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用眼,预防近视


科学用眼,预防近视

(一)眼睛是怎样工作的

人类的眼睛除了睡眠以外,一直不停地工作着。它的构造真像一部有趣的照相机,不过,它比任何高的照相机都要精巧啊!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觉神经传入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眼睛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如果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者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远方的物体,这就叫做近视。

(二)怎样保护视力

正常眼睛看六米以外的物体时,眼睛不需要调节,只在看近物体时,眼睛才需要调节。距离物体越近,需要的调节力越大,眼睛也就更容易疲劳。比如我们看书时,距离30厘米远时,眼睛调节力就小一些;而距离小于25厘米时,调节力就急剧上升。少年儿童的眼睛调节力很强,就是离书本几个厘米,也能看得清。但经常这样,使眼睛高度紧张,眼神经、肌肉过度疲劳,就可能产生近视。所以,我们看书写字时,眼睛离书本要有一尺的距离,才能达到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目的。

要点:

1.眼睛的感光细胞有什么作用?

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由于外界物体的图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进而传递到大脑的视觉中枢,产生具有形态、大小、明暗、色彩和运动的视觉。

2.眼睛进了飞虫、砂子,怎么办?

眼睛进了飞虫、砂子时,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因为砂子很硬,会刮伤眼睛的。砂子进入眼后,眼睛会产生眼泪,这时,自己可以提起上眼皮来回动动,砂子一般会随着眼泪流出来。若砂子较大,可请别人翻开眼皮,用湿手绢粘出来。如果还不行,则要请医生检查治疗。

3.眼皮跳是有灾吗?

眼皮跳是有灾,这是迷信。那是什么使眼皮跳呢?眼睛受了不正常的刺激,如:吹了冷风、精神紧张、用眼过多、强光刺激等,都会打破眼肌收缩与舒张的平衡,引起眼皮跳。当然,患结膜炎、屈光不正及矫正不及时,也会发生眼皮跳。

4.维生素A对眼睛的作用。

缺乏维生素A的时候,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盲症。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消除眼睛的疲劳。所以,每天应该让孩子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

用眼知识卫生讲座

为关爱同学们身心健康,指导同学们正确用眼,最大限度预防近视的发生与发展,我们今天举办一场主题为“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与发展”的用眼卫生知识讲座。

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预防近视的关键是纠正其不良用眼习惯及不利环境。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过近距离用眼:当看近处物体时,为使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准确成像,眼睫状肌环行纤维就开始收缩,晶体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借自身弹性向前面凸出,晶状体凸度变大,屈光力增强,这样,近处物体所发出的散开光线也能正好在视网膜上成像,人眼就能看清近处物体。眼的调节作用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年龄越大,晶体调节力越小,其眼睛近点也越远。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眼的调节过度使用,没有充足的剩余调节力供以备用,这样眼睛就容易疲劳,形成假性近视。久而久之,促使眼球前后径变长,形成真性近视,视力严重减退,有的还发展成高度近视。长期过近距离用眼是学生近视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同学们做到姿势正确,头正颈竖,身体正直,眼睛视线要与书本平面成直角要。注意三个距离: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二、连续长时间用眼:课业负担过重,为完成大量的功课,连续看书写字几小时不休息。这样连续长时间用眼,使眼的视力负担过重,没有放松休息的时候,眼内外肌持续紧张,循环不良眼压增高造成痉挛而逐渐形成近视眼。

三、走路、乘车时看书:走路时手会时常晃动,乘车时车会不时颠动,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就不断发生变化,两眼所看目标移动次数较多,视中枢收到的是个模糊影像。要想看清书上的字体,就得把书本靠近眼睛。在近视环境当中,也必须不断地改变眼睛的调节力度,才能看清字体。眼内肌持续紧张,很容易引起视疲劳和调节痉挛。

四、在强光或日光下看书、写字: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人通过放大或缩小瞳孔来调控进入眼内的光线。我们日常看书写字只需要100米烛光就可以了,而在太阳下看书,照明度可达8万~12万米烛光,是日常照明度的8001000倍。另外,因为光线太刺眼,看一会儿,就觉得眼前到处是黑影,这是视网膜黄斑区受强光刺激后产生的后像作用。长期在强光下看书,眼内肌过度调节,会促使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强光对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造成损害,使视敏度下降,甚至引起永久性视力减退。

小学生用眼卫生知识讲座(四)

近视眼是由于眼轴的长度与眼的屈光能力不相适应造成的。由于低年级小学生的眼球还没有发育成熟,正处于远视状态,为了看清书本或作业本上的字,需要眼与书本的距离近些,可使视网膜上形成的字体影像更清晰,这就需要眼的过度调节,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便会形成近视。这种近视习惯上称为假性近视,可以用解药物,使睫状肌麻痹,视力得到改善或恢复正常。如果患假性近视眼后仍不注意用眼卫生,就会使眼轴变长,成为真性近视。因此,小学生是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重点,一旦近视形成,再加注意,已经为时过晚,失去预防时机。

当前小学生近视预防的对策主要是:

1)适宜的读写时间。家长不能任意增加课外读写时间,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连续读写半小时后要休息,尽量参加户外活动,放松调节;

2)正确的读写距离: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安排适合身高的桌椅,使学习时脊柱正直,两肩联线与桌级平行,不耸肩,不歪头,前胸不受压迫,大腿呈水平状态,两足着地,保持均衡稳定的体位。读写时要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缘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在平面桌上阅读时,需用两手把书本端起并倾斜30度角.走路或躺着时不要看书,因为走路时,眼与书本的距离不断改变,眼调节频繁容易疲劳。躺着看书不易保持适当的距离。

3)充足的光线:家庭和学校要注意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保证学习地点光线充足均匀,不眩眼。

4)教育儿童在连续看电视半小时至1小时后,至少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面的距离一般是电视屏面对角线的57倍。看完电视后洗洗脸,活动一下全身,做眼保健操或远眺,以缓解身体和眼的紧张。

小学生科学用眼及保健

小学生时期是视力发育最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小学生如果做到科学用眼及保健,将会永远一双透彻明亮的大眼。这样就不用以后再为自己的视力低下犯愁,下面就请民众眼科医院专家介绍一下小学生时期的用眼保健。

小学生如何做到科学用眼及保健

1、小学生科学用眼

(1)科学用眼看电视时间不可过长:电视为动态画面,观看时间过长,最易导致眼肌疲劳,引起近视。故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要控制在2小时以内,且每看30分钟,至少休息5分钟,以使眼睛得到休息。看电视的距离要适宜,一般应在2以外,角度倾斜不宜超过45度。在看电视的房间内,要有一定亮度的照明,可开一盏小灯,但光线不可直接照在荧光屏或眼睛上,最好放在后方或旁边。电视调试时,电视屏上跳动的画面极为伤眼,要闭上眼睛,免受刺激。

(2)科学用眼读写姿势要正确:人在读书或写字时,眼与书本保持一尺左右为最佳距离。为此,桌和椅的高低要配套得当,高椅低桌或低椅高桌都不利于眼睛的健康。写字时不要歪头,不要在行走、坐车或乘船途中读书、看报。

(3)科学用眼光线要充足:充足的光线是保持正常视力的重要方面,不可在过暗的光线下读书写字,如黄昏、暗室等。夜间读写时,灯光不可过暗,亦不可晃动或刺眼。光线应来自左前方,避免阴影遮挡视线。不可在强光(如日光或眩耀刺目的灯光)下看书写字,不可在花影下阅览,以减少眼内晶状体和睫状体的调节负担。

(4)科学用眼读写时间要适宜:看书、写字、绘图等用眼时间过长,容易使眼肌疲劳,导致近视。故每读写一小时左右,应到室外远眺或体育活动10分钟,这是消除眼肌疲劳、防止发生近视的有效方法。

2.小学生坚持做眼睛保健操

做眼睛保健操是预防近视行之有效的方法,应每日坚持不懈。未曾学者,可轻轻按摩上、下眼险,或闭目养神,以有利于眼肌疲劳的恢复。定期检查视力要定期做视力检查,并根据视力情况对学习、保养进行适当调整。生活起居宜忌加强身体锻炼,提倡户外活动,常晒日光,呼吸新鲜空气。生活要有规律,早起早睡,保持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休息。注意营养,不偏食,不吃零食,多吃素食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及钙质食品,如猪肝、牛奶、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