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行(1):住店
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自助游最重要的环节应该就是住店。找到住处,放下行李,会轻松一些;另外,毕竟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减少了一个不确定性。寻找住店也是旅行的内容之一,包括其中可能遭遇的周折。
这次去腾冲,事先的功课做的不是很周到。虽然在网络上查阅了一些材料,但没有放在心上。大概以为这里的旅游很成熟,即使碰上问题也可以随时解决。上次我一个人去怒江,功课就做得比较充分,每一段行程都有计划,每一天的住宿都事先安排好。那段行程实在太危险,那里的旅游还不成气候。事先不做好准备,遇上困境可能会手足无措。
进入古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住处。我最初的想法其实是对的。村口人流比较集中,房价会比较高。我们尽量往镇子里边走,找到一个比较安静,但也不是很偏僻的地方再住下来。可是由于事先功课没做好,我对古镇的方位、结构都不了解,进入巷道之后就有了瞎子摸象的感觉。
顺着村边小道走了一阵,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买点小东西吃,一边留意住宿。开始的时候只是准备打个草稿,问了几次其实都没有当真。经过一座巍峨的牌坊,上坡进入一条热闹的巷道。青石板铺就的光洁的路面,似乎到处都是久远历史的纪录。两侧古朴的住房,大多有百年的历史。间或有旧房翻新在紧张地进行着,想必是为了迎接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古民居大多开发成客栈,一楼临街的房间,经营各种商品,有百货,有土产,更多的是玉石。一路上到处是大大的“赌石”招牌,让我感觉自己进入一个巨大的赌场。
走到巷道尽头,又是一个大牌坊。左转进入似乎是正街的巷道,感觉更加热闹和活跃。有些累了,找住处的欲望强烈起来。撇进路边一家看来还算生意兴隆的土菜馆,一是想看看有什么吃食,二是想打听一下住宿的问题。有服务员热情地招呼了我们,并介绍附近一家客栈。拿着菜馆老板给的名片,辗转来到那家客栈门口,却见大门紧闭着。敲半天门没人开,就照名片上的电话打过去。里面有人说话。又过了五六分钟,终于有主人路面。说这些天生意太好,每天忙到半夜,今天全家睡了个懒觉。我心想,生意实在太好,懒觉睡得实在太长。我都从昆明辗转到了你家门口,你还在被子里。问了一下房价,说是一楼标间360,二楼豪华间540,不还价。
乖乖,这让我有些咋舌了。你们就那么有钱吗?你们就这样抢钱吗?这样的价格在昆明可以住四星级了!老板似乎也不在乎我们住还是不住,有点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味道。这样高的房价我是接受不了的。房价这么高,只能说明这里太热闹,说明这里的旅游开发已经过度,那么在这里住下去的价值也不大,我们不如回到县城去住。再说,这家客栈大门正对着猪圈,院子里也有大股猪粪的味儿。
再走到正街上去。路口牌坊之下,有一老奶在卖早点,有饵块,米粉,稀豆粉等。我和雨燕各要了点东西,站在路边吃起来。见有卖菜的老头过来,与老奶客客气气聊几句,用一把蔬菜换了一顿早点。与游客摸样的一位妇女聊了几句,说她们住在前面不远的地方,二百八一天,她们已经住了一星期。看来这里房价确实贵,就想着差不多就找个地方住下来吧。
往前走不远,路侧一家客栈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正面两层木结构的小楼,格局是传统的地方特色,这是客房。一侧的耳房,楼下是办公接待及老板的住所,二楼矮主楼半层,是个通透的茶吧酒吧和音乐吧,客人可以在这里免费娱乐或会友。我最喜欢的还是院子。院子临着街,但高出外面街道两米左右。一侧随意摆放着两张茶几,几把藤椅。几个角落里栽着各种花卉及常青植物,茶花正在开放着。真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问了一下价钱,要260。经过刚才那个过程,我的预期已经改变了,这个价钱可以接受。老板很殷勤,很客气,给我们泡了一壶高黎贡山红茶。
跟老板聊了一会儿。老板说她是城里人,这客栈是她儿子开的。儿子出去旅游了,她暂时代理一下。房子是租当地人的。原来的房主将房子框架竖起来,剩下的建筑及装修由租客完成。每年交房租五万,二十五年后房子归还房主。由于这两年和顺旅游发展很顺利,目前生意还可以。她说,因为他们的房子是租的,所以房价要贵一些。
出门右行百十来米,就到了景区入口不远的地方。那里有双虹桥、牌坊群、寸氏祠堂、和顺小巷、和顺图书馆,等等。这是景区的核心区域,标志性景点就集中在这里。这才是周边房价高企的原因。同房地产商及经济学家用成本解释房价一样,客栈老板的解释并不成立。
在古镇核心区域逛了一天,也吃了一天。每一分钟都没闲着,要么在景点,要么在去景点的途中;要么在拍照,要么在吃东西,要么又拍照又吃东西。
傍晚进入和顺小巷的时候,天已经渐渐暗下来。有些遗憾,要是时间充裕的话,应该在这里慢慢徜徉的。那小河,那码头,那些马帮遗存,那些美妙的奇异花木……在一个院落中,看到两株茁壮的大树樱花,我一时兴奋得不能自已。大树樱花据说在植物界是化石中的化石,电视上说只有高黎贡山才有,而且稀少之极。其实在我的家乡也有的,不过可能由于气候或者土质的原因,我们那里的大树樱花远远没有我在这里看到的这样茁壮、昂然而生机勃勃。
我们在腾冲只能住两个晚上,第三天下午就得回昆明。我们决定第二天住到县城去。晚上我通过网络,在一家叫做“三成号”的客栈预订了房间。这家客栈是原来是一家有二百年历史的商号的家宅,网上评价很好,而且房价便宜,标间120。订房的时候明明显示是在腾冲县城,确认信息却是在和顺古镇。第二天早上问了问老板娘,说就是在古镇。见我们打听别的客栈,老板娘有些不悦,不过还是告诉我们那家客栈的方位和路线。
网上关于那家客栈的信息吸引了我,我们决定去看看。远远看到那古朴典雅的大门,我就被深深吸引。这是一座两进的院子,前后两个天井栽植这各种花卉和常绿植物。角落里的几盆山茶花在竞相开放着。最里面殿宇样的房子应该是家族祠堂,供奉着祖先牌位。那房子高出天井五六十公分的样子。有租客在廊道吃早饭,有主人在忙活着家务。一个健硕的老奶奶走过来打招呼。看老人家像丙中洛的丁大妈一样爽朗能干的样子,想必她就是这家的老板。在云南的很多地方,主持家政的往往是精明能干的老奶奶。老奶奶热情地跟我们介绍他们家族的历史,在我们拍照的时候还特意强调要拍两个匾额,说那是某某皇帝御赐的。在我们请她合影的时候,老太太非常合作,习惯性地摆出漂亮的姿势。
我们本来只是来看看,但这里实在太诱人了,我们决定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