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逸枫:部长说今年房价一定会降?
导读:2013年全国两会前出台的“新国五条”与“新国五条细则”成为了舆论热议的焦点,房价问题屡屡引发激烈辩论。2013年全国“两会”上最热门的,也是最难被围堵的住建部部长姜伟新2013年3月14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后“不得不”接受媒体采访。而采访中姜部长的几句话引起了媒体的连番解读,部分媒体认为姜部长此番表态说明他相信房价“一定会往下走”,但央视在《新闻1+1》中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称姜部长说的是“政策”会往下走,而并非“房价”会往下走。仔细观看录像后整理出姜部长原话,首先提问:“对交易环节的20%的收税对房价的影响好像这两天已经显现出来了,有些地方房价有上涨,您怎么看这个政策的影响?”
姜部长的回答非常简短,仅仅三句话:“这个文件一定要坚决执行,执行过程当中效果它会逐步显现出来,一定会往下走的。”记者又问:“有些专家学者又提出来这个是不是可以暂缓执行?”姜部长表示:“那不行,肯定要坚决执行。执行当中有些什么问题,再完善它。”记者:“那您认为今年的房价都走势是什么样的,能控制住吗这个涨幅?”姜部长:“我相信会按照国务院的调控的趋势走的。”从始至终,姜部长并未提到“房价”二字,所谓“往下走”也是指“调控政策”(国五条)往下走。而媒体的此番误读也可能是“降价心切”,替姜部长说了出来。
中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五条出台,各地房产局排队登记过户卖房的现象让人纠结调控效果。今天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斩钉截铁地对媒体表示,"国五条"一定要严格执行,房价今年一定会往下走。他同时还说,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取消经济适用房。每到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总少不了知名地产商任志强的声音。任志强今天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言说,十年过去了,历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有哪一次被实践证明没有房价上涨的后遗症?这次的新政又经得起实践检验吗?有请著名地产财经评论员、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对此评论:
昨天住建部部长姜伟新说,今年房价一定会往下走,后又有央视说,部长的意思是政策往下走。姜伟新部长这次为何如此充满底气和信心?您是否认同他对房价的观点?
谢逸枫:不管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是说今年政策一定会往下走、或说房价一定会往下走,基本包含四层意思;“一是住建部要出狠招,调控加码。二是今年房价涨幅要回落,先涨后回。三是今年房价涨势往二三四线城市走。四是住建部要给地方政府压力,要求严格执行国务院两个政策文件,即“新国五条与新国五条细则”。
谢逸枫: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的“往下走”的意思是调控房价的效果会继续显现,即调控政策不放松。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前些日子就表示,房地产调控会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限购令短期内不会放松,对一线城市房价下降非常有信心。今年年内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肯定会推出,按计划第一步是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实现与住建部联网。权威专家指出,该系统的落地,将为加快房产税等长效机制的推进奠定基础。
谢逸枫:对姜部长表达的调控房价“信心”与“决心”,持保留意见的态度。虽然新国五条与新国五条细则的调控确实比较严厉,但国务院两个文件基本缺乏可操作性与老调重申,地方政府实际执行力与政策扩容都是缺少条件与统一标准。譬如房价控制目标、限购、限价、房产税、个税20%、信贷差别化、预售款监管、保障房建设等政策。因此,能否得到市场的验证还需要时间的观察。同时,政策也会根据市场和房价走势进一步调整,房价如果继续上涨,那么政策还有可能继续升级。
姜伟新也说,个税20%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再改,但是一定要严格执行,地方政府会执行吗?这些升级和加压的调控手段可能会是什么?
谢逸枫:住建部部长姜伟新的20%个税肯定要坚决执行的表态,很难在地方政府全面得到支持与落实。一是住建部并无发官方的政策文件与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全面执行,否则会承担啥后果。二是山东烟台当天执行又当天叫停,而广东的清远在去年9月就已经执行,广大的东莞在2007开始,已经执行5年,效果差。三是全国各个大城市大部分是执行1%,而不是20%。四是原值与筹额评估难及过程复杂等逃避的办法过,基本上执行20%的规定是新同虚设。
谢逸枫:未来调控升级与加码的政策主要集中四个方面,一是税收手段升级。二手房交易差额征20%个人所得税与房产税第二批试点城市,以及住房信息联网工程的步伐,目的是提高调控的精准性和合理性。二是房贷手段。一、二套房贷首付与利率的调整,央行行长表示信贷结构调整。另外是公积金贷款收紧,已有6个-10个城市开始收紧。三是行政手段。限购、限价的条件与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不排除升级与扩容。四是房价控制目标。要求按照经济支付能力与经济综合情况及物价水平等GDp增长确定,否则约谈与问责。
住建部部长的表态,20%税肯定要执行与潘石屹说的房产税,都是调控政策主要的方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税收杠杆是房地产调控比较好的方式,你是否赞同?
谢逸枫:“重税”不是彻底解决市场根本办法,只能够暂时起到表面效果,很难让房价合理回归,应该尽快建立调控长效机制,才是市场唯一的出路。纵览历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其实就干了两件事,一边用国家政策宣布和确认住房已经成为限制购买的紧俏商品。一边用税收、行政的政策和减少原材料(资金和土地)供应的方式进一步减少这种紧俏商品的供应。市场不需要过多行政手段干预的调控,应该从制度与体制改革及供求关系上着手,才能出台好的调控措施。一是改革土地制度。二是土地私有化。三是严控货币发行量。四是改革财税收入分配制度。五是减居民税费负担。六是增加居民财富与收入。七是拓宽投资渠道。八是财政全力支持保障房建设。九是打击房地产腐败链条。十是完善预售制。供求稳则房价稳,预期稳则楼市稳,供求矛盾是楼市屡屡反弹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在需求端,应该采取只疏不堵。另外一方面是在供应端,首先要增加土地供应,最后才是增加住宅与保障房供应,形成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要坚决执行“二手房”出售征20%所得税的政策,执行当中如有问题再完善。姜伟新还表示:“这个文件一定要坚决执行,执行过程当中效果它会逐步显现出来,一定会往下走的。”“20%的收税对房价的影响这两天好像已经显现出来,有些地方房价上涨,您怎么看这个政策的影响?”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昨天在人民大会堂被记者“拦截”提问。姜伟新连用两个“坚决”回应这一问题,表示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新“国五条”一定要坚决执行下去,执行过程当中效果会逐步显现出来。
新“国五条”规定,出售自有住房按转让所得的20%征收个人所得税,连日来引发广泛关注,有专家提议暂缓执行,对此姜伟新昨天明确表示:“肯定要坚决执行,执行当中有些什么问题再完善。”针对“今年是否能控制住房价涨幅”的提问,姜伟新用一句“我相信会按照国务院文件的调控趋势走的”,给出肯定答案。姜伟新还表示,支持郑州推行保障房“三房合一”、只租不卖,这一举措符合中央政策。对于是否“鼓励取消经济适用房”的追问,姜伟新表示,允许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设、分配保障房,并强调今年将按原定任务继续推进保障房,在分配环节采取一些措施。
央视:住建部长未明确说房价会往下走。央视《新闻1+1》2013年3月14日播出《两会1+1》节目中提到,两会召开以来,追部长成了记者的一个规定动作,其中有一个部的部长特难追,那就是住建部的部长姜部长,他有的时候甚至被记者追到厕所,但是也不开口,但是今天他被记者给追到了。其中在问一个关于新的政策的时候,他含混地用了一个会下去,很多人理解成了房价会下去,做成了媒体的标题,但是我仔细听了一下,似乎指的是政策而不是房价。鲁健 记者:房价交易环节的20%收税,这两天对房价的影响,好像已经显现出来了,有些地方好像房价有上涨,您怎么看这个政策的影响?姜伟新 住建部部长:这个文件一定要坚决执行,执行过程当中效果会逐步地显现出来,一定会往下走的。
白岩松:你看,您再听,一会儿会让您再听一遍,我的感觉指的是政策新政策还会向下走,他说的并不是房价向下走,但是很多记者跟很多百姓太期待房价尽快向下走,所以把这句话解读成了大标题,房价会向下走,我觉得住建部长神通没有那么广大,已经可以直接决定房价就会向下走。不信您再听一遍。姜伟新:这个文件一定要坚决执行,执行过程当中效果会逐步地显现出来,一定会往下走的。主持人:经过再次仔细聆听,我们确认像岩松所说的,他说的是政策往下走,但是可能大家都按照自己的心里的意愿去听这个话,希望房价同时也降一降。最后岩松给我们带来的数字又是什么呢?
3月15日消息,全国政协委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近日表示,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已完成,而按照此前住建部的计划,今年6月底将完成50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此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曾强调,住房信息联网系统有相当的难度,但要继续努力把它建立起来。至于难度,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曾表示,房产信息联网技术上没有问题,信息方面成为各种各样的孤岛,主要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有些部门和地方顾及相关利益,存在故意控制的冲动,配套改革就要冲破这种既得利益阻碍。住房信息联网工作的完成此前被视为全面推开房产税的必要条件,而除推动房产税扩围外,2012年年初,姜伟新还曾指出,如果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系统将来建立起来了,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据最初国务院和住建部提出的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要求,2012年6月30日前应实现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住建部联网。而根据最初设计,实现住房信息联网后,只要输入相关的身份信息,就能查询到此人在全国各地所拥有的房屋的详细情况。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3月10日发布《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报告》显示,2月2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7335万平方米,同比减少 5.3%,环比减少3.4%。从近3个月的表现来看,库存出现连续下滑的趋势。20个城市中,16个城市的库存量出现环比下跌,只有广州、丹东、济宁和莆田4个城市出现上涨。八成城市出现下跌,且下跌的绝对数量较大,因此呈现出20个城市库存总量缩水的特征。一二线城市库存下滑的趋势比较明显,三线城市的库存攀升趋势较1月已有所放缓,但相比同期水平,库存缓慢上升的通道仍然存在。截至2月底,一、二、三线2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分别为2731万、2619万和19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分别为-10.8%、-7.7%和7.3%,环比增长分别为-3.7%、-5.7%和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