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亚太光伏市场需求将达13.5GW


据Solarbuzz,2012年世界光伏需求从2011年22.7GW增至29GW,同比增长5%。这与之前超过30GW的预期相比要低。这意味着在10年来,光伏需求增速降至10%以下。2012年,欧盟仍然是最大光伏市场,占全球光伏总需求的60%,为16.48GW。这与2010年和2011年的82%和68%相比要低。亚洲光伏需求占全球第二,为8.69GW;北美排名第三,为3.49GW;拉美加勒比第四,为190MW。此外,中东非洲需求为140MW。
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全球光伏需求预计将迅速增长。来自拉丁美洲、中东及新型亚洲市场的需求将在全球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Solarbuzz亚太主要光伏市场季度报告,亚太光伏市场需求预计将于2013年达到13.5GW,年增长率为50%。
中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仍主导亚太区光伏需求,并将占2013年亚太区总需求的90%。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环境,基于国内制造、政策、进口关税和客户偏好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光伏供应商和技术类型。
亚太主要光伏市场国家正在形成自己的市场格局以及特定的供应渠道,由此迫使供应商根据产品和公司策略选择相应的国家和应用领域。光伏市场需求也继续呈现季节性周期,折射出政策期限和天气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随着亚太市场的发展,单一的市场进入策略已不适用于整个亚太区域。
中国政府将很可能重新调整十二五太阳能发展规划目标,预计2013年总需求量将超过7GW,其中75%以上集中在下半年。但是,光伏上网电价如果提前下调,将促使开发商加快于今年提前完成项目,从而改变以往年底需求差异巨大的现象。
在印度,国家太阳能计划第二阶段政策仍未最终公布,预计装机量目标有可能从3.7GW提高到9GW,并提高离网和屋顶光伏系统的比例。印度对组件的本地化要求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晶硅组件以及其它薄膜组件的进口。国家太阳能计划第二阶段政策的实施将带来1GW的新增屋顶安装需求,并将进一步缩小薄膜供应商在这一重要市场的份额。
未来的政策变化则是澳大利亚市场的潜在威胁。随着太阳能证书乘数(SolarCreditMultiplier)的取消,以及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补贴政策的下调,澳大利亚2013年光伏市场增长放缓;而在日本,在4月份的上网电价下调之前,市场需求将于第一季度达到峰值。高效组件成为在有限空间安装光伏系统的首选。
贸易战蔓延的威胁以及各种进口限制,正将亚太区光伏市场进一步按国家和应用类型划分为多个细分市场。光伏企业在进入各国市场时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
美国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和环保组织塞拉俱乐部日前表示,到2015年通过各种公民行动淘汰三分之一的燃煤电厂的目标目前已完成了一半。
据路透社报道,2011年,布隆伯格提供给塞拉俱乐部5000万美元(约为3.12亿元人民币)资金启动“跨越煤炭”行动,其目标是在4年内淘汰10.5万兆瓦煤电产能,并鼓励它们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通过参与公共事业委员会听证会、对违反联邦《清洁空气法案》的行为采取法律行动以及参加投资者会议等方式,这项行动在2012年平均每周帮助淘汰了一个煤电厂。
日前,美国电力公司宣布,根据公司与联邦管理机构、各州以及塞拉俱乐部等环保组织的协议,到2015年它将停止三个中西部电厂的燃煤发电。此后该项行动将正式完成过半目标。环保组织称,这个总部设在俄亥俄州的、全美最大的发电公司将在印第安纳州,俄亥俄州和肯塔基州共淘汰2011兆瓦煤电产能。
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包括美国电力公司在内的各大电力公司已宣布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淘汰超过4万兆瓦的煤电产能,因为天然气疲弱的价格已将电价推至十年来的低点。
布隆伯格表示,天然气将在美国能源结构中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因为美国要摆脱煤炭使用。他还表示,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在全美能源消耗中将仅占一小部分,水电“在某些地区”有辅助作用,但受限于能源传输问题。
“可以说天然气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我们能源结构的一部分。”他说,“我们放弃煤炭会更好一些,即使这意味着重回天然气的怀抱。”
布隆伯格还表示,他支持通过“水力压裂法”钻探天然气,虽然压裂法在纽约州遭到强烈反对。
他说:“我们当然应该钻探天然气。”但他也补充说,不应该在集水区进行钻探。
据Solarbuzz,2012年世界光伏需求从2011年22.7GW增至29GW,同比增长5%。这与之前超过30GW的预期相比要低。这意味着在10年来,光伏需求增速降至10%以下。2012年,欧盟仍然是最大光伏市场,占全球光伏总需求的60%,为16.48GW。这与2010年和2011年的82%和68%相比要低。亚洲光伏需求占全球第二,为8.69GW;北美排名第三,为3.49GW;拉美加勒比第四,为190MW。此外,中东非洲需求为140MW。
但是,另一个角度来看,全球光伏需求预计将迅速增长。来自拉丁美洲、中东及新型亚洲市场的需求将在全球市场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Solarbuzz亚太主要光伏市场季度报告,亚太光伏市场需求预计将于2013年达到13.5GW,年增长率为50%。
中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仍主导亚太区光伏需求,并将占2013年亚太区总需求的90%。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环境,基于国内制造、政策、进口关税和客户偏好等因素,选择不同的光伏供应商和技术类型。
亚太主要光伏市场国家正在形成自己的市场格局以及特定的供应渠道,由此迫使供应商根据产品和公司策略选择相应的国家和应用领域。光伏市场需求也继续呈现季节性周期,折射出政策期限和天气对市场需求的影响。随着亚太市场的发展,单一的市场进入策略已不适用于整个亚太区域。
中国政府将很可能重新调整十二五太阳能发展规划目标,预计2013年总需求量将超过7GW,其中75%以上集中在下半年。但是,光伏上网电价如果提前下调,将促使开发商加快于今年提前完成项目,从而改变以往年底需求差异巨大的现象。
在印度,国家太阳能计划第二阶段政策仍未最终公布,预计装机量目标有可能从3.7GW提高到9GW,并提高离网和屋顶光伏系统的比例。印度对组件的本地化要求也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晶硅组件以及其它薄膜组件的进口。国家太阳能计划第二阶段政策的实施将带来1GW的新增屋顶安装需求,并将进一步缩小薄膜供应商在这一重要市场的份额。
未来的政策变化则是澳大利亚市场的潜在威胁。随着太阳能证书乘数(SolarCreditMultiplier)的取消,以及维多利亚州和昆士兰州补贴政策的下调,澳大利亚2013年光伏市场增长放缓;而在日本,在4月份的上网电价下调之前,市场需求将于第一季度达到峰值。高效组件成为在有限空间安装光伏系统的首选。
贸易战蔓延的威胁以及各种进口限制,正将亚太区光伏市场进一步按国家和应用类型划分为多个细分市场。光伏企业在进入各国市场时应该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