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位置


  要谈论中国经济,必须要认清目前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位置,就得从全球经济状况的大背景来定位。我认为现在的历史背景是: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全球化下全球贫富失衡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全面爆发的过程之中。眼下中国的改革只能看作应对这场大危机所做出的一次非常被动的自救行动,而不是一次谋发展的主动性的改革。本来中国是有机会主动改革的,在10多年前,中国刚刚加入WTO的时候主动改革的机会是存在的。当时,就因为国内的体制问题,社会分配的不公已经开始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导致内需开始不足,但加入WTO成功缓解了这个矛盾,同时也将这个矛盾掩盖了10多年,致使社会没有及时的做出应有的改变。中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自己迅速成为了世界工厂,如果当时同时开始社会财富分配改革,实现居民收入的倍增,把内需市场迅速提升起来,中国很快就能够从一个世界工厂成功转型为一个强大的世界市场。可惜这个世上没有如果,事实是新政并没有出现,社会财富迅速被少数人掠夺,内需消费在GDP中的比例不但没有增加,而在快速下滑。同时我们看全球,这个世界的消费市场能支撑得了一个拥有10多亿人口的世界工厂的冲击吗?显然不行,这个工厂实在太庞大了,借着这个工厂,国际国内资本剥夺10多亿人的劳动,同时掠夺全球市场的财富,制造出了巨大的贫富分化,消费市场国家借钱消费的债务危机终于爆发。但债务危机只是全球经济危机的一面,当我们把这一面翻过来,我们就会发现全球经济危机的另一面却是在中国,中国没有成为消费市场,是这场危机的另一面。出口出问题了,内需又因为贫富分化导致缺乏购买力的增长作为支撑,集中社会财富所制造出来的大型基础建设投资因为购买力的不足不能产生带动效应,经济只能陷入死胡同,而钱却还牢牢抓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我们从商品价格构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我们把商品的价格分成5个组成部分---资源的价格、资本的价格、劳动力的价格、税收和经营获取的利润。本轮经济危机的特点是:资源和资本的价格在商品价格组成的结构中占比过高,致使社会财富向拥有资源和资本的极少数人手里集中,同时压缩了劳动力价格和经营利润的占比。其最典型的特点是:资源输出国富得流油,金融行业暴利,固定资产价格攀升,直接面对普通消费者的实体经济陷入困境。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大问题:税收没有履行好社会二次分配的职能,非但没有缓解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反倒加剧了社会贫富的分化。这一系列的问题,最终导致了一个结果:购买力不足,商品交换的游戏玩不下去了,爆发需求的危机,即经济危机。

  整个世界经济也好,国内的经济也罢,其实并不复杂,我们打个很简单的比方:两个小孩子在一起玩牌,其中一个孩子说他很聪明也好出老千也罢,总之把牌全都赢走了,另一个孩子没牌玩了。现在,只剩下一个问题---还要不要继续玩?要玩,那个赢了牌的孩子必须把牌吐出来,就这么件简单的事情。手上拿着牌的小朋友把部分牌拿出来重玩,这就叫做改革;手头没有牌的小朋友火了跳起来抢牌,就叫做革命;手上拿着牌的小朋友好言相劝稳住没牌的小朋友,就叫做维稳;大家都不玩了,手上拿着牌的小朋友手里的牌成了废纸,这就叫做崩溃。如果你去观察玩游戏的小朋友们会怎么做,多数的孩子根本不用思考就会做出第一种选择。可悲的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一旦落到大人头上,却连孩子的智慧都没有了。所以中国历史上每隔一个时期都要出现农民起义,无非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洗牌重来,最近的一次土地革命也就是几十年前,但人们却都忘记了。

  这就是眼下的历史背景,人类社会几千年的轮回说透了就是这么件简单的滑稽游戏。所幸,中国未来的发展必须依靠内需,已经成为了管理层乃至全社会的共识,这是08年经济危机爆发以来,近5年惨痛的教训取得的唯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