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层图书馆看日本的强大


 从基层图书馆看日本的强大

http://news.xinhuanet.com/overseas/2013-02/28/c_124398249.htm

2013228日《新华网》(来源:《凯迪社区》)

    日本近代100年的教育普及,处于亚洲乃至世界领先地位,如果你能在日本遇见百岁老人,他们也绝对不可能有一人是文盲。

  由于现代社会的少子化高龄化的加剧,在一些偏僻地区,不断有学校被合并或关闭,北海道某地有个村子,当最后一名学生毕业之后,这所小学就要关闭了,因为再也没有学生入学,电视特意采访了这个毕业典礼,由5名教师面对一名毕业生的毕业典礼,这是多么强大的一个国家,为了不让偏僻地区的一个农村孩子失学,国家投入了5名公务员(日本的教师是国家公务员编制)站完最后一班岗,这个孩子出生在日本,出生在农村,不是他的选择,但我觉得他一定从心里感谢这些老师伴随他走过的小学时代,也会从心底里热爱这个国家的。那个不平凡的毕业典礼让毕业的孩子终身难忘,也让我这个在日外国人电视观众终身难忘。

  日本全国各地除了完善的义务教育设备,还有众多的市民图书馆,比如我现在居住的40万人口的行政市内有8个图书馆,曾经居住过的人口只有1万的农村小镇有3个图书馆,有很多图书馆与当地的公民馆体育馆是建在一起的,作为社会福利设施,都是免费自由出入。

  开车来到市内的公民馆图书馆,停车场是免费的。

 

 

  借书后,如果遇上图书馆的定休日或晚上,不用入馆,外面就有个小窗口可以还书,没有人检查,这也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人与人的信赖感,看似小事,但在某个号称具有悠久文明文化历史的大国,却根本做不到。



 

  市民图书馆每次可免费借书10本,CD5张,归还时可以去市内任何一家图书馆。

  走廊内市民们的油画展

这是图书馆内的幼儿书籍场所。

  利用电脑数据库快速查书,如果没有需要的藏书,可以写在字条上交给工作人员要求进购,新书到达他们会第一时间通知你去取书。

   借CD的地方,还提供当场试听的设备和座位。所有这些设备的投资管理都是由当地市政府的税金运作的,在日本有很多地方都能真正能体验到还政于民。



 

  分门别类的书架,有文学的,自然科学的,工具书。。。站着看了累了可以坐下看,坐着累了可以借回去看。不过这里空调十足,回家看书空调费自理,很多日本人带着便当在这里“孵”空调,但饮食必须去外面休息室。












  信息自由的日本社会,百姓能接触任何信息。

 



    有关中国古代近代和民间文学的书籍,有些东西,中国人自己现在都没人重视,人家却当成宝贝在津津有味地研究,有时候,看到某些国人自己把头埋在沙堆里,还要蒙住别人眼睛看外面世界,觉得反倒是日本人深得“知己知彼”的真髓。

 





  言论自由信息自由的日本,也有胡编乱造的虚构小说八卦信息,比如这个西村京太郎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杀人事件推理小说畅销书作家,封面还搞了张上海东方明珠的照片,哈哈,挺娱乐的。



  下面介绍一些关于战争的书籍,这是一些揭露战争真相揭露自己民族丑陋的。



 

  日本人自己追究天皇战争责任的书籍。

  有名有姓有具体部队番号表格照片的揭露侵华战争的书籍。


 

    详细真实地纪录了战时的朝中日慰安妇历史的书籍,很多实物照片有名有姓,有具体的摄影者和摄影日期。给读者感觉具有极高的信凭性。日本的历史描述全面,多角度,很多都可以互相对照比较中从逻辑上证实历史的真实性。











  科技发达的日本,有很多人喜欢神话,传说,妖精,星相算命等等,图书馆自然也是五花八门,能很容易找到这类书,图文并茂非常精致,成人看了也会觉得相当有趣。而且日本书籍的纸张精致,质量非常优质,令人觉得奢侈,其实日本的废物再生技术先进,大部分都是废旧物原料制造的,而且为了减轻地球环境负担,现在日本的印刷油墨大都采用植物油,主要原料是蓖麻油和大豆油,日本大豆制品丰富,但是转基因大豆无人问津,因此美国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是印刷油墨的主要原料。







    日本人写书和出版不仅仅是社会限制少,如果你认真阅读的话,不仅能体会他们严谨的逻辑思维,更多的是叹服他们的认真具体的精神。

  比如拿《现代中国年表1941-2008》这本书来说,我们随便打开3页,分别是1942年,1968年,2008年的一部分,只要是中国社会发生过的事情,无论是政治,外交,还是经济,人文,民事刑事,几乎无一不漏的记录着,什么是历史?这是真正的历史。

  这也就是意味着,一个普通日本人,只要他对中国感兴趣,从客观上说,他能在日本学习了解很全面的有关中国的任何事,对信息不存在过滤和封锁,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的判断,交给所有的国民。

  日本人写的历史书籍,不管哪些历史是不是对自己有利,只要是确实发生过的,就会记载告诉后人,不会为了其他因素让某段历史蒸发。









    介绍从古到今的中国民族服装的书,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研究颇深,有时候觉得他们的学习能力消化非常可怕,连满口称中国“支那”的石原慎太郎也是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的爱好者。


 

  汉服。



  唐装,但这些都不是当时的平民百姓穿得起的。

 



近代旗袍的变迁,以及1930年代中国普通百姓的服装,远不是那些老故事影片里面旗袍秀场景的样子。







  借书的柜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在日本凡是公务员都很低姿态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没有直接生产力,是靠国民税金领取的薪水赖以生计的,所以尽量为国民提供最佳服务本身就是自己的工作。





  有备无患,这个在日本的公共场合到处可见。

  大人高书架,小人矮书架,各取所需。

 



    有一个时期我专门跑图书馆,大量的阅读,不仅知道了很多事情,开阔了视野,对日语的提高也非常有帮助,比如喜欢摄影或喜欢汽车的人,可以先挑自己感兴趣的那些书籍看,很快就会自然地熟悉掌握很多的专用词汇。



    通过大量的阅读,不仅能研究日本学习日本,还能了解日本人是怎么学习中国,从哪些角度研究中国的。

 





   图书馆不仅是接受知识,开阔视野的场所,还是休闲的好去处,通常周围的相关设施和环境都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