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毕竟货币投放的累计时间不长,而且量不是特别大,虽然那时候,当时出现了一个租量价格比,租的存量数一个结构性的变化以后,就引发了2004年物价相对的高峰,但是随后又走了两年物价的回落,但是那两年回落实际上也是一个累计货币的过程。
但是2007年那一次跟这一次机理上是一样的,也是一个应该累计到很长时间的货币,然后由于资产部门首先的膨胀所爆发,在向物价的各个领域扩散的一个结果,当然后面的价格,之所以后面的回落是被所谓金融危机,这个过程被金融危机所打断了一下,就是美国突然一下子出来这样一个事,外部打断了一下。
当你打下去以后,我们这个货币又重新放出去以后,外部逐步的需求在恢复,你可以看到跟2007年的情况又出现了,又重新恢复了,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货币长期累计的结果,我们看到这个链条有一个中间环节,从货币首先传递到资产部门,资产部门然后再到物价部门,所以这个过程中间有一个传递的过程。
中间链条非常重要,它实际上是一个物价上涨的扩散器。
这个中间过程就是资产部门 ------- 收货币,包括中长期利率上抬直指的是资产的泡沫,所以你看到中国,你要把所谓长期面临的通胀压力,把它压下来,实际上很清楚,就是你要解决中间环节,资产泡沫的问题,假设中国的资产部门没有出现一个下行的状况,也可以说中国未来所面临的物价通胀的压力,这种压力会长期存在,所以,当中国的房价和土地价格,或者说中国的经济增速没有出现一个持续下行趋势的时候,对中国所面临的物价通胀长期形势来说并不乐观。
从政治上讲,你要解决其实很简单,你要处理这个中间的,你如果不处理好中间的关系,解决通货膨胀从货币到物价的传递链条,你这个情况是解决不了,就是为什么要收货币,收货币不是作用在物价,是作用在资产泡沫,资产泡沫对收货币是最重要的。
但是我们现在的政策很明显是不想动中间环节,大家能不动最好不动,包括这种全局性的收缩,利息率的调整,价格能不动最好不动,最好不碰资产这块,直接去用行政的手段去管这些物价,结果你可以看到,可能结果应该说是微乎其微,它不太符合我们经济分析的逻辑。
我刚才讲的这个逻辑其实很清楚了,实际上中国通胀的链条,你没有把它打断,它还在不断的起作用。这边资产的水位下不来,你这个物价按下去以后,它可能以通货膨胀的另外一种方式来显现,也就是供给减少,排队,以这种方式,我就不干这个活了,我作为生产这个东西人,我觉得你政府管我的物价,我覆盖不了成本,我就不干这个活了。
最简单的供求分析中间你当供给线往下降的时候,供给的这条曲线往上抬的时候,你可以看到这个价格也是降下来的,所以我们讲的,任何的政策还是要从经济分析的逻辑去着眼,该收货币的还是要收,该为中国经济的这种宏观调控付出成本的哪些人,哪些部门,还是要他们付出成本。否则他们捂着自己的口袋,不愿意付出成本,这个事情就解决不了,中国现在所造成的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机率长期的压力,它是解决不了
2013两会之中国发展之出路在何方?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