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一)


中小企业要生存,并且要生存的好,就要结识“市场先生”,熟悉“市场先生”,了解“市场先生”的脾气秉性,并且一生一世跟“市场先生”交朋友。

“市场先生”的这个称谓是很有来历的。这个称谓是举世闻名的“股神”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给起的。格雷厄姆曾被誉为“财务分析之父”,他的证券分析学说是每一位华尔街人士的《圣经》,而他则是当之无愧的华尔街的教父。

如何跟“市场先生”打交道?首先树立“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价值观,既体现了中小企业的价值取向,也彰显着中小企业的市场观。市场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它可以使企业和经营者成为巨大财富和雄厚资本的拥有者,也可以使企业和经营者一败涂地,甚至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因而确立“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价值观,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价值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一)

 

第一,企业随市场发育而发育,随市场发展而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代,计划就是市场。那时的企业,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只是执行上级计划的“车间”、“工段”,仅仅是个完成计划的生产单位。企业之间只有竞赛没有竞争。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企业先后被推到了充满竞争的市场。我国企业的数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在急剧增加。市场催生了企业。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即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1999年合计162022家,到2008年合计426113家,增长16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当看到有的国有企业破产倒闭,看到最初那批赚了大钱的民营企业“尸横遍野”的时候,人们才被迫发出“市场如战场”的慨叹。尽管如此,仍然有人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过去计划经济的思维观念去应对市场;或者脱离市场凭想当然做决策。他们留恋逝去的时光,奢望能用“非市场”的手段继续获利。树立“没有市场就没有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决丢掉幻想,牢固确立“企业是一个市场性组织”的理念,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受市场检验。可以预言,随着企业越来越市场化,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