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学校”何以空手套白狼?


 “空壳学校”何以空手套白狼?

    根据河南省相关规定,贫困村农民参加劳动力技能培训可享补贴。近日,信阳市潢川县有人反映,自己学驾驶既没有领到补贴现金,也没有享受学费减免。可蹊跷的是,名字却出现在县扶贫办已获补贴的名单上;而凭这份名单领走钱的学校,更是一家自己没有上过的技校。(《人民网》4月15日)
    据多方走访调查,该补贴名单上有400多人,但补贴去向却疑点重重:一是名单上的学员信息涉嫌严重造假,身份证、姓名、联系电话更是凭空捏造;二是长达16页,涉及422人的培训名单仅有5人声称领到补贴,剩下人员更不知自己“被培训”,甚至不知今日技工学校的存在;三是补贴发放表显示国家扶贫补助资金已经按程序发放到位,领款人却并非“学员”,即补贴款到今日技工学校后没了下家。
    再来看这“空壳学校”是如何空壳的:一是通过探访注册地、网络搜索、电话114查询等方式竟然都找不到这个今日技工学校;二是今日技工学校于2007年注册,一直未年检,这也就意味着其多年来根本没有招生资格;三是该学校找不到教学场地,甚至没有人听说过。
    无年检、无场地、无师资的“空壳学校”居然在河南省扶贫办官方网站上被列入2013年河南省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公示名单,看来这空壳学校空手套白狼的功夫着实不简单!按理说,扶贫补贴资金应在扶贫办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方能按程序予以发放,培训学校也必须通过人力社保部门的年检才有资格招收培训对象,可这空壳学校居然跨过如此多的部门,将魔爪伸向了扶贫补贴资金,冒充扶贫对象骗取国家扶贫补助资金,实在是匪夷所思。当然,这其中必定存在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相关职能主管部门是否牵涉其中?对扶贫资金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否漏洞百出?审计监管缺失?权力寻租或是贪污腐败……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例如扶贫款、补贴款、救济款等的惠民政策也越来越多,这给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以极大的温暖,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稳定。然而,要防治所谓的“空壳XX”套取国家的扶贫政策资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一,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扶贫款作为高压线资金应制定严格的资金划拨程序,做到每一分钱用在何处,发给谁都有据可查;其二,建议实行公示制度。即主管部门应对培训资金补助对象、补助标准等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防止有人利用手中权力造假账,套取资金;其三,严格审计制度。建议对扶贫等政策资金实行年审制度,确保资金的使用、发放程序合理合法;其四,对查出的问题严肃处理,决不手软。类似于“空壳学校”空手套白狼的伎俩,公检法等职能部门应加大立案查处力度,一查到底,决不姑息。
    说到底,防止“空手套白狼”现象的发生就是要将权力放进制度的笼子,就是要斩断伸向国家政策资金的魔爪,确保惠农资金真正惠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