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 城 湖 像 什 么 ?


一到节假日,儿子就要闹着让我带他去赤城湖。去年国庆,我带着三岁的儿子又去游览赤城湖。在回城的公共汽车上,我向儿子提出了问题:“赤城湖像什么?”儿子想了想,很快回答:“像河。”我尚在琢磨,儿子的回答是否犯了“以太相似的事物作比”的错误,司机叔叔却已表扬开了儿子:“回答得真好!赤城湖的水现在这么少,不就只像一条河了吗?”

连续几年的干旱,赤城湖变得像一条河,使全城人民的吃水来源受到影响,直接威胁着大家的生活。节水成了全城人民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

说到节水,我家可算得上模范。一家四口,每月只用二至三方水。虽然我们住的楼为了解决总表与分表的差异,而按每人每月二方收取水费,但我家的用水仍然保持在这样的水平。首先是我70多岁的老母相信,人死后到了阴间,要让把在阳间用了的水全部喝进去。为了今后喝起来轻松一点,在阳间就必须节约用水。我虽然认为母亲的说法属于迷信,但节约水资源这种意识却是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中央电视台不是已播出过多条节约水资源的公益广告吗?

我家除了在使用时注意少用外,主要采取重复使用的方法节水。例如,洗脸水用来泡衣服,清衣服的水又用来拖地,淘菜的水冲厕所,等等。这些方法简单易行,只需适当多备几个盛水的容器就行了。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却与节水专家不谋而合。有专家提出,在城市的上水系统(饮用水)与下水系统(废水)之间,还应增加一个中水系统,来把尚可使用的水进行收集和简单处理后,用于浇花、清洁等方面,通过重复使用,实现大量节水目的,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水源危机。

在连续几年春节都阴雨绵绵后,今年春节终于盼到了晴天。陪外地客人去游赤城湖,赤城湖简直就变成一条河沟了,而且水质下降。虽然县政府已提出了修建“涪引工程”,把涪江的水引来赤城湖,但远水难解近渴,节约每一滴水是赤城人民现实的选择。

(发表于《蓬溪报》1998年2月9日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