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名言:“当潮水退去,才知道是谁在裸泳”。潮水是裸泳者的屏藩,它挡住了围观者的视线,使泳者敢于把自己脱得赤条条。预算分“类”、“款”、“项”、“目”四个层次,不公开是最大的“潮水”,抽象也是一种“潮水”,它挡住了公众审查预算合理性的目光。光公开几个抽象的数字,不是真正的公开,而是对“裸泳者”的一种保护机制。所谓预算公开,在一个知识与信息不难获得的时代,我们不仅知道公开的标准,而且了解各地乃至不同国家的进展。既然要公开,就要直面民众的期待与标准,不要低估公众的智商。预算改革是为其他各项改革打扫战场,预算改革若无进展,其他改革也就被耽搁了。现在公众期待“潮水退去”,预算公开贵在“通俗”,重在在“细化”上做文章。公众看不懂预算,首先不是因为预算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是太过抽象。所谓通俗,就是“细化”,要细到“项”,甚至细到“目”。一个部门,有多少台公车,一台公车花了多少钱,养车一年花了多少钱,每次修理费多少,要让公众心中有数。潮水退去,谁在挥霍公帑,人们一览无余。
预算怎样公开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