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节约用水,遏制水资源浪费,关键不是一刀切的上涨水价,让所有居民承担高水价,让节约用水的市民为浪费水资源的居民买单,而是要实行阶梯水价,对用水量不等的家庭实行不同的水价标准。对于用水少的,就按照低水价收取水费;而对于用水多的,就按照高水价收取水费,如此通过价格杠杆可以很好的调节用水状况,遏制普通居民的浪费水资源现象,而且不会对普通居民用水造成误伤。至于基准用水量的设置,应该为普通家庭的平均正常用水标准,可以定为每月10吨用水量或者15吨用水量,超过这个基准用水量的就按照高水价征收水费。当然,水价定位是否合理、科学,水价是高还是低,不能只看供水部门的表态和单方面提供的运营数据,也不能看普通居民家庭是否能够承受得了,而是要看供水部门在目前的水价之下能否实现和维持正常运营。从这个角度说,不管是上涨水价,还是采取阶梯水价,前提条件必须是向社会公开自来水的运营的真实成本和收益,让公众了解当前水价的定价是否合理,是不是因为水价低造成了供水部门的亏损状况,因为自来水属于公共产品,生活供水属于公共事业,公共性和公益性才是其本质属性,营利性只是附属性。
让阶梯水价遏制水浪费
评论
1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