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
董文标:银行股估值仍然偏低
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日前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银行股估值仍然偏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没有那么大,总的来说,对银行业是件好事。(积极乐观应对,也是因为民生己做好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准备才这样胸有成竹。)
证券时报记者:现阶段怎么看待银行股的投资?
董文标:总体看来,银行股估值是偏低的。这和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有直接关系。我一直认为,中国资本市场没有培养出一批机构投资者。如果中国有200家机构投资者,并且每家有1000亿~2000亿元的规模,那么,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不会跟中国经济背道而驰、逆向动作的。
证券时报记者: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影响怎样?
董文标:利率市场化是个渐进过程,不是中央下个文件就能实现利率市场化。其实利率市场化的进度已经完成了不少,现在贷款利率放开到可上浮4倍,存款方面也在逐渐放开,再加上很多理财产品的出现,已经让个人的金融资产多样化了。
很多人认为,利率市场化后银行的利率水平会下降,但我觉得不是这样。因为利率市场化之后,其他的金融产品会更多,银行在这个时候会创造出更多的收入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怎么看待社会直接融资增加、金融脱媒的趋势对商业银行形成的冲击?
董文标:现在都在讲金融脱媒现象,但我认为,在中国,近十年内金融完全脱媒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金融业有120万亿元资产,其中90%以上都是商业银行资产,怎么能脱媒呢?如今资本市场的规模还没有成长起来,保险、信托的份额也很少,商业银行地位非常牢固。(中国的金融服务业还远未到竞争白热化程度,更谈不上发达,有很多金融服务未被开发出来。)
现在,银行业面临的不是金融脱媒的问题,而是经济发展应该给银行业减负的问题。银行业自身不应该把所有业务都包揽起来,而是要让资本市场、其他金融机构多分担一些,为银行减负、减压。要想办法把资本市场办好,这对银行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证券时报记者:民生银行未来3~5年的规划是什么?
董文标: 2007~2012年,是民生银行的1.0版,事业部改革、办特色银行、分行转型都是在这个阶段进行的。从今年开始,我们要推行2.0版,叫做“标准版”,即在银行推行标准化生产。这次转型基本上完成后,民生银行将从手工业作坊迈入工场化大生产,成为特色银行和效率银行。我希望未来用5年时间让民生银行列入中国银行业的第一梯队。(如果董的想法能实现的话,民生从2013年开始才是高速发展时期的到来,不但有速度还有效率,当然也就有效益。
二、总评:民生银行如果5年后进入银行第一梯队的话,总市值将进入万亿,盈利将进入千亿以上。每股盈利进入3元以上,如果以市盈率10倍来算,股价进入30元以上。
银行股估值偏低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