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继新湖中宝2013年8月1日晚间抛出近三年来首单房企再融资方案以来,在4个月之内,30多家房企争相发布再融资预案,涉及投资项目也从“旧城改造”扩展至商品住宅和商业地产,甚至还包括旅游地产。截至11月底,已有36家房企正式抛出再融资方案且用于投资地产项目,涉及资金总计约为1040亿元。再融资方案正在按照程序上报,进展较为顺利,但最终能否获批尚无法确定。8月1日晚间,新湖中宝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不低于3.07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17.91亿股(含17.91亿股),募资不超过55亿元,主要用于旧城改造项目,这一预案被业界解读为试图敲开房地产再融资的“试门砖”。随后,A股房企纷纷抛出再融资预案,融资额度也开始迅速扩大。11月2日,首开股份同时推出非公开发行预案及公司债发行预案,涉及资金高达98亿元。该预案显示,公司拟以5.93元/股发行不超过6.75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0亿元,定增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公司四个房地产项目。同时,首开股份还计划发行公司债券募集58亿元,用于调整债务结构、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以及收购兼并项目等。
2013年11月13日,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三个月的广宇发展发布公告称,拟以每股7.21元的价格向鲁能集团、鲁能集团全资子公司鲁能置业及世纪恒美发行17.31亿股,购买其分别持有的8家房地产公司股权,标的资产的预估值合计约为124.84亿元,预估增值率约为133.3%。同时,广宇发展拟以不低于7.21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金额25%的配套资金,约为41.61亿元。事实上,上述两家房企的再融资预案为此轮房企再融资计划中金额巨大的两单。截至11月底,已有36家房企争相发布再融资预案,募资规模约达1040亿元。目前多数房企再融资方案的进程都处在“股东大会通过”阶段,而有些企业则获得了当地国资委的同意。例如,冠城大通的南京万盛世纪新城项目预计实现总投资利润率41.41%,净利润率也高达31.06%;宋都股份拟募集资金投入的南京南郡国际花园项目和杭州东郡国际三期项目两个项目预计实现毛利率都超过30%,净利率也都超过15%。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上市房企再融资开闸势在必行,不仅是调控“去行政化”的改革思路,更是市场化的趋势,有利促进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建议。政府不应该过多干预市场,影响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不该排除中小房企,应该与上市房企一视同仁,给以公平与合理的待遇。”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分析:“尽管房产再融资开闸尚“在路上”,不过,房企的再融资热情并未因严寒的到来而“熄火”。从40家抛出再融资预案看,中小房企占大多数,大型房企相对较少。随着2014年证监会对IPO的放行,未来融资总体上呈现宽松态势,这还将刺激部分中小房企积极寻求再融资的模式。目前多数房企再融资方案的进程都处在“股东大会通过”阶段,而有些企业则获得了当地国资委的同意,依然处于“排队”阶段。”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认为:“房地产再融资即使放开,势必是定向性且有条件的放开。按照当前只有招商地产、海印股份、万方发展已被证监会受理,表明再融资闸口再度开启。但是此次放开的涉房再融资并不具有代表意义,主要是受理的房企数量小与审查条件特别严格及通过率不明确。真正的开禁必定会集中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保障房建设、廉租房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城市改造项目,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毫无疑问,2014年房地产再融资的突破口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旧城改造。二是保障房建设。三是大棚户区改项目。四是自住型限价商品房项目。五是房企重组资产。”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证监会受理仅仅是流程上的一步,公司再融资方案还需要经过证监会核准,尚存在不确定性。不过,“涉房”再融资有望陆续放开是肯定的,其中涉及一级开发业务或从事保障房、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等业务的公司,以及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在土地和贷款上没有瑕疵的公司有望成为第一批获批的企业。”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指出:“对于“现金为王”的开发商而言,资金链的作用不言而喻。今年1月-11月,包括万科在内的40家上市房企披露的融资总额约为2080亿元,同比增长85.7%。随着银根的进一步收紧,上市房企地产金融化的要求也更高,对融资渠道有限的房企造成了资金链上的压力。整个房地产企业的资金状况要分类来看,像万科这一类的大型房企,因为资源多、股东背景比较强,所以融资渠道也会比较多。小型房企更多的是只能采取信托方式,成本一般在10%以上,融资渠道相对较窄。再融资的开闸更多的还是对中小房企资金链的援助,与直接融资相比,较低的融资成本有助于调整好企业的土地储备,支撑企业发展与扩张,在高周转的优胜劣汰中获得喘息之机。”
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房地产行业4年内利润暴涨近3倍,这再次把房地产行业放在了镁光灯下,来自多个行业的企业纷纷抢滩房地产。12月27日,中国人寿表示,计划用45亿元认购远洋地产新增发的9.34亿股,认购完成后,中国人寿将持有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的约16.57%,成为远洋地产第二大股东。2009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已率先在这场经济危机中焕发生机,据此前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显示,11月全国房价已同比上涨了5.7%。 在全球经济低迷情况下,中国楼市仍能企稳回升,甚至超过2007年的高点,房地产行业这个诱人的“香饽饽”,能够吸引众多非房企业也就不足为怪了。
2009年1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8年房地产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586.5亿元,比2004年增长107.5%;房地产企业实收资本33052.4亿元,营业利润3861.3亿元,分别较2004年增长123.2%和290.4%。 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房地产行业的营业利润暴增近3倍。 而2009年以来,万科、保利、富力等房企,全年销售金额均超过200亿元,机构推出的2009年中国房企销售前20强中,20家房企今年的销售额均超百亿,其中万科更是达到630亿元,20家房企总销售额达5000亿元。
2009年11月13日,重新回到A股的ST春兰表示,将进军房地产行业,同时不放弃家电业务。11月16日,南方航空集团旗下的海航地产击败了复地、鼎铉投资等对手,以14.75亿元夺得位于上海陆家嘴的浦发银行大厦办公楼。11月25日,深华发A发布公告称拟募资不超过9亿元,募集资金将投向房地产项目。12月9日,华菱钢铁召开董事会,同意公司出资2000万元成立全资房地产公司。12月10日,申达股份公告称,公司拟与控股股东上海申达集团进行总金额约2.66亿元的资产置换。此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彻底退出传统纺织制造业务,向房地产行业进军。
12月24日,以航空和运输为主的中国海航集团更是以20亿元的价格受让复地集团天津项目公司75%的股权,而早在9月份,海航集团还曾以18.24亿元的价格拍下了上海陆家嘴滨江地块。 除此之外,中国平安、中国电信、中国人寿等电信、保险企业也有涉足房地产行业。今年8月,中国平安通过旗下的信托公司与金地集团签订相关合作框架协议,平安信托将对金地负责开发的项目进行投资,未来3年其规模有望达到百亿元。11月13日,国资委将中国卫星通信所持中卫国脉50.02%的股份划给中国电信。中国电信表示,资产重组后,中卫国脉将由以通信类业务为主的公司,转变为中国电信旗下房地产开发和土地资源整合的业务平台,直接参与房地产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