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处理


许多人已经认识到标准化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中的重要作用。我在这里想强调的是,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并不是把创新成果本身变成标准化的东西,而是把创新成果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其适合于分工协作进行社会化生产。

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处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模块化。根据专业化和竞争优势原则,把创新成果分割成若干模块,模块本身要具有独立创新空间。二是要建立模块间的标准接口,即公开标准。三是要形成同一模块的创新竞争机制。四是要建立公开标准和模块内部标准之间的互动关系,使得模块的创新成果能够推动公开标准的升级换代,进而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试图把创新成果本身标准化的做法是有害的。首先它遏制了技术创新,消解了创新团队的创新积极性。第二,它妨碍了产业化,限制了创新成果的分割协作。第三,它使人们对标准化产生了误解,把标准化等同于僵化的和抽象的东西。实际上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处理对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是必不可少的过程。不懂标准化处理,缺乏创新成果的社会化组织能力,正是创新成果产业化困境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