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大时代——一亿赌局背后的零售版图争夺战


  马云和王健林的一亿对赌再次让电商和传统零售业争锋聚焦:从政策层面看,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在“十二五”末,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9%,大气候将不断成熟;市场层面上,2011年社会零售额电商占比4.4%,而2012年飙升到了6.3%,分蛋糕的份额越来越大。当下每100元网络零售交易额中,39元是由电子商务拉动的新增消费,59元是对线下零售的替代,电商开始蚕食线下零售。
  
  到201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为5.64亿,网购达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增长率为24.8%。网购普及率80%左右的美国,过去三年内投入商业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的零售物业数量大幅度减少,网络零售正迫使美国郊区大型购物中心接连关闭,2012年美国网络零售增长率为14%,而零售业整体增长率仅为3%。中国网络零售规模已破万亿,2012年的增长速度超过60%,淘宝和天猫的总体规模超越美国亚马逊,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商圈,中国则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商务市场,美国经验值得我们借镜对照。
  
  对传统企业而言,上面陈列的仅仅是账面数字,而从市场面看已经是贴身威胁,在我国网络购物普及率最高的上海,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全市55家百货商店累计实现销售305亿元,同比下降1.1%,出现自2010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电商核心产品从最开始的图书到现在的家电和3C的过程中,三联书店不断有关店消息传出背后是传统书店倒闭潮,财大气粗的零售巨头百思买和万得城先后在上海败走麦城。2012年百货零售业38家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三成公司营收比去年同期下降,四成净利润同比下滑。
  
  线下零售已经过了扩张的黄金期,电商的冲击从网购成熟度较高的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蔓延,而网购成熟度较低的三四线城市也将在三五年后因为市场孕育度和物流条件的改善接收到这股风潮;受到冲击的产品类型从最早的图书到现在3C数码、小家电、服装和化妆品,以后会向食品、育婴、家居等各个细分市场逐渐扩大延伸,形成一个庞大而完善的网络购物体系。聪明的人趁早跑马圈地,糊涂的人坐以待毙。苏宁后发先至,流血打通线上线下价格,依靠门店做物流,在整体增长4.78%的情况下,得到线上销售183亿元,同比增长210.8%的回报。杰克琼斯、骆驼服饰、全友家私、九阳、美的、苏泊尔早已入驻天猫,在去年“双11”期间杰克琼斯旗舰店、骆驼服饰旗舰店、全友家居旗舰店三家店铺单日销售额都突破了亿元大关。全球第一零售企业沃尔玛也收购了1号店,作为中国地区的网络布局。在2012年6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传统零售商开展网络零售研究报告(2012)》显示,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已经有59家展开了网购业务,经营超过70家网店。
  
  在具体政策面上,各地均有不同,大致从创业补贴、税收补贴,网络补贴,销售额补贴,人才补贴,会员注册人数补贴,等方面进行。以杭州余杭为例,国内十强电子商务迁入并修改注册地和纳税地,有区政府500万元奖励,一百强有200万奖励;新进企业有出土地款外的实际项目资金3%是一次性补助,租恁办公场地按租金30%补助,期限三年;在余杭的C2C企业返还当年对地方财政贡献的60%;对列入区级信息服务业产业化项目计划的电子商务项目,给予不包括土建费用的实际项目投资额的10%;工业企业建立独立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按项目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企业组织有关技术培训(非学历教育),按照不超过实际支付培训费的50%给予补助,而学历教育按不超过培训费用25%给予补助。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不但政府具体有扶持,在不同的工业园区还有相应的扶持项目,电商在全国各地的政策已经具体而细致的铺开,整体呈如火如荼之势。至此,在趋势、成本和政策三方面都倾向电商一端,张近东在全国人大提出征税以保传统零售的方案,只是杯水车薪。
  
  传统企业想做电商,但大多数做不好,因为既想得到网上的一杯羹,又想保留在线下的业务,这种左右互搏的战法往往是不会有好果子吃的。同样的矛盾在电信运营商中也出现过,在微信出来前,移动的飞信、联通的沃友和电信的翼聊,早已开始实现电脑和手机网络,手机和手机网络的打通,因为怕冲击通话和短信业务,不敢大刀阔斧的进军和改革,结果被微信为代表的基于运营商宽带网络的免费即时沟通工具,大量蚕食着短信、彩信以及语音业务,2012年我国手机用户人均短信发送量实际上下滑了9%左右。市场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商业模式正在重构,科技的创新所引起的变革正打乱原有商业秩序,此时你不去,别人就会走在前面,手里的蛋糕迟早被别人拿走,前狼后虎的结果是在决定性时刻甚至没有保命的筹码。再往回看,当年胶片相机王者柯达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却因为害怕冲击胶片市场的利润而雪藏,最后无奈破产,趋势不可挡,王者也不能挡住商业发展的潮流。
  
  要做电商,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也要有庖丁解牛的方法。在不同的销售品类,适合不同的模式,书店类线上比线下有优势,3C和大型家电适合上下结合,食品生鲜则以线下为主,以此类推,各有不同。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商业模式是不同物种,要想做的好,模式要先行。

                                                                                                                                                                                        

    企业电商化发展启示


    1995年杰夫·贝佐斯成立Cadabra,开始卖书,是全美第一的亚马逊前身,最早经营电子商务的网站之一。卓越和当当反过身来复制粘贴,快速挤占国内传统书店市场,引发书店倒闭潮。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的长尾理论揭秘了这种模式成功根由,他认为,商品储存流通展示场地和渠道足够宽广,并且商品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急剧下降,以往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就会有人买,这些需求和销量不高的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媲美主流产品市场份额,甚至更大。由于摆脱了店铺和有限货架困扰,只需要网络陈列图片,库存管理十分灵活,理论覆盖率可以达到全球,小众的商品在极大的群体中兜售,长成赚钱的长尾。
  
  电子商务从图书和小商品零售开始,前者是拷贝亚马逊,后者是复制ebay。淘宝网面临ebay子公司易趣的全网围剿时,采用免费策略,加上支付宝,配合政策因素成功把美国电商巨头边缘化,花时间培养C2C网上集市,再从集市整合出B2C网上超市(天猫),最后建立完善的电商平台市场生态。服装、小家电、化妆品、3C、家纺等行业的品牌企业在天猫都有垂直官方商城,厂家直销减去渠道成本,推广有天猫的流量为背书,一次专题策划,过亿销售并非痴人说梦。小米手机则把手机销售通路直接搬到自己的网上商城,通过饥饿营销和社区经营,以高性价比手机和高价格的配件赚钱,同样用这种方式的还有华为和魅族。
  
  淘宝汇聚了最大的商流,但信誉一直是问题,京东建立独立商城,前半程用B2C,以公司信誉为担保,逆向生长,实现独立商城模式到平台商城模式的转化。无独有偶,诺基亚从硬到软成为2G电信时代霸主,而苹果则反过来从软到硬,实现软硬结合的模式,破坏式发展,吸收了行业60%的利润。资金丰沛的腾讯先跟着淘宝C2C平台走建立拍拍,后又跟着京东B2C走建立易迅,两次都半死不活,而凡客和聚美优品则从品牌商城和细分市场切入迅速风生水起,这两种模式成为当下电子商务最大的机会,资本不能次次都是靠山,创新才能不断攻城略地,再多的资本也砸不出一杆王旗。
  
  不单单是实体零售可以在线化,金融业同样可以在线化,从阿里巴巴的阿里小贷,到建行的善融商城,光大银行的在线质押,中信银行的开架式互动营销金融服务平台,中国平安联合马云和马化腾成立众安在线卖保险。银行将是21世纪倒下的最后一批恐龙,阿里小贷、阿里担保、阿里第三方支付系统、阿里代销金融产品以及阿里虚拟信用卡等阿里金融的全面迅速发展,正在全方位的挑战银行系统,如同纸币代替金币,电子货币代替纸币的大趋势一样,银行从单一的贷款结算业务把触角伸入更深层次的服务端也一样势不可挡。
  
  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就能掌控生机,阿里小贷针对网店和企业的贷款能够通过支付宝监控资金流向,从而实时判断客户的现金流状况,减少了贷款的坏账率,而且这种监督还可以通过电脑系统进行,降低人力成本。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并不会提供银行关于客户把钱用来买衣服还是鞋子的数据,银行和客户越来越远,而一旦拥有自己的交易平台,就能够掌握客户的消费动向,推荐相应的金融产品。以电商平台的信息流提供突破口,然后靠金融产品赚钱,才是银行在线化的真正目的,数据流和资金流合一,是未来银行和电商联姻的重要动因。
  
  企业跟着客户走,是商业的金科玉律:客户走在街上,企业就把商品摆在商铺;客户在家里,企业就得把商品送货上门;客户泡在网上,企业就得把商品贴到网页;有水的地方才有鱼,永远保持对水源的敏锐嗅觉,才能做大做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