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目的:长处,长处!


    二战初期,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上任伊始就提出一长串应当退役的军官的名单。他解释道,并非这些军官无能,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大多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种状况有悖于目前军队的职责,到吐故纳新的时候了。他自己也提出要辞去职务,因为他与被自己开革的大多数军官是同代人。他向总统明确表示,自己这个61岁的老人理应让位给后来人,他们能更好地应付美国面临的挑战。总统批准了马歇尔所列的退伍军官的名单,但留住了马歇尔。

从此,马歇尔开始了大规模提拔军官的浪潮。这批军官用战场上卓越表现和战绩,回报马歇尔的知遇之恩,也给马歇尔留下了知人善任、慧眼识珠的“伯乐”美名当年马歇尔在出任本宁堡军校副校长时,曾将学校中优秀教官和学员的名字以及评语记在一个小黑皮本上,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他担任总参谋长,这个黑色皮笔记本上面不断增加着一些他认为有才华和培养前途的壮年军官的名字和评语。“这个人可以干什么?”这是他常常留在嘴边的一个问题。黑皮本中对巴顿有三句评语:“此人能带领部队赴汤蹈火。”“要用一根绳子紧紧地套住他的脖子”“一有装甲部队,立即交给他指挥。”在黑皮本上,最耀眼的名字当属艾森豪威尔

1941年夏天,艾森豪威尔刚刚升任3集团军参谋长(准将),马歇尔恰好观看了这个集团军一次大规模的演习。这次演习最突出的特点,是后勤协调得好,后勤保障及时、有力。这个问题在当时美军中是一个大大的难题——后勤保障问题不协调。这次演习计划是艾森豪威尔的,马歇尔看了之后说,后勤保障牵涉面极广,能做到如此协调,得益于事先计划周密。于是,第一评价就上了马歇尔这个黑皮笔记本。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艾森豪威尔被调到陆军部工作参谋部作战计划处副处长。报到这一天,马歇尔跟他讲了20分钟,然后问他一句话:我们在远东太平洋行动方针是什么?艾森豪威尔想了片刻说:将军,让我考虑几个小时再回答你这个问题,可以吗马歇尔说:好!在笔记本里面,艾森豪威尔的名字下面又多了几个字:此人完全胜任将军衔马歇尔最讨厌对重大问题脱口而出的行为——认为,这种不加考虑就给予答案的做法,投机的成分很大这是艾森豪威尔第二次上他的笔记本。194247马歇尔艾森豪威尔飞往英国做一次实地考察,并对在英国设立美军指挥机构,处理日后征兵等事务提出具体建议。艾森豪威尔领命飞赴伦敦,10天之后回国。68,他成了一份报告《给欧洲战区指挥将领的命令》,放在马歇尔的办公桌上。在报告中,艾森豪威尔提出了先欧后亚”战略和美军在欧洲各军兵种统一指挥问题。马歇尔评价说:“艾森豪威尔不是一个参谋,而是一个卓越的统帅。”并决意由艾森豪威尔担任欧洲战区美军统帅当时,艾森豪威尔还是一个刚刚晋升为少将——一位没有打过仗参谋人员。在给罗斯福的提名报告里,马歇尔这样写道:“艾森豪威尔不仅具有军事方面的学识和组织方面的才能,而且还善于使别人接受他的观点,善于调解不同意见,使人感到心情舒畅,并真心地信赖他而这些品德和长处,又恰恰是我们驻欧洲部统帅所必须具的素质”由此,艾森豪威尔开始了他火箭般的历程,从上校到五星上将仅用了4年的时间(美军历史上共授予10五星上将,其他9名平均用了16.7年)。后来艾森豪威尔当选美国总统后,马歇尔在给他的贺信中特别叮嘱自己曾经的部下,“我特别为你祈祷,慎重选用你周围的人员。选用人员,比任何其它事情都能决定今后几年的问题和历史的记录。要选用合格的人。”

马歇尔知人善任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管理大师德鲁克,他提出了一个“长处理论”:分发挥人的长处,是组织存在的惟一目的。”“所谓组织,是一种工具——专门用来发挥人的长处,中和人的短处,使其变成无害的。”“一个组织内,谁想剔除有缺点的人,那么结果他最多只能得到一个平平庸庸的组织。”“组织的目的是使平凡的人做出不平凡的事”。 “对组织精神杀伤力量最大的莫过于怪罪员工的无能,而忽视他们的长处。”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每个人也都是由优点和缺点组成的,一个人的优点越是突出,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更有甚者,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完美无缺的人地球上原本就不存在,组织的任务就是把长项突出的人发掘出来,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长项的舞台。无数事实证明这样的组织才能完成伟大的使命,称为伟大的组织,否则,“如果人们都不再拥有自己的个性棱角,都像经过洗熨整形一样,那么不仅组织,而且社会本身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①理论是如此的简单明了,但到实践中去发现并认得长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任何理论一接触精神因素,困难就无限增多。”②就连被称为伯乐的马歇尔也无奈地说过:“每做一次人事决定,就好比是下一次赌注。然而,只要能抓住某人有什么长处这—条,那么至少可以说:你的赌注下得有些道理。”

 “我适合做什么”,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人生是一个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当我们仔细回答过“我有哪些长处”、“我是如何做事的”、“我是如何学习的”和“我的价值观是什么”之后,才能判断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当然,最佳的问法应该是自问:“我不适合做什么?”逐步理清,最终找出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工作,适合担任什么类型的职务,适合在什么样的公司里工作,适合从事何种产业,适合进入哪个领域。德鲁克认为,“人总是依靠他的长处获得成功。”“相比之下,一个人最能了解的是自己的短处,而非自己的长处。在改进弱点上,尽量少费精力。” “任何人只能凭借自己的长处来获得绩效,不能把绩效建立在自己的弱点之上,更不用说通过做自己根本无法胜任的事来取得绩效。”“努力完善自己的长处……不要轻易改变自己……不要去做自己无论如何也得不到绩效的工作或绩效低下的工作。”“一个人能了解自己的长处,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和避免做自己无法胜任的事,这可谓是继续学习的关键。”“应该舍弃自己不具备优势的领域,以及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自己没有长处和无法胜任的方面……尽可能在缺乏能力的领域少浪费自己的精力,而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能力强或技能高的领域。从低能力进步到一般能力需要花费的精力和努力,远远多于把一流的绩效进步到卓越的绩效的精力和努力。”

“长处”理论还有一个奇妙的用途:赞美上司的长处,你将受益无穷,这与拍马屁有质的不同,拍马屁是为了一己私利,而赞美上司是为了集体的利益,假如由此出了点问题,那也只是你还不精通赞美艺术的缘故;赞美同事的长处,你将获得双重的尊重;赞美下属的长处,你将在业绩上获得意外的惊喜。反之,若把眼光盯在他们的短处上,你将永远一事无成。

克服短处的最好办法就是把长处充分发挥出来。当然,如果缺点足以阻碍其长处的发挥,则另当别论。

 

注:①美国格林威特公司创始人格林威特的观点

②英国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的观点

 

 

(作者系焦作市工程咨询公司经理)

[email protected])(13903898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