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不可“一视同仁”!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专家谭小芳
前言:
对员工的管理,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对他们都是一视同仁”。这句话听起来似乎颇为公平、公正,实际上这句话根本就既不公平,亦不公正,因为一个企业的员工数多则上万,少则几位,无论上万还是几位,他们彼此、相互之间并非"一个模子"制造出来,因而有许多差异。
就有形的方面来说,他们性别不同、身高不同、体重不同、持重能力不同、肤色不同、讲话速度与腔调不同等,就无形的差异来说,家庭与教养、成长过程、价值取向、教育程度、反应速度、个性敏感度、事物认知、甚至行为导向等均不一样。
我们如何以"一视同仁"方法来领导与管理他们;因此,谭小芳老师认为任何组织内的领导者,或任何企业内的管理者均应对个别员工的管理不可一视同仁,而要因个别的差异,以不同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巧施以管理。正如在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企业里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管理者,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员工。我认为对员工进行差异化管理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
任何企业在论及管理时,都必须了解,管理是通过人建立管理工具﹙制度﹚,由这些工具来管理员工,而不是由人来管理人,这也是所谓法治,而非人治;如果人治,人有情绪的高低、价值判断的差异、人际关系的良否,以及甚至个人利益的差别,都会影响到对员工管理时所下的决定及处理的方式。
为避免因管理者自身的这些差异,所以用制度加以规范,希望能以制度的一元化,而消除、或者降低管理者在管理决策或技巧的差异。谈到员工的差异管理,我们不能不谈到管理上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那就是弹性管理与例外管理。心理学家波诺玛说得很好:“一个没有弹性的管理者,可以说就是最没有效率的管理者”,
谭老师表示为了对个别员工差异管理,各级管理者必须对其所属员工用心进行了解;不仅仅了解其外表的差异,诸如身高、体重、平凡与俊美、严肃与随和、身体反应快与慢等;更要多与员工接触,以了解其个体行为,其中包括员工的价值观、态度、性格、认知、能力,以及员工学习与模仿能力对员工行为塑造与增强的效果。
如果员工外在形象就是那么严肃,那是他﹙她﹚的个性,不是针对某一特定人士;如果员工本身的反应就是那样迟缓,不像其它人那么身手矫捷,不是他﹙她﹚不愿意身手矫捷,也不是故意如此。至于员工价值观是了解员工态度、认知、性格和用何种激励可以产生作用的基础,管理者不可不察。千万不要以为某一位员工的价值观与你并不相同,而是针对你个人而来,其实这仅是员工个人价值观的一致性而已。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所形成的人际关系,已从感情的互动渐渐质变成利益的互动,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慢慢从友谊面质变到较多的工作面。主管与部属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工作化”,且渐渐质变到“公事化”,这对员工管理差异化是一种负面的趋势;因而管理者更应了解员工的差异点,作为员工管理差异化的必要条件。
谭老师表示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的竞争。知识型员工是个特别的群体,是一类很难“管”的员工,他们不同于普通员工,他们有其自身的特点,有自己的专业技能,有自己的主见,稍有不满意就可能跳槽。因此如何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如何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知识型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面对有特殊管理需要的知识型员工,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工作者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国内学者王兴成、卢继传、徐耀宗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活动,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仅以此为职业的人员。
知识型员工是掌握知识并且可以利用知识创造财富或者可以使知识增殖的工作人员,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独立自主性同时也要求更大的空间,用来确保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他们需要更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他们有个性化的工作方式,企业要接纳他们的这种方式。他们需要物质激励,但是对他们而言,精神激励也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模式,更好地管理知识型员工。
对于核心型知识员工,需要构建心理契约管理模式。谭老师表示核心型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本战略价值高,但专用性也极强,具有较差的流动性。在管理这类知识员工时,企业要不断提供创新的动态知识以及良好的持续学习环境来提高员工持续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对这类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不能仅局限于工资和福利,能否为员工创造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是能够留住人才、发挥人才最大潜能的关键。要建立利于员工不断学习的内部选拔、提升机制。通过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在职培训鼓励员工持续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制定详细的员工职业生崖规划,为员工的不断激发潜能和个人成长提供良好的空间。
总之,员工的差异是管理者不可忽视的一项管理认知,如果面对这些“自然差异”不去细心探讨、严肃面对,既无法运用顺势而必要的因差,因异施管,更可能造成与员工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失去员工的尊敬,以及领导者对员工应有的影响力,使企业丧失人力资源的绩效优势和企业应有的竞争优势。差异化管理通过各种科学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员工差异,从而更准确、更灵活地处理差异,这为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理念提供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