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两会重视弘扬仁义圣贤观(两会建议)


                 ●■建议两会重视弘扬仁义圣贤观■●

                       (2013年两会建议)

    我们国家已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可能有更好的前景也可能有众多危及发展的问题。要更好的发展、防止危机与应对已发生的危机的一个根本性认识,就是倡导国学圣贤观中的仁义精神

精神文明的根本就是仁义精神,政治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仁政义政。市场经济物质发展与仁义场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互利发展,否则就会滑向互害的危机恶果。建立互联网的电磁场该同时建立与强化仁义场,而不是让黄赌毒泛滥的杀人场。

如仇官仇富的产生与对策都与仁义有关,官员与富人不仁不义就必然在民众中产生仇官仇富。官员与富人奉行仁义,就不会被民众仇恨。

若是为了献上仁爱之心热心公务,乐意主动去为公众服务当公务员,敢于仗义直言与执言,这样的仁人义士型的各级公务员,群众绝对不恨而是会尊为青天圣贤大善人。若是不顾仁义投机钻营买官卖官当公务员,奸取豪夺成房叔表叔赶超西门庆,群众怎能不仇不恨。民众并不要公务员当公仆,而是肴望公务员是仁人义士,当官尽职尽责,仁义为怀为人民作主,不能这样又不回去卖红薯而是权钱交易敛财奸取豪夺,醉心酒色,群众怎能不仇不恨。对于为多娇江山折腰的英雄,圣贤仁义观希望他们不要践踏仁义滑向奸雄,也不要争为枭雄轻视仁义功过三七开,而该是向大功无过或微过的仁义至善的圣雄形象靠进。

不顾仁义的先富可能出现奸取豪夺的先富,必然造成贫富差距加大,造就为富不仁的恶人。酒肉臭的朱门内外,难免有杨白劳冤鬼夜敲门,路有冻死骨。仁义精神的巧干实干先富,必是能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去缩小贫富差距的善人贤人,支持公布私产与支持高特消费税,带动后富。

“仁”字是由“二人”构成,是表示二人双方关系,也就是人相互间的关系。对别人要讲仁德、仁慈、仁义,不能损人利己,不能为富不仁。也就是圣人孔子说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字原是“我”字头上托顶羊羔,这是对自己道德面貌的要求,自己要以仁义之礼待人,托顶羊羔待客与像温和象征的羊一样对待客人。

“仁”强调先要注意到别人与自己而不能只顾自己,“义”强调先要求自己待人以礼。因此仁义是为人的根本,行为合乎仁义了也就自然合乎社会一切公德秩序、校规国法。

仁义观概括了西方强调的民主自由观,且字眼更明朗透沏。仁义排除了只强调个人自由的个人主义,强调的是包含个人自由在内的相互间无损的自由。西方欣赏“生命诚为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仁义观认为生命、爱情与自由都要受到仁义的对待与保护,生命与爱情都没有了还有多少自由呢。仁义圣贤观能理解为自由抛弃生命、爱情,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仁人义士,但不鼓励必要如此而是致力于用仁义保护生命。有仁义之心的人,就不会在文革之类时代盲从权威去卖命与武斗杀人。

国学圣贤仁义观能理解西方的民主要求,但并不认为民主就是人民作主,而是希望仁义为怀的领袖人物为人民作主,缺德的总统总理不一定比圣君明君更受拥戴。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民主观,可能强调民贵君亲、公仆之类,来安抚民众以缓解民众与领导的矛盾。仁义观则强调君民、民众与领导互仁互义不相矛盾。仁义观把官民看成是不同分工,而不把公务员看成是公仆。

从小学到大学,都该贯澈仁义教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要明白的明德与要弘扬的德行就是光明正大的仁义道德,要明白的是上下民众间要仁义相亲,终生奉行仁义完善自己,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学发蒙的《弟子规》开篇说,“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首孝悌就是首仁义,不孝不悌就不仁不义。次谨信还是要讲仁义,不谨不诚信,也就不仁义。仁义之士自然首孝悌也必然讲谨信与泛爱众与亲民。因此学文一开头就要讲仁义道德,这是小学到大学的学文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与目的。古语说得好,钱财如粪土,仁义胜千金。

很多社会矛盾问题一用仁义观对照,就可看出谁是谁非与该么对待。建设精神文明最简明的最根本核心,就是讲仁义二字。因此,建议两会重视弘扬国学圣贤仁义观,提出相应的议案,促进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