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三大危机目前无解


柴福洪
 
中国,在2010年后就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所谓“全新”是指中国社会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未来的危机,主要有三点:
 
一是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加工贸易经济发展向自主知识产权模式转型迫在眉睫;二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政治社会改革、改良的制约与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发展不足的矛盾突显;三是发展受到环境、能源、劳动力供给等多个方面的冲击,最直接的是劳动力供给不足与劳动成本上升的危机难以消除。除第一条有普遍共识但“喊了多少年没有实质性变化”外,后面两条,可能我们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引起全面、足够的重视。尤其是政治与人口两个方面的变化,还没有一致的认识。
 
这里只以人口方面的变化,谈谈其危险性(以下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学者易富贤的研究成果)。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15-49岁总育龄妇女在2011年达到顶峰后开始负增长;20-29岁黄金年龄育龄妇女(2/3的孩子是该年龄段妇女所生)也是在2011年达到1.14亿的顶峰后,在2012年开始快速减少,到2032年只有0.65亿(比2011年减少43%)。意味着即便能保持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出生率也将急剧下降。
 
而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已经由1980年的626万增加到1990年的763万、2000年的813万、2011年的960万。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0年修订版》的低方案(中、高方案每年死亡人数略多一些),中国每年死亡人口将增加到2030年的1350万、2050年的1862万;死亡率将增加到2030年的10.24%、2050年的16.34%。
 
出生率将不断下降,死亡率却将不断增加,自然增长率也将不断下降,中国人口已经在负增长的边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从1987年的16.61‰几乎直线地下降到2011年的4.79‰。中国年增人口也是几乎直线地从1987年的1815万下降到2011年的644万。
 
中国每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增人口:

 

将1987年到2011年的自然增长率进行直线回归拟合,以年份为X坐标,以每年自然增长率为Y坐标,拟合方程如下:y = -0.5125x + 1033.5,拟合优度(R2)达到0.9473。以这个公式推算2011年以后每年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将在2017年开始为负值。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13.4735亿人口计算,那么中国人口将在2016年达到13.56亿的顶峰后,于2017年开始负增长。
 
将1987年到2011年的年增人口进行直线回归拟合,以年份为X坐标,以每年年增人口为Y坐标,拟合方程如下:y = -52.761x + 106561,拟合优度(R2)达到0.9588。以这个公式推算2011年以后每年年增人口,年增人口将在2020年开始为负值,也就是中国人口在2019年达到13.65亿的顶峰后开始负增长。
 
根据1987-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增人口推测今后人口变化: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0年修订版》的低方案,中国人口将在2017年达到13.6亿顶峰后,于2018年开始负增长,将在2100年降低到5亿。其实联合国的低方案对中国来说还过于乐观,比如联合国认为2010年中国生育率为1.64,但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生育率只有1.18。用2010年的人口结构和1.18的生育率进行预测,那么中国人口将在2017年达到13.4亿的顶峰后开始负增长,到2100年只有4.6亿人,到2200年只剩6800万人。如果2010年后生育率能够提高到1.3,那么中国人口将在2019年达到13.5亿顶峰后开始负增长。
 
    中国今后面临人口负增长问题就在眼前。要让中国人口维持世代更替(以保持经济的繁荣),生育率需要达到2.3左右;由于有不孕不育、单身、丁克等人群的存在,需要主流家庭生育两个,甚至允许有哺育能力的家庭可以生育三个孩子。
 
社会的发展变化往往出人意料,上述分析是建立在中华民族人口与外国人口不发生交流情况下的推断,如果出现成千万“进口媳妇”,情况就会发生变化(如湖北省红安县2012年末统计,就有90名越南姑娘嫁入该县)。如果,中国政府决定把中国人口总量降到10亿以下,那么,必将要忍受和接受经济增长在2020年后转入停滞的现实。如果要把总人口降到5-7亿的水平,中国社会经济增长将有一个长期的停滞过程,到21世纪末,中国不可能进入最发达国家的行列。这不是危言耸听,而客观理性的推理性预测。
 
 
                            2013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