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付印之际,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最重要节日——春节。在此,谨向广大读者致以新春的祝福,愿大家平安吉祥。
新春新气象。这既是我们的祝福,也是大家的愿望。在这个新春佳节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倡导和践行社会新风尚,是纪律,更要行动。本刊观察家说,立春时节,首都北京迎来天蓝云白,阳光灿烂,自然界的雾霾终于消散。但是,党内党外存在了多少年的社会雾霾,能从根本上清除吗?不管人们怎样质疑、观望,目前上上下下真的动起来了。
这是群众的期待,也是取信于民的试金石。做不做,是否做到令行禁止,是态度、作风好坏的外在表现;能不能做到,是对能力也是对决心的考验。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是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是公仆对人民的忠实情怀。做点实事,让群众感到温暖。比如,共青团河南省委联合宋河酒业开展“温暖冬天,爱心回家路”活动,免费大巴送务工青年返乡过节。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心举动,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活动服务的对象,是在外务工的青年,他们是活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建设者,是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基础力量。让这个在城市务工的庞大群体安心、舒心,是社会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和努力方向。为他们做些具体事情,是这项工作的起点,同时更需要有长远规划,让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高质量城镇化战略顺利推进的关键之一。赵俊超说,在农民工市民化的过程中,最重要且难度最大的是农民工在城镇的住房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决定我国城镇化的速度、质量和成败。
在城镇化的同时,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另一个重大问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新世纪以来连续第十次聚焦“三农”。郑风田教授说,与过去一号文件相比,除了从资金、技术、物资装备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农民的支持力度外,今年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目标,更强调要在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方面下功夫,激活农村和农民自身的活力,保持农村有持续稳定的发展前景。我们认为,激发农村和农民的活力,需要切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持续有效的支持,并在基层不被打折十分重要。赵阳提出,要改革现有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既有利于实现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下降、长远生计有保障的目标,也有利于积极稳妥、顺利健康推进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一个新课题。如何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发展现代农业的比较效益不断提升,能够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有真动力、真干劲,得到真实惠、产生新认识,把发展现代农业同城市务工一样看待,将有新作为,这是一个新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是回乡走老路。这是有志青年的大舞台,在城镇化的大潮中寻找新的定位。刘奇说,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这个民主指的是基层民主,
推动并发展基层民主,就要靠这些有志青年的新作为,由此带动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
新发展,是2013年的新话题。汇丰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金在观察世界发展时提出一个新论断:2013,全球新旧世界大转换。他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转变的时代,从欧、美、日主导的“旧世界”转向由中国引领的“新世界”。他认为,“新世界”这个名字对于享有数千年文明的中国来说并不恰当,但是中国近年来对世界的影响,不可不谓之革命性。承认中国的拉动作用,已成为分析当今全球经济的大前提。我们正处在一个大转换的时代。以中国为首,“新世界”主导了近十年来的全球经济。尽管由“旧世界”对于增长的贡献日益萎缩,但全球经济却在加速。在过去的十年中,旧世界的人均收入几乎没有变化,中国的人均收入却以二战后最高速度在增长。
其他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也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速,但是无一可以与飞速崛起的中国相提并论。
我们到底是不是正在引领“新世界”?我们要谨慎看待。我们在为世界的新发展贡献正能量,也要不遗余力地消减负能量对我们、对世界的冲击。这个过程,需要勇气和担当。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要用智慧来应对,在原则性与灵活性中寻找统一。在国际经济领域,当前面临的形势是世界经济的艰难前行,欧美日央行轮番“放水”,吴垠等认为我们应采取审慎的长短政策结合的战略来应对。
在国际政治领域,我们需要从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合作中为国际政治的博弈寻找制衡的力量。平衡永远在交换中取得。
如何掌握这个平衡点以及平衡手段,需要深思熟虑。
国内的问题始终是优先项。在新的一年,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开放是不能动摇的方针。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公平的良好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各界为之疾呼的强音。这就要求政府切实转变职能。于宏伟说,加快法治政府的建设正当其时。法治政府建设,为责任政府、有限政府、服务政府建设提供坚实基础,不可懈怠。
文/杨良敏 刊于《中国发展观察》2013年第二期编后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