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税20%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思考


“新国五条”在两会前闪亮登场,市场一片哗然,股市应声下跌,甚至创造了49支地产股票跌停的空前“记录”。纷纷扰扰之余,我们理性地思考一下相关的影响。

首先,20%的税率并非创新,早在1994年,也就是近20年前,国家出台所得税的时候,这个税率就已经确定下来了,卖房子,按现价和原价的差额征收20%税费,在本次国五条里面,仅仅是重提,是强调,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

其次,20%与1-3%的税率差别让大家恐慌。很长一段时间,炒房或者说投机房产的空间在于,房价的不断攀升与执行中的1-3%税率相比,具有巨大利润空间,如果20%税率确实能执行,那对炒房者而言,吸引力就会降低,资金会分流到其他投资品。百姓恐慌,媒体翻炒,让这个消息铺天盖地,深入人心。

第三,20%是否执行,如何执行,并未出细则。国务院发的是一个原则性意见和指导性意见,各地须出落实方案,国家可能还会出一些补充性意见和解释性文件。

第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网络疯传的“离婚式避税”和“房屋抵债式避税”,从理论上是可行的,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涉及伦理和司法,同时不排除政策堵漏。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一个20年前的剩饭,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它能得到有效执行吗?这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影响如何?

我个观点是:

1. 老百姓对政府的公信力下降是恐慌的根源,国家持续十年的房地产调控,结果有目共睹,年年调控年年涨,按下葫芦起了瓢,媒体鼓吹的“组合拳”、“力度空前”都是废话,实际情况是,老百姓对政府、对政策从依赖变为了“怒视”,有人戏称这是“养猪”,养肥了再杀,甚至有人说这是“掠夺”。为什么有这些反映和呼声,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反思和检讨。房地产的调控根源在哪里?为什么房价居高不下持续上涨?经适房和廉租房为什么迟迟不能真正走进百姓家?一人几十套房上百套房为什么得不到遏制和追究?……

2. 新的国五条执行堪忧,有的地方已经吹风“3万以上征收20%,3万以下仍收1-3%的试行办法”,土地财政的现状不改变,全国房地产市场不联网不公开,这两个问题一日不解决,房地产市场就一日不安宁,一切政策和条令都会是浮云,受伤的永远是老百姓。

3.未来中国房地产的走势,很多行业专家和企业家都悲观地说,中国房地产的高速发展时代已经结束,这是个伪命题,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经济仍会稳步前进,房地产市场也将阔步前行,只有真正的透明、公正、合理,才会使中国房地产进入良性轨道。

综上所述,我认为20%事件,震慑性大于实用性,不必太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