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和背景:目前农民无好树种可以栽种。我们走访了广东到湖南山东甘肃陕西很多农村,目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极低,但渴望致富,于是选择经济作物,相对于种植水果而言,种植速生经济林有不用担心瓜果过期腐烂的问题,但经济目前农民可以选择种植的树种非常至少,很多树种无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有的树种经济效益好,但是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巨大(比如按树),还有很多树种,在盐碱地环境污染地无法种植。。
基于上述原因,我们做了详细的调查,并进行如下的报告:
关于种植星柳的可行性报告和商业计划书
一、项目的科学技术原理基础:
“速生星柳”抗性好,适应性强,适宜在滩地、盐碱地、尾矿区、重金属污染地、水污染地、沙漠化地区等废弃土地上种植;不怕水淹,生长期间在连续2个月水淹的情况下仍能够正常生长,可以利用湖泊滩涂季节性水淹的区域种植;耐盐碱,可适应土壤pH8.0-8.5、含盐量达0.6%的重盐碱地区;适应温度范围广,从黑龙江、内蒙古到广东、福建都能种植(零下-35°c以上即可);能够耐受多种污染土壤环境,对污水有明显的净化作用,且能够起到固锁和降解污染的作用。速生星柳,一种新的杂交速生柳树,杨柳科柳属乔木植物(Salicaceae)。是现代生物技术杂交选育,融合中国的旱柳、筐柳、寒竹等多种优质基因组合而成的新型树种,是中国林科院和中国科技创新发展工作委员会农业推广中心历经数年的科研结晶。速生星柳经过杂交选育驯化,继承了传统柳树品种众多优点,又进一步提高了该树种的速生性及抗逆性
二、项目目前的进展事实依据说明: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叶兴庆 司长
【商报网-绿色中国】(记者了义 李子军 湖南报道)我们到了郴州以后就去了农业推广中心农业的实验室、研究站、苗培基地,有很多感慨:
第一,农业推广中心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这么大的成果是很不容易的。今年的1号文件是农业科技创新,在这个文件里面特别强调的是要培育农业技术研发主体。现在,中国传统的科研项目技术研发往往是两张皮,成果是一回事,转化成生产力又是另外一回事。今年1号文件提出鼓励国家的优势研发资源向企业流动,把国家掌握的农作物品种培育的研发资源重组到企业去,大的国有企业逐步进入农产品品种的研发领域。像美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技术研发基本上是大公司在担当。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农业在这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星柳的培育搞得很好,品种也出来了,在农林领域就应该有一批像农业这样志于从事技术研发的企业。
第二,速生星柳确实是一个好品种。张博士把速生柳、速生杨、速生桉做了一个对比,杨树和桉树是我们国家速生领域的当家品种,现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无心插柳柳成荫,现在把柳树品种挖掘出来了,这个新品种确实解决了很多问题。从国家战略角度理解它的技术,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下一步要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面临的都是一些难开垦的土地,比如矿区、盐碱地、滩涂地等等,用常规品种和常规技术都难以解决,速生星柳刚好可以弥补这个空缺,对于造林绿化和环境治理来说,星柳与其他技术是一个互补关系,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第三,广东农业推广中心有很好的团队和企业运作模式。公司在其他领域取得很大的发展成绩,积累了资金以后,现在投向农业、林业,也是当前的一个大趋势,像房地产企业、矿山企业等企业都将发展眼光转向了农业。
要把速生星柳这篇文章做好,还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第一,品种问题。这个品种有两三年的研发基础了,赶快要组织省里和国家专家对品种进行认定。这个品种到底如何?让同行业最顶级的专家来认定。这个品种通过国家的鉴定,通过国家的审定,在全国其他地方大规模推广,对郴州市委、市政府认可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现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要有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苗木这一块儿是建立苗木基地,培育苗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面积种植的方式还有待考虑,公司直接大规模流转土地?还是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建一个基地,卖技术规范,产品3-5年后收过来,星柳专业合作社的形式,通过合作社来沟通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关系,这个产业链哪些环节要留在公司里面?哪些环节要分散到农户去的?很多农业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有处理得很好的,也有处理得不好的,经验和教训都有。公司要做大的话,运营模式肯定要考虑好。
第三,公司做到一定规模以后,这个产业的资金密集度好象不是太高,但还是需要一定的资金。现在,农村金融也是被关注的,农业设施能不能作为抵押物贷款?这在农业试验区里面有,林木贷款是国家提倡的。我在浙江调研时,在萧山地区有苗木种得好的,一棵树、一棵苗值多少钱是算得出来的,打个折作为抵押额度,苗木作为贷款抵押物也是可以探讨的事情。
第四,政策问题。如果速生星柳通过国家的鉴定是一个好品种,那有很多政策是可以一起上的,包括科技部门、林业部门、生态治理部门等等,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以做。现在,生物科技、环保科技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速生星柳确实值得政策扶持。
最后,要注意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推广问题。星柳品种确实是和资源环境挂钩的,而且是资源环境里面的一个核心技术。今后还需要更多的平台去推广,让品种能够被社会所认知、所认可。
新华网湖北频道6月25日电(夏锋、万永庄)6月22日,在麻城市举行速生星柳基地授牌仪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水利部、国家林业总局等部委领导参加授牌仪式,黄冈市副市长王浩鸣等出席授牌仪式。
麻城市建立速生星柳基地,宗旨是推行“以种植速生星柳为主导,带动林下经济同步发展”的循环经济新模式,积极响应国家“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高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产业等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的方针政策,利用河滩荒地、废弃土地,种植“速生星柳”,改良土壤、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林经济和纸浆加工业等快速发展。
据悉,中国林科院科研团队历经数年研发的新型树种--速生星柳,不但适宜在滩涂地、盐碱地、尾矿区、重金属污染地、水污染地、沙漠化地区,等废弃土地上种植,而且具有生长速度快、种植密度高、再生能力强、适应能力强、杂交优势好、木材用途广等特性,经济价值高,对于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全国速生星柳的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00万亩。
麻城是一个林业大市,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形如马蹄。境内北、东北、东南三面是山区;西、西北是宽广的丘陵;中部至西南是河谷冲积平原。该区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举水”和“巴水”两条水系贯穿其中。河流滩涂长,尾矿面积大,住宅路旁阔,适合大面积种植速生星柳。
农业速生星柳湖北麻城基地董事长李尧东介绍,截止今年3月,该公司已经同麻城市辖内7乡镇办事处9个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5500亩,开展丹参星柳种植。下一步将用6年时间,种植面积扩大到50万亩,逐步将速生星柳种植覆盖麻城各个乡镇。
麻城基地的项目负责人李尧东还是全国优秀民办中小学、湖北省五星级民办学校--麻城市博达学校的董事长兼校长,是从事基础教育的民办学校佼佼者,该校特设“星柳种植实验课”,开展中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并为家庭贫困生无偿提供种苗,探索扶贫助学新模式,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好评。
国家相关部委领导、麻城市领导在授牌仪式上,对于基地的建设和示范性发展给予亲切关怀和高度肯定,将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并营造优越的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搭设平台,以发展速生星柳为驱动,带领农民致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实现美丽“中国梦”建功立业。
授牌仪式前,与会人员参观了该市夫子河镇杨畈、白果镇詹集、麻城博达学校3个速生星柳基地。
三、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略)
关于星柳的产业链可行性报告和几个问题的答疑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