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安徽省铜陵县境内的凤凰山,人们最先想起来的肯定是象征美好爱情的相思树,被列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金牛洞古采矿遗址、还有那集观赏、药用价值于一身的凤丹,似乎忘记了凤凰山还有很多让人回味无穷的美食。要知道,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吃着吃着就吃出了一种文化,这不正说明中国人特别钟爱饮食文化吗?
凤凰山位于铜陵县顺安镇南部,是一处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里不仅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堪称古铜都的世外桃源。来凤凰山游玩的人,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空气特别清新,映入眼帘的是满山的苍翠碧绿,还有那一条充满传奇色彩的相思河,流淌着的是这里的村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进入凤凰山铜矿美食一条街,导游会告诉你这里的“三味美食”(小刀面、老王头卤鸭、臭干子)堪称一绝。来凤凰山旅游,如果不亲口品尝一下这三味美食,不实地考察一下这三味美食是如何制作的,那就等于你到北京没逛长城一样遗憾。
如果您是早晨来到凤凰山,您会看到这么一种奇特的现象:一辆接一辆的大巴缓缓驶入矿区,从车上下来的人群,顾不上旅途辛劳,径直朝街边的面条店蜂拥而去。刚才还是门前冷落鞍马稀,可瞬间就变得人头攒动。人们纷纷手拿小碗依次在店门口的卤鸭摊前排起了长队,等候买他们最喜欢吃的鸭肠、鸭头、鸭掌。买到的,一个个喜形于色;买不到的,开始找老板娘的麻烦,甚至不乏有“吃豆腐”的言论。而年轻的老板娘似乎见怪不怪,一个劲地陪着他们瞎扯。或许她已经习惯了被这些淳朴的矿工们骚扰?
买到可口的老王头卤鸭的人们,还不忘挑选几块凤凰山的特色小吃“臭干子”。他们用筷子仔细地挑选着臭味浓郁的茶干,用滚烫的开水进行简单的清洗,随后浇上精心烹制的辣椒油,最后撒上一些碎葱花。有爱吃辣的,还要舀点自家磨的辣椒糊。做完这些,一碗热气腾腾、香喷喷的凤凰山小刀面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
吃完早点的人们,一个个陆续离去;接着,又有一些人陆续走进店里,重复着刚才人们的吃饭动作。铁打的面条店,流水的吃饭人。这就是凤凰山独特的早晨,既有紧张的气氛还夹杂着热闹的场面。
如果您是第一次来凤凰山旅游,在您亲口品尝了凤凰山“三味美食”后,您肯定有兴趣想知道这些美食都是如何制作的吧?先简单说说“臭干子”,凤凰山的豆制品之所以要比铜陵其他地方的好吃,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豆腐作坊对卤水的精心调制和量的精确把握。如果您有兴进入这些简陋的豆腐作坊,您会仿佛觉得自己走进了另一个淳朴的天地。在这里,除了磨豆腐的设备充满着现代气息,其余的均为纯手工操作。在这里作业的一般都是作坊主的家人和亲戚,他们相互间的配合可以说是达到了极致。制作豆腐干的整个过程,人们都是默默地在操作,那份娴熟实在太让游人感叹。制作好的豆腐干还要被放进芝麻酿成的臭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捞出就成了闻着臭、吃着香的“臭干子”。
看完“臭干子”的制作过程,接下来就该去看看凤凰山早点的主食“小刀面”是如何制作的了。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凤凰山就流行吃“小刀面”。那时候,店家所下的“小刀面”几乎都是靠人工和面用擀面杖擀出来的。一般在凌晨三四点钟左右,店家就起床和面、发酵。到四点多,店家开始揉面、擀面。如果您亲临现场,您会惊奇一团团柔软的面饼怎么到了他们的手里就象着了魔力一样,一会是圆的,一会就变为长形;一会是厚厚的,一会又变得薄如纸片。擀好面皮后,接下来就是刀切的功夫了。凤凰山“小刀面”之所以名扬天下,全在于刀切的最后一道工序上。切厚了,面下到锅里口感就不好;切太薄了,下到锅里又容易断。如果不是技术娴熟的师傅,一般人还真不敢随便下刀切面。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凤凰山的“小刀面”之所以好吃,也是少不了有几样配料的。一个是“老王头卤鸭”,一个是“臭干子”,还有一个就是凤凰山人用独特秘方熬制的“辣椒油”。这三样融合到一起,摆在你面前的必然是一道人间美味。
来凤凰山旅游的人们,切不可错失凤凰山的“三味美食”。坐在简陋的店铺里,赏着身边的人来人往,听着铜陵县方言述说的趣闻,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吃完凤凰山的“三味美食”,起身前往凤凰山风景区,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恭候您,有“传奇爱情”的相思树陪着您,那里将是花的海洋,那里将是美的化身。
来凤凰山,一定有您的意外收获。美丽的凤凰山,淳朴的凤凰山,随时伸出热情的双手,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