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两会的最后一天,随着国务院职位的归属确定,新一届的国家领导班子就全部敲定了。尽管这些人选的确定仅仅是在大会上走个流程,代表们的投票不过是个过场,实质的内容早就订好了,但其重要的意义还是具备的。毕竟在中国这样的国度,政府的作用太重要了。在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政府的作用更多是体现在外交、国防这些领域,而经济发展、百姓生活等内容自有一套市场机制在灵活调节。政府的作用已经被充分弱化了,即便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政府停摆一段时间,似乎也未尝不可。可在我们这里,没了政府的作用,整个国家势必会天下打乱,所以我们的政府作用的确太重要了。而领导人的确定,是决定政府作为的关键,有个好的领导核心,的确是万民的幸事。上一届政府已经成为过去,其实际的效力如何,应该是很有分歧的。有人说,他们勤勉有余,但魄力不够。不过是坐吃多年积累下来的改革红利,本质上其实算得上是无所作为。对此,前总理在谢幕时,用了一句“知我罪我,惟其春秋”来表露心境。看来,他的心里并不平静。然而这毕竟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还是习惯继往开来,看看新一届的领导们如何作为吧。
新当选的主席今年60岁,总理58岁,十年后,当他们谢幕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我最大的期待是“不辱使命”这四个字,当然,这里所说的使命是百姓赋予的。中国的百姓其实是很实际的,但他们真的不糊涂,像那位申纪兰的“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发养老金”雷人说法,其实很个别。希望自己的国家好,与完全无视这个世界的真实状况完全不是一回儿事。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承认中国这些年的确有了很可喜的变化,和以前比,国力强了,人民富了,思想的自由空间更大了。但人总是这样,总是希望不断地变化,希望越来越好。这里不妨列举一下我对今后十年的一些期许吧,不知能否引起网友们的共鸣呢?
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在上届政府的主要政绩中,深化文化体制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项,这个领域的确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如今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已经实现了从吃饱向吃好、养生的方向在提升。然而在文化精神生活方面,却有太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我们如今的时代早就不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了,可意识形态方面的禁锢和束缚总是象鬼影一样映射在我们寻常百姓的精神生活之中。比如,我们每天离不开的电视节目中,新闻联播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紧跟政治需要的脚步也可以理解。但那些电视剧的选题,实在没必要加以太多的限制吧。本来,文艺作品就应该反应社会的真实生活状况,可在宣传部门的干预下,很多领域却成了文艺创造的禁区,这一点实在太遗憾了。为何不能给国人的文化生活多一些选择的空间呢?
比如国人最反感的腐败问题,最关心的反腐败问题,却不得在电视剧中反应。牢记我们国家历史教训的文革题材也一律封杀,真是搞不懂,历史就是那样发生的,你不让写出来不等于它不存在啊。这种掩耳盗铃的把戏,除了人为地割断历史,体现某些人内心的虚弱之外,只能让了解现代中国历史的人耻笑啊。我们的宣传总是讲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在实际的政策执行上,从来都是有选择地开放。不知在新的十年中,这一点能否有所改变?按说,我们现在的电视频道的确不少,但可看的节目却少的可怜。这么丰富的现代社会生活,能够允许播出的就是抗日题材、婚恋家庭题材、政治精英题材,太单调、太乏味、太脱离百姓的文化需求了呀。
有人对新领导用了个“接地气”的溢美之词,这还真是心中的一个期待,其实领导出行用个警车开路,开会时摆几盆鲜花也没什么的。只要领导们干正事,为他们节省些路上的时间,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调节一下心情,也不算过分。但最重要的还是应该凡事为百姓着想。但愿我们的宣传管制能改改了,官员们少挥几下大棒,百姓的文化娱乐或许真的可以更丰富些呢?官媒不是总想知道百姓是否幸福吗?其实答案很简单啊,宣传大佬少些作为,百姓们能拥有一个百花齐放的荧屏,幸福也就真的进入寻常百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