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结论下得太早了


 中国证券市场造假欺诈横行是谁都无法否认的事实,要不然今年“两会“期间刚刚离任的证监会前领导也不会公开的宣称中国证券市场不适合中小投资者并要求中小投资者离场的好。难道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中国证券市场的水就被澄清了不成?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那么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深水原来也就真的没有什么了。

可是事实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从哪些已经被揭露出来的冰山的一角的造假欺诈行为来看,这些年来,尽管各任证监会的领导都高举严打的旗号,可是造假欺诈之风却反而是愈演愈烈,到后来,在某任证监会领导大跃进式的推进IPO的时候,造假更是几乎到了公开的程度,除了那些太过张狂得造假造到没有边的,连傻子都能够看出是造假的,因而被否决了之外,蒙混过关上市抢钱的实在太多了,前有绿大地(002200SZ),后有万福生科(300268SZ),更有某些公司一次被否,再来二次,三次,甚至是N次,反正不达上市的目的绝不罢休。在造假的情节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掩盖造假的手法非但没有得到任何的提高,竟然越来越拙劣。这能说明证监会的监管已经起到作用了吗?其实,之所以出现如此前赴后继的造假运动,应该说与证监会有很大的关系(当然,责任不全在证监会),即处罚太轻,看看绿大地,哪里是什么惩罚啊?简直就是鼓励,甚至的褒奖了。

面对十年否决掉245家公司的IPO申请的成绩,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否定证监会所做的工作。然而,与近三千家上市公司相比,实在是“多乎哉?不多也”。如果就此下结论说“低成本造假成过去式”则为时还太早。如果真的如此的话,那证监会现在正在做的针对拟上市公司的抽查也就根本是没有必要劳民伤财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