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确定之后,未来10年的政策走向,一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目前大家对当前的问题认识已经很清楚了,也就是以前的增长模式走到头了,未来靠什么增长?靠技术创新,基本不可能,靠技术模仿,空间不大,靠人力、资源、环境要素的投入也不太可能。短期看,其实没有别的路子好走,就是城镇化,这是别人走过的路,也相对安全,我们也有一定的经验,但是区别于之前粗犷的城市化,现在称之为“新型城镇化”。
实际上,城镇化,就是利用我国发展梯度空间大,大部分地区还很落后,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就能维持10年左右的中速增长(5-7%),关于别的改革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才能推进,显然新一届政府仍然是把最难的政治体制改革推后,继续在经济领域挖掘空间。
那么既然要搞城镇化,目前政府的思路是什么,最先从那里突破,对资本市场影响如何?我们简单做个讨论。在中国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国情,就是政治决定经济,目前在一党执政前提下,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受到两个约束,一是按照中央的路线做政绩,希望得到提升,二是作政绩的同时,获得更多自身的利益。因此对于新型城镇化这一路线,如果中央政府没有明确的路线图或者配套的改革措施出台,地方政府的理解就很简单,搞基建,发展房地产等土地经济,估计2-3年之内?经济会很红火,那样的话,对于资本市场来讲,房地产、基建,钢铁水泥等周期股将是未来最受益的板块,同时大宗资源品,也会受到拉动,银行仍然是最悲催得板块,资产负债表会加速恶化,消费可能仍然是不死不活,高端奢侈品可能还会很火,贫富分化继续加速,显然这是一条不归路。
最近仔细阅读了李克强上任以来关于城镇化的一些文章及发言,李对问题的认识非常深刻,但如何把这个“新型城镇化”这幅牌玩好,市场对李并没有信心,股市不断寻底就是明证。不过,从最近的会议、坊间的传言、媒体的讨论,似乎看出了一些端倪。具体说来可能有几个事情会作:农村土地流转改革(包括对征地补偿的提高),房地产税的开征,增值税改革,垄断行业的开放,社保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户籍制度、计划生育制度放开等。
我认为新型城镇化的事情还是会推进,但一开始由于惯性的原因,地方政府还是倾向于搞基建和投资,所以开始受益的行业主要是基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输,钢铁水泥、房地产等,但是中央政府马上会进行纠正,针对民生方面的投入会增加,医疗、环保、教育等行业会受到重视,最后的结果是农民市民化,中低端消费品会获得较大的发展,如乳业、啤酒,服装、家电等,随着人口的集聚,服务业将会获得大力的发展,商业零售、餐饮、娱乐电影等。但是由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各个地区的发展重点也不相同,我们认为东部地区将以民生投入为主,而中西部地区投资的潜力仍然是巨大,关键是解决资金融通的问题,相信国家会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及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因此,我们认为处于东部、南部发达地区的环保企业、服务行业、医疗将存在投资机会,而中西部地区的建设类公司、投资相关的周期类公司,以及中低端消费品、商业零售可能存在显着的投资机会。
具体到化工、能源行业。化工中的农化、民爆,消费品包装、日化,能源中的焦煤、无烟煤,天然气等细分行业将会显受益。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将会加快下游土地日益集中,对农化产品的要求日益精细化,能够率先转型,建立品牌,控制渠道的农化公司可能受益。相关公司,辉隆股份(农资流通),士丹利(复合肥),诺普信(农药制剂)。中西部地区的民爆公司将继续受益基建投资的增长,相关公司久联发展、雅化集团;消费品包装,随着农民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未来预计保持持续增长;日化行业,尤其是国内中低端日化行业,由于价格优势,在农村的渗透率会不断提高,相关公司,上海家化!能源行业大多处于中西部地区,未来供应充足,价格大涨不太可能,但稀缺煤种,焦煤、无烟煤,可能随着投资增速上升而存在一定的交易型机会,相关公司,盘江、永泰能源、兰花科创、大有能源等。天然气仍然是未来增长较为确定的品种,相关公司陕天然气、深圳燃气、长春燃气,以及燃气管道提供商沧州明珠等。
关于新型城镇化的一些思考
评论
1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