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强调契约和秩序,正如都市街道上需要交通规则一样,这样才能保障道路畅通,每个人都获得安全并成功到达目的地。市场的繁荣有赖于市场主体都遵守让大家获益的契约和秩序。那么,就从道路交通来探讨下市场经济秩序的若干问题。
1. 一种规则
全国道路交通实行一种规则,右向行驶,红灯停绿灯行等等,因此,有效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当然,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也有部分特殊的规定,比如路面限重多少吨,某些路面不能停车等等。显然,这些特殊规定并不与共同规则相悖而是进一步加强执行的针对性。
如果一条道路上实行两种交通规则或者多种交通规则,势必出现混乱,影响大家所有人的利益。更现实一点说,就是规定特定车辆的特定车道,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规定进一步理清各自的通道可以使得车辆更加快速通行,但是交通的顺畅并不完全决定于此,交叉路段必须有红绿灯指导;而且如果特定车道上行驶的车辆有限却占用空闲资源实在是一种浪费,造成了其他车道的拥堵。进一步讲,特定车辆只有在特定车道保障其顺畅通行时才会遵守,如果不对车辆加以限制必须遵从特定的车道。
当住房改革走市场化路线之后,政府对土地的调配依旧发挥着决定作用。在确定住房供需矛盾是房价高企的认知下,政府实行建设保障房措施,为社会上满足条件的人群进行特定供应。但是这并不能调节供求关系,它反而造成两种资源稀缺,不仅仅使得保障房无法达到保障特定人群的目的而成为权力寻租的领域;也使得商品房建设更加容易面对土地价格的压力。
当一些人认为房价高企并不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而是住房是一种社会资源而不能完全市场化操作。又出现了住房如何在归属于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进行权衡的问题,市场化路线与反市场化操作如何调节的问题。这种混乱就在于不能从整个情景下确定规则。
2. 道路与秩序
在忽略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质量高的公路可以保障车辆保持在适当高速,不至于产生严重的拥堵;年久失修、路面断裂严重、坑坑洼洼的公路则自然减慢车辆的速度,造成拥堵。交通拥堵情况下,超车会使得这种状况更加难以调节,甚至使超车者陷入困境。
市场经济发展必然形成对共享资源需求的排队,如果经济发展形势好,则对共享资源的需求降低,获得共享资源的成本降低并且效率提升,可以维持这种排队秩序。如果经济景气不好,则强化对共享资源的需求,增加获得共享资源的成本且降低了效率。在后一种情况下,公平排队的秩序被推翻,按照优先级排队并带来“超车”现象使得整体经济效率下降并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显然,改善整体经济形势或者发展环境是维持公平秩序的关键,反之亦然,即维持公平秩序是改善整体经济形势或者发展环境的关键。如果在经济形势恶化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公平秩序则容易获得改善。
当企业对信贷增加的前提下,为限制一定的通胀一般而言会控制信贷量,在此情形下确保按照公平原则排队获取信贷而不应出现“超车”现象才能确保金融秩序的良性运作,否则不仅仅影响排队进程还会增加通行压力。对于金融秩序而言,则会影响银行的健康发展。
3. 巨型卡车与小货车
为了论证两者在公路上如何影响的问题,现在假定道路上充满尘沙。如果是两两小货车根本没有什么问题,都不会激起尘沙飞向对方。如果是一辆巨型卡车和一辆小货车,那么巨型卡车的扬起的尘沙必然会影响小货车,虽然不会造成事故,但会对正常行驶的小货车造成影响。但是因为道路对任何车辆都是公平的,不能为了小货车不受到短暂影响而禁止巨型卡车上路。当然,在这里排除巨型卡车和小货车运载同一种货物,存在交易竞争的条件。
大型企业的建立虽然没有从产品、价格等方面排挤中小企业的竞争者,但对于其他行业、其他产业的中小企业同样存在影响,这种影响往往被忽视或者不认为是影响。但是大型企业容易获得信贷,取得在市场经济中更大的权力,重塑市场格局并且改变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虽然如此,但是大型企业是必然存在的,而且会持续发展。大型企业因为自身庞大,内部细微的调整也会给中小企业环境带来影响。
从这一点看,大型企业跟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天然存在着联系。在市场统一秩序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必然受到干扰。大型企业是否可以引领中小企业的发展,不在于企业规模本身,而在于大型企业的性质,也就是什么人在驾驶。同等身份的司机可以减少在尘沙飞扬的路面上对彼此造成困扰,而如果双方的身份不同,则必然存在困扰。
因此,建立市场统一秩序、维护市场公平,最大的关键不是根据企业规模为出发点,而是界定企业的身份和领导者的地位是否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