜测可能因张成泽事件受影响的平壤市委责任书记文景德、劳动党统一战线部长金养建等高级官员同样在列。
17日是原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两周年纪念日,朝鲜人民军16日在平壤锦绣山太阳宫广场举行了誓师大会。朝中社报道称,“朝鲜人民军的官兵们举行誓师大会,谨遵伟大领导人金正日大元首的遗训,拥戴敬爱的最高司令金正恩同志为统一团结和领导的唯一中心并誓死效忠”。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人民武力部部长张正男、人民军总参谋长李永吉、人民武力部第一副部长徐洪灿、人民武力部副部长尹东玄等出席大会。
外媒也注意到,朝鲜国家经济开发委员会高级官员尹永锡15日在平壤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讲:“尽管张成泽一伙对我们的经济构成严重伤害,但朝鲜的总体经济政策不会发生变化,会一如既往。”他说:目前已有数百家外国投资企业在朝鲜从事生产和服务业活动,涉及机械、电子、轻工业、水产、制药、建材、食品加工等生产领域,以及通信、运输、银行、餐饮等服务业,朝鲜经济开发委员会欢迎来自任何国家的投资和生意,欢迎他们加入发展新经济特区的事业中。
韩国媒体则密切关注朝鲜就首尔街头焚烧金氏三代领导人模型发表的“我们将对亵渎我们‘最高尊严’的行为予以没有预先警告的无情打击”的声明。韩国总统朴槿惠要求韩国政军民都要保持警戒,随时应对,所有的公务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要保持紧急工作状态以防万一。
其间,也有混乱的消息出现。例如,美国华盛顿邮报和英国BBC消息称:金正恩17日早上在视察部队的过程中被崔龙海所属部队逮捕,中国正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后来证实这是一条不实的假新闻。
在有关朝鲜新闻条条令人情绪紧张的同时,罗德曼19日抵达平壤访问的消息让人稍稍感到轻松。这是罗德曼一年内第三次访朝。媒体猜测,在朝鲜政局动荡不安之际,罗德曼是否能够带出来一些内幕消息?而罗德曼表示,此行是他以私人身份访朝,不会参与讨论任何政治问题。他说:“我不是大使也不是政客,我只是去朝鲜打一场篮球比赛,并找一些乐子。”



【两国军舰南海对峙事件:考验颠簸前行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2月5日在中国南海一艘中国军舰逼停了一艘在中国辽宁号航母舰队附近游弋的美国军舰“考彭斯”号,两艘军舰相距仅100码(约90米),而且,中国军舰横在美国军舰前面停止不动,媒体均称这是有意对美国军舰在南海近距离监视中国航母表示不满并发出警告,美国军舰当时选择拾趣自觉离开。事后此事被媒体称为“中美两国军舰险些相撞”事件。事发后两国国防部都声明“通过正常工作渠道进行了有效沟通”,都做出了低调和模糊处理,一是都不公布细节,二是互不追究责任,都表示加强沟通和避险机制的应急处理。这一事后低调和模糊处理的情况,受到媒体的广泛好评,认为是“中美两大国新型大国关系日渐成熟”的表现。但是,就在事件逐渐平息之时,19日美防长哈格尔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就此事件责怪中国“不负责任”,这会不会引发中美之间发生一场本来已经平息的争执?媒体都在看中国的反应。有专家建议,中国已经展示了老祖宗“两强相遇勇者胜”的遗训逼停了不该在近处监视中国舰船的行为,没必要再细究枝节问题,只要让美国坐下来一起协商危机管理机制有效运作的问题就达到了目的,没必要再扩大争议。



【美媒称:中国再次试射“东风”-41导弹】
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新闻网站12月17日报道,12月13日,中国军方在山西五寨导弹基地测试了最新型“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这是新型远程“东风”-41公路机动洲际弹道导弹的第二次试射。美国情报部门评估称,该导弹最多将可采用10个多弹头独立重返大气层载具(MIRV),射程在6835到7456英里(约合11000至12000公里)之间,可以攻击美国境内的目标,并可携带多枚核弹头,被认为是潜在的“第一次核打击”武器。
此次试射表明,中国远程战略导弹技术和核战能力正在迅速得到提升。


【中国科学家当选《自然》杂志年度十大科学人物】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8日公布了该刊评出的2013年度全球科学界十大人物,中国禽流感专家陈化兰因在“平息H7N9禽流感疫情”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当选,《自然》将她称为“战斗在前线的‘流感侦探’”


【资深参议员鲍卡斯将出任驻华大使】
美国媒体18日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提名现年72岁的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蒙大拿州民主党参议员马克斯·鲍卡斯接替即将离任的骆家辉担任下一届驻华大使,提名获得参议院批准后生效。有分析称,鲍卡斯被认为是温和的民主党成员,有20多年对华打交道的经验,曾八次访华,与多位中国领导人熟悉,他的赴任将有利于中国与美国国会打交道。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2月19日指出,奥巴马提名鲍卡斯为下一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显示奥巴马政府将谋求重视美国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而中国试图对其经济进行再平衡,更加重视国内消费。报道称,在担任参议员的35年间,鲍卡斯是一个将中国纳入全球经济中的谨慎支持者,扩大了美国与北京的双边经济关系。他还试图对美国的经济利益与其改善中国人权状况的愿望进行兼顾平衡。


【凤凰台专访叶恭平:钍熔盐发电将解决全世界50%清洁能源】
鉴于中国的发展愈来愈依靠能源,而且不清洁的能源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雾霾使人越来越感到窒息的今天,凤凰台著名主持人陈文茜做了一期专访华裔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叶恭平博士的节目。在节目中,叶恭平博士吐露了一个被淹埋半个世纪之久的秘辛: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国家科学研究室就找出来除了铀之外另外一种可用于发展核能的物质——钍,并且还建造了一座钍熔盐核电厂。钍跟铀的最大差别在于,铀本身具有核裂变性质,控制难度大,极易产生辐射外泄,而钍本身不具有裂变性质,需要借助中子的作用释放核能量。这样,只要施加或撤除中子就可以控制其释放核能,而且没有辐射外泄问题。钍在全球储藏量是铀的四倍,而且百分之百可以运用。铀挖出来以后只能用0.7%,而且需要浓缩提炼。当铀的浓度提升几个百分点时,就有可能用于制造核武器。钍具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美国弃置不用?叶恭平博士的解释是,当时正值冷战时期,发展铀发电的同时可以将高浓度的铀制造原子弹,可以在军事上取得优势。由此,一种能够解决全世界清洁能源问题的研究被搁置起来。
叶恭平博士说,现在全世界的核能发电厂共有440座,虽然有440座,提供全世界的能源只有3%而已,如果我们现在把全世界440座核电厂全部关起来,其实跟二氧化碳不太有关系,因为只是3%而已。如果用钍能源的话,发电量可以占到全世界30-50%或更多。中国是目前最积极开发钍能源的国家,预计最快2017年就会建成第一座钍熔盐反应炉。他希望中国能够带动全世界面对一个被美国掩盖的秘密,人类不要再延续核能电厂一定要使用铀的相关的悲剧,如果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头,将来就会领导世界新一轮的能源革命。
据美国媒体13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查尔斯史蒂文斯正在研发用核燃料钍发电的汽车,只要8克钍,就相当于6万加仑的汽油,足以让悍马车跑96万英里,只需充电一次就能撑到车子坏掉。这种钍动力车预计将在2014年推出。


【本周又一批中国高官落马】
●福州、厦门、龙岩三地七名处级干部“落马” ,分别是:福州市公安局副处级调研员张德强、福州市闽侯县教育局局长江道平、龙岩市纪委对市环保局副局长邱殷毅、龙岩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副主任林火兰、厦门市环保局海沧分局局长陈清江、厦门市环保局海沧分局副局长李翼飞、厦门市思明区开元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晓华。
●广州副市长曹鉴燎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立案调查。
●中央委员、公安部副部长李东生涉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据资料显示,李东生,1955年12月出生,现年58岁,山东诸城人,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当过摄影记者,之后历任新闻部时政组副组长、新闻中心主任直至副台长。担任副台长期间,曾主管《焦点访谈》。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公安部党委副书记(正部级)、副部长,副总警监警衔。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十八大以来,共有两位中央委员接受调查,之前一位为国资委原主任蒋洁敏。


【比特币在中国被封杀:币值一路下跌】
前一阶段闹得沸沸扬扬的比特币“暴富梦”最近在中国大陆开始降温。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产生的电子数字币。虽然是一种网络虚拟货币,由于网络兑换交易平台的出现和支撑,在网络世界里具有了支付能力。不仅如此,在某些国家和某些地方还具有与英镑等真实货币的可兑换性,由此迅速得到应用和传播。自今年1月以来,1比特币从13美元飙升至1200美元,暴涨幅度高达8000%,成就了相当一部分人的“一夜暴富梦”。但是,这种超高涨幅也预示着高泡沫和高风险,令世界各国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高度的关注和警惕。例如,韩国成为拒绝接受比特币和其他虚拟货币成为法定货币形式的第一个亚洲国家。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下令第三方支付机构停止所有利用比特币的交易,比特币一夜之间暴跌35%。16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再次约谈包括支付宝在内的十数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停止一切网络虚拟货币的交易和清算服务,这使比特币进一步暴跌。从目前媒体的报道来看,有更多的国家注意到比特币的危害,开始封杀比特币的流行。这一趋势是否会迅速发展成全面封杀比特币使其“寿终正寝”,经济界人士正拭目以待。


【普京年度记者会:宣布赦免霍多尔科夫斯基成最大亮点】
俄罗斯总统普京19日在莫斯科举行年度大型记者会,超过1300名各国记者参加。在4小时内,普京回答了50多个问题,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社会、教育等方面。外媒评述,普京的2013年的国际外交可以用“完胜”两字概括,现在用一种“温和”方式表达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尤显轻松自如。
在诸多诸如叙利亚、伊朗、美国反导系统、俄乌关系等国内外热点话题的提问中,普京承诺特赦俄罗斯原能源巨头尤科斯公司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成最大亮点,集中代表了普京对掌控俄罗斯政局的自信,同时也体现了普京适时调整自己在全世界公众面前形象的智慧。
《全球政治中的俄罗斯》杂志主编卢基扬诺夫认为,过去的一年中,普京完成了俄罗斯“一个外交大国的回归”。


【本周新闻精彩收官之作:中国助玻利维亚圆了“卫星梦”】
本周六凌晨0:42,在莫拉莱斯总统注视下,玻利维亚首颗通信卫星今天搭乘中国火箭升空。美联社拉巴斯12月21日电,玻利维亚人载歌载舞庆祝该国首颗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大批民众聚集在拉巴斯街头,观看卫星发射的电视直播画面。
这个价值3.02亿美元的项目主要资金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卫星得名于玻18世纪反殖民统治土著领袖“图帕克·卡塔里”,采用中国产的“东方红4号”卫星平台。中国还为大约80名玻军事和文职人员提供了专门培训,他们将从玻两个地面站操控这颗卫星。
在中国观看发射的莫拉莱斯总统说:“现在我们在太空中有了一颗卫星,这将结束玻通信依赖外国的局面。它将为千万人民的广播、通信以及反殖民主义教育,为人民的解放、尊严和自然资源的保护发挥重要作用。玻利维亚民族英雄图帕克·卡塔里在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卫星将使他的事迹得到宣扬,让所有玻利维亚人了解自己的历史国情。”


2013.12.22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