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上涨驱动经济社会发展


  过去的十年土地财政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经济增长呈现土地资源型和汇率输入型增长,境内外资金、资本等要素资源的很大部分被流入到土地和与土地开发建设相关的房地产业,十年十倍以上的房价上涨推动了中国房地产产业链的繁荣。在这样发展逻辑下,在资金和资本仍然会稀缺性资源的时候,股票市场就不能繁荣、必须予以压制,否则股价上涨必然吸引资金流入股市,此消彼长,银行的储蓄和地产的投资资金就会减少,这是“土地政府“和所有在此利益战车上的利益集团都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十年用牺牲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本吹大了房地产的大“泡泡”,这个巨大无比的“泡泡”里容纳了政府、银行、开发商、购房者、物业、中介等等利益攸关者,同时也透支了居民(因为购房按揭贷款)未来几十年的消费和其它投资能力。

  面对未来新的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完善并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将成为关键驱动力。我的看法宁可吹一个股票市场的泡泡,也不能再吹房地产市场的泡泡!因为(1)股票市场已经完全市场化,投资者已经清晰并接受它的涨跌风险,不会更多伤及弱势群体;(2)股票价格上涨不会影响老百姓和整个社会的生活消费成本,导致老百姓住不起房,相反会给投资者带来财富增长、提高购买力,有利于驱动资产价格的稳定;(3)股市上涨在增加居民、家庭和企业财富的同时必然会刺激并带动消费信心和投资信心,扩大内需增长;(4)股市上涨会修复资产定价标准,使得价格更合理的反应企业的价值,增加企业资产估值,提高公允价值,降低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产负债率;(5)股市上涨有利于扩大各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提高企业权益资本并降低债务之本占比,调整企业债务结构,降低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6)股市上涨有利于提升居民、家庭、企业和政府的偿债能力,缓释并改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过度释放带来的伤害。

  一直以来,有一种逻辑认为我国股市在社会金融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很低,参与股市投资的人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也不大,股市涨跌对政府和利益集团难以带来直接利益,所以对股市涨跌无所谓。事实上,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心与预期。十年股市的不景气直接影响了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与预期。面对未来十年,传统的投资、出口、土地等方式的拉动模式已难以为继,怎么办?亟需重新认识股市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要看到股市上涨对居民、家庭和企业财富增长进而带动消费者的影响。象现在的欧美股市,不管债务危机也好、经济不景气也罢,政府都设法不让股市下跌,其根本即是股市上涨比房价上涨对经济社会的积极意义要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