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如何提高安全感(12月9日)
关键词:网络 信任 安全感 心理分析
我们生活在极度安全感丧失的环境之中,受到的潜在威胁比得到的内心安全感要更多,时间飞逝难以抓住,所面对的机会与判定都被不公平所包围,身边陌生人远比熟悉的人更多,即使有几个熟悉的人,自顾尚且不暇,对我们就更是很难有时间彼此宽慰的。
都市的钢筋水泥之中,更多的是基于冷漠与陌生的恐惧,每个焦虑都透露出邪恶甚至犯罪的气息,特别是在冬季降或者是年节之际,罪犯们都面临回家的压力的时候,舆情之间更是充斥着各种关于犯罪的报道,以提示人们注意安全防范。
网络带给我们自由的空间,却让我们愈发感觉不安全;网络让我们得到更多的资讯,却让我们难以分辨真伪而感觉更加迷茫。网络让我们有更多渠道获取知识,却让我们更加迷茫,并犯下常识性的更为愚蠢的错误。
网络是刺激并极大满足人的好奇心与被刺激的欲望的,更多的是在被诱惑之中逐渐丧失自己的底线,在惊恐之中挑战惊恐的底线,并以此刺激为乐事,上瘾并逐渐形成病态的恶性循环。当自己所谓的刺激成为对别人的伤害,就极大地强化了对方的不安全感。
我们所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强烈,诱惑让我们更加难以把握自己,让自己受到定力的约束;我们感受到的美丽越来越多,越多地看到美色,我们就会感觉越麻木,对现实生活中的身边的美熟视无睹。
在网络世界之中,我们能掌控的很少,即使我们成为意见领袖,往往都难以自保,毕竟其他公众人物也拥有一大群粉丝,粉丝们之间的战争往往是针锋相对而且缺乏理性的。
不管是在学校求学的学子,还是已经步入社会的精英,我们有更多参与教育培训、向顾问咨询的机会,却由于机构与专家的利欲熏心,每每会误入歧途。因为那些被称为“老师”的专家与机构同样面临强烈的生存压力,都需要在残酷竞争之中生存下去,而不是单纯的从公允的角度去开启人的智慧,做人类心灵的园丁。
由是,我们羡慕古代的人,虽然交通与讯息不发达,他们却可以更多地关注自身,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寒窗苦读没有那么多辅导书,却可以拥有令后人惭愧的才华,他们由此取得的成果跟我们相比未必就会逊色,内心受到的委屈未必就会比现在的强。
我们并不是要倡导每个人都去除自我保护的铠甲,自我保护并不是一味的把自己封闭起来,而是独具慧眼识别那些值得信任的人。把TA们从人渣之中区分开来。有区别地对待以实现真正的自我保护。
客观看待,不信任是因为曾经受到伤害,跟别人推心置腹却被凶狠地抓伤。由此形成质疑与封闭的心胸。当我们一直自认为受到伤害,就会在内心激发委屈之感。
遗憾的是我们一直就不知道如何去划分哪些人是真诚的,善意的,不具有攻击性的,看到的都是虚伪与狡诈,我们选择把自己隐藏起来,从暗处窥视周边的一切,但这种带有惊恐感觉的偷窥,会让敏感的人更加惊恐,并加大防备之心。
身边的人越多,我们就越是感觉孤独;都市里的人越友善,我们就越是感觉惊恐。那些部分是无奈地基于自保的伤害,以及对于那些伤害的善意提醒,都让我们倍加恐慌。
我们越是恐慌,就越是会强化偷窥的潜意识,并基于本能地进行各种自我保护。却避免用开放的心胸真诚地面对别人。甚至即使我们自我感觉是真诚的,都会被误认为是虚伪的。因为对方往往选择不信任,在所见到的貌似真诚之中看到虚伪奸诈的成分,强化即将伤害到自己的心理暗示。
我们需要回归,不要痴迷于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而是走到线下,把更多的时间,跟身边的朋友交流,跟父母亲人分享时光;从都市中回归,多去关注自然而本质的东西;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自己,多在安静的时候闭上眼睛,让意识停留下来,问自己“你要的到底是什么”,如此才会在点滴中感受小幸福并提升安全感。
贾春宝
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
网络微博:http://www.chinavalue.net/MiniBlog/
http://t.sina.com.cn/jiachunbao
价值中国专栏http://bekings.chinavalue.net/
新浪网专栏 http://blog.sina.com.cn/beking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