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报道:一场丰盛的讲座“大拼盘”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报道:一场丰盛的讲座“大拼盘”
发布时间:2012-12-13 信息来源:余干联社
http://www.jxnxs.com/publish/main/dyts/116551/20121213160440827591337/index.html  
近日,由上饶市办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曼泷培训在余干县联社拉开序幕。此次培训聘请了三位知名教授和讲师,分别讲解了精细化管理、风险管理、客户营销策略与技巧”等知识,为全辖信合员工献上了一场丰富多彩、精妙绝伦的讲座大拼盘。
培训期间,所有学员都认真听讲并参与其中,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次培训,每个人都觉得收益匪浅,总结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尤其是对于指导今后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语点醒梦中人”的作用。
首先,精细化管理应向“绣花”一样把它抓好。信用社经营的特殊性和网点多、人员多、链条长的特点决定基层操作的流程化和精细化,特别是数据上收以后,从技术层面上要求必须把精细化操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改革,否则,就像是一副绣花,如果没有任何人欣赏,没有了任何价值,也会被当做废品,被搁置甚至丢弃。
第二,风险管理应看作是农信社的“掌门人”。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农村信用社的市场份额和营业网点覆盖能力具备其他金融机构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同时也承担了高风险的压力,因此,风险管理对于农信社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是真正的“掌门人”。要不断创新管理工作思路,注意抓好员工的思想观念教育;要注重抓好监管的薄弱环节,所谓薄弱环节就是在监管过程中容易出现风险的部位;要树立风险防范的超前意识,将防范风险的关口前移。
第三,客户营销是农信社的“致胜法宝”。银行业是个服务型的行业,如何与客户打交道成为我们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会营销客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上利于不败之地。农信社的营销手段大多还停留在推销信用社产品的初级阶段,真正从银企双赢的战略高度开展市场营销的手段还不成熟。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农信社要严格按照理性营销、综合营销、智慧营销策略,充分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以银客双赢为核心,开展高质量的市场营销工作。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在余干县农村信用社讲授《信用社精细化管理》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