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常会接触一个汉字“囧”,一个大口中容下了八个小口,初见时,我连读音都不知道,显得十分愚蠢。看见很多年轻人频频使用这个字,好学促发我向“囧”靠拢,我开始抚摸它。它的读音“jiǒng”,原来它和“窘”的释义相同。不过原来这个“囧”字的意思却是光明之意,现在却一反常态,变成了是“郁闷”、“悲伤”、“尴尬”、“无语”、“困惑”与“无奈”的代言。原来它是一个生僻字,现在可是21世纪初最风行的汉字。它的崛起是网络推波助澜的功绩,在网络文化中,“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它的作用是前者。
对“囧”的流行,也曾经在文化圈内掀起广泛的讨论。语言和文字都有时代的痕迹,一个时代常会有与该时代紧密相连的一些字、词汇、短语在社会上流行,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必然的现象,今天有“囧”的流行,明天可能会有别的什么字流行,这是字随社会运转而运转的反映。词汇和短语也经常会随着社会运转而运转,要是静下心来细细地思忖一下,每个人都可以举出许多例证。
“阿飞”、“喇姗”这两个词汇曾经在几十年前的上海甚为流行,那些年长者经常用这两个词汇去贬称自己看不惯的男青年和女青年,学校里的老师则经常用这样的称呼去对待班级中与当时主流不相吻合的学生。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年长者似乎也不大会再去贬称自己看不惯的男青年和女青年了,因为现在的男青年和女青年有许多作为都反映了时代的前驱,年长者看不惯是年长者的落后。现在有很多年长者在飞跃前进的时代面前,可是囧相毕露哦。
中国电影2012年的火爆之势竟然蔓延到了2013年。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2013年元旦假期,全国总票房进账近3.1亿,比去年元旦的1.6亿增长近一倍。观影人次近900万。《泰囧》票房恐怖地突破了11亿元。《泰囧》其实是一部在泰国拍的“恐怖片”,“一部小成本的华语片,票房即将达到12亿元,实在是匪夷所思。
“囧”字中的“八”像眼眉,“口”像一张嘴。据说“囧”这个字最先在台湾的BBS社群上开始流行,逐渐“囧”字也开始在中国大陆快速普及,先在大陆地区的青少年及网络族群中蔓延,随后反传入香港,在网络次文化的狂风中,主流媒体竟也开始点点引入“囧”字作为新闻元素,并且在电影和广告中产生效应。“囧”字一发不可收。
我今天也用上了“囧”字,跟着时髦走。既然“囧”字已经登上了新尚,自然是应该跟着走上一阵子。新尚就是新的爱好,新的魅力,新的灿活,新的崇尚。唐·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事多改前好,趣有获新尚。”人们就是在改前好中产生了新尚,人们就是在趣生趣演中看到了新尚。人们对新的追求就是对科学的追求,人们对新的爱好就是对科学的爱好。新总是洋溢着她的魅力无穷,满是灿烂,透露出光明。人的活力的本质就是追新的爆发。崇扬新,尚效新,一派追新的展露,漫射着时代的曙光。在美满的社会生活模式中,人们的生活关系交织着真切、善良、美好、新尚。人们生活关系中交织的真切、善良、美好、新尚也在铸就美满的社会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