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域建筑特色
白金城
一、重庆山城的特色在减色
我爱重庆山城,首先是它那独有的地域建筑特色和浓厚的民俗风情。那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各式民居,精巧地镶嵌在蜿蜒旋转的山体上,象是一件硕大无比的天然工艺品。山与城,相得益彰,凸显山城特色。天下水上码头无数,我独情钟于重庆朝天门码头。拾级而上壮阔的朝天门码头,迟迟早早是密密麻麻熙熙攘攘的人群,各色人等在这里已经没有身份贵贱的区分,统一为草民。码头上,坎沿上,卖柑卖鱼卖土产的,西服旗袍扛行李的,扶老携幼大呼小叫的;江面上巨轮、货船、小划子穿梭往来,汽笛声、吆喝声不绝于耳;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民俗风情图。那随处可寻的茶馆,早晚人声鼎沸,座无虚席,闲人休闲,忙人忙事,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出差去过重庆两次,即被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陶醉而念念不忘。2004年12月一退休,我便迫不急待地去了趟重庆。一下火车,热闹的露天揽车没有了,映入眼帘的是林立的高楼,宽阔的大道,涌动的车流。市面的民居已不复存在,山城的山势已被楼房所遮盖。到了繁华的解放碑市中心,最高的高楼是要和纽约的高楼比高的,最豪华的百货大楼是要和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比阔的。无论从那个方面讲,那是比不过人家的。上了朝天门码头,重建后确实气势也大,可能是为了市容的规划与整洁,这里只有稀少的行人,很是冷清。想到茶馆一坐,市区里已难寻觅。以往令人叫绝满街的麻辣面已找不到了,在饭馆里问到,一吃,已不是原来的风味儿。
我突然有重重的失落感,我心中的山城与我陌生了。重庆打造大都市,市区建筑现代味儿很浓,但地域特色、建筑特色、民俗风情却很淡。重庆山城的特色明显减色而失去了自己最宝贵、最资源的原生态。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是耀眼的。试想:市区可保持山城地理环境和建筑特色,郊区可盖高楼,二者均可兼顾,而且呈现出多元化的城市建筑格局特色。
二、北京火车西客站建筑的不和谐音
北京的古建筑品位极高,世界独有,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显示了地域建筑特色和沉淀着深厚的华夏文化。代表官方最高建筑水平的当属故宫,代表民间的当属四合院。如何推陈出新呢?继承传统的古建筑精华,并不等于简单的仿造或照搬;让城市建筑具有时代风格,又保留传统特色,也不是将古建筑“大屋顶”“小亭子”的特征生硬地加在现代建筑上,这就象是戴的旧官帽穿的是西服。难点在于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的融合。高手应是深谙传统文化、哲学理念、建筑特征,把握时代脉搏,提升传统建筑和现代风格的内在精神,将二者潜移默化,不留痕迹,有机融合。国庆十年大庆献礼的北京十大建筑如人民大会堂、农业展览馆、中国美术馆等,便是创造民族形式新建筑的经典之作。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的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在创造民族形式的新建筑方面,有不少精品,这里且说败笔,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新建的北京火车西客站是仿古复古不伦不类的代表作。为了举起西客站主体中央的小亭子建筑,仅小亭子一项竟舍得耗费8千多万元的巨额资金,其空间体量构成严重违背建筑力学规律,这就好象把一个巨大的楼房建筑在一条独木桥的中央一样,可谓花钱不讨好。建筑应是完整的概念,一是作为单元的建筑,二是作为组合体的群落,三是作为城市片断的小区,四是城市整体风貌。作为单体的北京火车西客站是北京的门户和标志性建筑,但由于单体的“丑陋庸俗”,破坏了北京作为世界第三大城市的整体建筑特色,没有起“正”作用反而起了“负”作用。
北京西客站的建筑,其败笔源于长官意志的“高、大、贵”和无视专家的作用。这样的建筑,有损于北京的对外形象。
三、西安古城建筑的汉唐遗韵和现代风格
政府规划确立地域建筑特色和宏观定位,官员审美素质的提升,参与城市建设所有人员长期久远负责的意识,政府高度重视专家学者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及专家学者的敬业精神,这些使古城西安在改革开放后的地域建筑中特色鲜明,既有现代建筑的风采又不失古典建筑的辉煌。归纳起来有四点:一是城市规划大格局与本土特色的定位,在城市市区未建高楼,留出建筑环境合理的空间,而不是为暂时的商业利益驱动抢夺空间;二是对遗存的历史建筑如钟楼、鼓楼、大雁塔和城墙等,得到有力的保护和维护;三是有一批现代与古典元素结合得较好的经典之作,如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陕西省图书馆、黄帝陵、大唐芙蓉园等;四是在市区的核心地段南大街、西大街的拆迁重建中,以钟、鼓楼的屋顶等作为设计元素,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的元素,新建筑较好地体现了富丽堂皇的汉唐遗韵和壮阔简练的现代风格。置身其间,扑面而来的现代东方建筑的风采令人陶醉。
西安的地域建筑,有这样骄人的成绩,中国工程院士、建筑大
四、安康建筑景观的亮点与期待
安康地处秦头楚尾,地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沉淀十分深厚。改革开放后市政建设飞速发展,彻底告别了旧模样。安康城市规划与建设定位于生态山水园林城市。近些年来在拉大城市建设骨架的规划与建设中,政府、官员、专家、建设者四位一体,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陕南生态山水园林城市已初具规模。
近期,安康市政府提出了把安康打造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规划。安康,一江两岸,山清水秀,交通发达,一派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在大西北独一无二,在全国实属少见,这是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特色资本,我们应该在自己独有的特色上大做文章,避免雷同,要给人以非我莫属的感受。
新建的汉滨区城堤公园天造地设,夜晚,灯光与水光相映,人声与水声交织,很好地彰显了汉水文化独有的魅力,堪称安康对外形象的一张名片。欣喜之余,尚有不足。在景色的人文内涵上,民俗特色上不尽如人意。比如,民间的传说,牛山、鲤鱼山的故里等均可在景点上予以展现。安澜楼是安康的一处标志性建筑,它的建成,为安康增色不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不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使人想起武汉的黄鹤楼。在市内的旅游景区,在石头上镌刻本土名人诗词,增添了地域文化特色,但有的景点镌刻诗词过多,且上漆颜色艳而刺目,与幽静的旅游环境极不协调。景点的石刻犹如人身上点缀的首饰,一多会“富贵”得让人生腻。新建的七里沟汉江斜拉大桥式样新颖美观,为国内领先水平,人们留恋忘返。风景宜人的香溪大道拉近了城市与大自然的距离,傍晚游人如织。正在建设的桥西广场将又是一个安康景观的亮点。城市开阔了,空间大了,休闲活动的地方多了,人与自然亲近了,心态好了,精神爽了。
2008年开春之后,笔者因事乘车前去平利,一路上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阳光照射在农村统一风格的徽派民居白墙上,是那样的赏心悦目。听说此样板已列入中央党校新农村建设教材,为平利争了光。兴奋之余,有了启示:好的建筑样板的引进是必要的,可呈现多元化的地域建筑风格,但还是应以自家的建筑特色为主体。因为只有独特,才能有永恒的魅力;只有经典,才能经久不衰。人们一提起法国,就想起埃菲尔铁塔,它是工业时代、民主时代的象征。一提起“水上歌剧院”,就会想起悉尼。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鸟巢”和“水立方” 世界独有,它涵盖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它将在中外建筑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北京乃至中国对外形象的一大看点。行文至此,2006年6月11日华商报报道了紫阳县政府出台“鼓励农民以紫阳板石作建材盖洋别墅给予奖励” 的政策,令人欣喜,我们有了自己地域特色的建筑,这是好的起点。紫阳板石国内少有,世界有名。紫阳板石别墅可能在国内独创,是紫阳对外形象的明信片,可谓一石三鸟:一是宣传了紫阳的板石;二是彰显了独特的建筑特色;三是为民造福。
在全力打造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大步行进中,在全民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紧锣密鼓中,安康又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机遇。我们期望本土的建筑特色锦上添花,我们企盼地域建筑以独特的雄姿展现在青山绿水间,那将是充满诗意的。
(作者:安康天宝集团公司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