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明 “中国梦”需要更宽广的创新战略坐标


           “中国梦”更宽广的创新战略坐标

                         陈晓明

如果说严冬的漫天飞舞拥有的是晶莹的遐思和畅想的梦,那么,春天的花娇艳动人拥有的是含苞欲放渴望的梦。在“风吹杨柳条条线,雨洒桃花朵朵艳”的阳春三月,立国人雄心“两会好声音”响彻神州大地--3月17日,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身正装,声音铿锵有力,与全国人民一同播撒梦想。他将近25分钟的讲话,9次提及“中国梦”,44次提到“人民”,有关“中国梦”的论述更被10余次经久不息的掌声打断。他还用了“三个必须”坚定地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用三句诗来描述了不同时代的“梦”过去是“雄关漫道真如铁”,如今是“人间正道是沧桑”,未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三句诗叠加在一起就是“中国梦”的全景图--她,最能拨动我们心弦,带给我们多少遐想、憧憬激情!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近当代史就是一部先贤今达追寻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先烈、先贤都在追求民族复兴。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康有为、梁启超的变法自强,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一直都在探索追求民族救亡与复兴之路,但都失败了。不过,孙中山的中国梦是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富强之国”,为后人探索伟大中国梦的圆梦之路提供了宝贵借鉴。是毛泽东才使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终于迈出了最坚实的一大步,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解放,他要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到21世纪的时候要让中国的面貌发生更大的变化,让中华民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毛泽东的中国梦还有祖国统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设想。他的梦想和实践成为后人探索实现中国梦的宝贵财富。邓小平的中国梦集中体现在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毛泽东到邓小平再到江泽民、胡锦涛,我们的发展目标越来越明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是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支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探索和前后“两个三十年”的努力拼搏,我们终于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圆梦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正是人民生活翻天覆地的历史;中国改革披沙拣金的过程亦是中国百姓梦想成真的过程。中国社会处在空前开放的时代,实现“中国梦”不仅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且需要更广阔的创新战略坐标。就历史方位而言,“中国梦”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前仆后继才能实现。过去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不在于找对了模式,而在于找到了自信。中国过往的错误恰恰源于对于外来模式如郑人买履一般的崇拜和追索。“中国梦”不是“美国梦”的拷贝,相信自身文化底蕴的深厚和不可复制性,相信中国人思想智慧的竞争力本身,才是中国成功的不二法门。

    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广阔的创新战略坐标。当前国际形势有如“山雨欲来”,实现“中国梦”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1972年毛泽东利用美苏矛盾实现了尼克松访华,瞬间改变了对中国不利的两面夹击的国际格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苏联解体后,在西方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围追堵截”的关口,邓小平带领全党顶住了西方的压力,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将国际压力反转为中国更深刻地融入世界体系、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动力。眼下东南亚是美国重返亚洲的重点区域,而日本也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搅局”,我们要警惕不排除美国利用日本来给中国制造麻烦。目前我们在与正在推行“重返亚洲战略的美国斗争中保持必要的合作,坚持有限目标,尽可能地为21的中国的争取一个“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国际战略格局。将中国战略智慧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国家领导人的战略智慧所在。真正实现中国梦至少需要解决几个世界性难题,一是要打好反腐败之战,二是亟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破解美国围堵要有大战略。作为一个有着历史责任感的大国,中国需要打造、构筑和推销自己的梦想。“中国梦”不是自我炫耀,而是中华文明为世界发展前景提供的一个答案。与其他国家的梦想相比,中国的畅想中挟带着更多穿越漫长历史隧道后的深邃和平实,也有着经历过无数沉浮磨砺后的包容和力量。“中国梦”只能由中国自己来打造,但这个梦想可以属于整个世界。 

 创新战略坐标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所在。中国梦不仅是这个伟大时代给了中国人民敢于做梦的机会,还因这个飞跃发展的大国给了我们做梦的平台梦想的权利,让我们觉得这个梦并不遥远。个人的梦想量力而行,给国家以尽力而为的时间和空间。每个人都脚踏实地,用内心的公平和行动的正义来成就个人梦想,国家的宏伟蓝图就会转化为现实。个人梦终会在通往“中国梦”的幸福道路上变得更为坚实。梦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行奋进的灯塔。追梦要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筑梦要有好的法律环境寻梦要找到正确的路径圆梦要有好的文化给养,要从共识中寻找“发展公倍数”未来十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反腐败、社会公平正义都须有货真价实的进展,从而创造更多的社会团结。这也是支撑中国对外复杂博弈的关键。外部压力不会让中国喘息,它将更热衷于寻找中国内部的缝隙趁火打劫。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三大战略支撑点伟大的祖国正在不断强大是国人有目共睹的。像医疗改革教育体制贪污腐化贫富差距、官德缺失、司法不公环境污染、人口红利拐点、产能过剩、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空壳村、农地征用矛盾等等诸多问题……这些实际上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阶段性难题,但关键是要创新战略。我们现在探索的是一个全新的战略,既参与经济全球化并以由此带来的物质成果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又警惕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要以创新的精神寻找新方法、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采取新举措,用创新走出新路,用创新实现新梦。“中国梦”的远景目标是要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最大限度的机会和条件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并为每个人的自由充分发展提供政治制度、社会环境和自然生态的保证。对于每个人来说,“中国梦”的内涵和核心就是实现自我、回馈社会、拥抱自然。我们的心是与马可·波罗眼里“所说不及所见一半”的“童话世界”、伏尔泰眼里“新的道德和物质的世界”的“完美国度”连在一起的。全世界如今有能力解决实质问题的国家并不多,一步大的主动性就有可能带动国家的战略形势。中国问题多,但现在也恰是解决问题杠杆最多的时候。我们相信习主席和党中央有魄力、也有能力撬动中国社会的积极和热情,中国的未来在与一个美好的确定性拉起手来。

     “中国梦”已成为响彻中国大地并日益引发世界倾听的强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种子正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正在化为我们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自觉行动。中国的复兴和腾飞正在书写着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中国梦”既是世世代代中国人追寻的梦想家园,也是未来世界人类生存模式的一个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