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一种创造(节选自《做一个最节约的员工》)


  
  多争取一块钱生意,也许要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但节约一块钱,可以靠自己努力。节省一块钱,就等于净赚了一块钱。

  ——中国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

  企业的使命就是赚钱,赢得利润。利润是比较产出与投入,产出越多,而投入越少,利润就越大。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开源,增加收入,实现产出最大化;另一方面要节流,降低成本,实现成本最小化。在达到相同产出效果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支出低,就可以直接体现为企业利润的提升。

  以一个150人的企业计算,每天每人节省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次车费,按每天每人节省15元计算,每月可节省6750元,每年可节省81000元,十年可节省810000元,百年可以省8100000元。

  810万元,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惊讶的数字啊,有谁能说节约不是一种创造?!

  盈利还是亏损,很大限度上是否节约决定的。要想更好更多地获利,必须节约。大家不妨来算一笔简单的账:假设一件产品的售价是1000元,成本是900元,那么利润就是100元。如果将成本减少100元,那么利润就是200元。显而易见,成本减少了11%,而利润增加了一倍。

  包玉刚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钱。”也许是银行家出身的缘故,包玉刚对于控制成本和费用开支特别重视。他一直坚持不让他的船长耗费公司一分钱。他总是说:“不要跟那些与花费目标有关系的人一起休息。”他给身边的高级职员写条子作指示,用的都是纸质粗劣的纸,而且一般都是写一张一行的窄纸条。有人问他老是飞来飞去的是不是坐包机,包玉刚说他是吃宁波乡下咸菜萝卜干长大的,哪能坐包机。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滔滔江河起于涓涓细流,巍巍高山起于抔抔垒土。节约省的是利润,创造的是价值,积累的是资源和财富,有谁能说节约不是一种创造?!

  武昌造船厂厂区共有117个厕所,以前一个月一个厕所耗水近2000吨,约4000元的水费,后来在每个厕所都安装了节水装置,一个厕所一个月最多用300吨水,水费不到600元。20多万元的节水装置投资,一个月就收回成本。另外,武昌造船厂涂装生产车间进行电效能工程改造后,能够节约用电8%至10%。一台空压机的节电装置成本约6万元,能够每月节电6000多千瓦时,一年就可以收回投资。

  ×悦酒家为一家大型酒楼,拥有近千个餐位。开业后,顾客一直较多。但没多久,经营者发现,旺丁不旺财,看似生意兴旺,然而月底盘点,没有多少利润可赚。经初步调查,他发现主要是成本高企所致。因此,他决定控制成本,以期达到节流之效。

  经调查,经营者发现,餐厅采购环节和原料的使用环节存有不少漏洞。为控制餐厅成本,他决定在采购与厨房两块下工夫。

  为避免厨房大佬吃回扣,经营者决定采用“食材标准制”,即在菜式研发时,就确定了各类食材的规格和标准。而且为让供应商相互竞争,该经营者甚至还将食材拍成图片、用文字描述其规格及进货价,并将其张贴在显眼处,让供应商可随时联系他。

  为保证此标准的执行,该经营者还专门制定了仓管的验收标准、最高和最低库存量以及短缺标准、厨房原材料粗加工和切配标准以及出品标准等。在试行初期,他要求厨部每日都要填写报表,将实际发生成本与标准成本相比,并结合营运情况加以分析,找其原因及改善方案。

  磨合一段时间后,开始从执行上落实,并将厨部的考核结果同其待遇挂钩。每月完成多少营业额,耗费多少煤气、水电、调料等,月底财务部都要提供经营数据,若成本费用在规定范围内,则给予相应奖励,而若费用超标,则罚金从待遇中扣除。

  不仅如此,为降低损耗,还专辟空间对库房内的贵重食材进行分级管理,通过使用“贵重原材料登记卡”的方式,将占库存价值近60%的贵重材料有效管理。

  如此强力执行了近一个月,员工逐渐有了成本意识。以往餐厅灯时常过时不关、垃圾桶内常发现可用的食材边角、每月煤气损耗过大等现象,已开始逐步好转,利润随之月月提升。

  “节约虽有限,万合是十石,细流成江河,冲破东海岸。”企业的发展壮大固然要靠员工的勤劳创造,但离不开节约。节约无止境,创造天地宽。节约是另一种创造,节流一分钱,也就等于为企业增加了一分钱的利润,有谁能说节约不是一种创造?!

节约小知识:

  复印机每次在开机时,要花费很长时间来启动,可以在不用复印机时,视时间的长短来选择关闭或处于节能状态。一般来说,复印机40分钟左右没有复印任务时,应该将电源关掉,以达到节电的目的;如果40分钟内还有零散的任务时,最好让复印机处于节能状态,这样既节能,又能保护复印机的光学元件。

  要将复印机放在一个干净的环境内,远离灰尘、水,并且不要在复印机上放置过重的物品。

 

附:

《做一个最节约的员工》

   [简介]当供不应求转为供过于求,当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当创意不断被跟风模仿,当经典不断被重新演绎……微利时代来临,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成本上的竞争。成本领先,企业才能领先。本书提出:要依靠节约的文化来降低成本。要让员工视节约为责任,把成本做到最低。节约应该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的选择,是一种双赢行为。本书提供了经过实践检验的、易学习的、可操作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和一些细微之处的节约技巧,有助于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在我国系属首次。
 

 

  

  目录:

  1节约成“财”:富人的节约智慧

  节约是成“财”之母

  不差钱的“小气”大财神

  节约才能成功

  节约才能成为“永久”赢家

  2砍掉成本: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

  节约是一种竞争力

  节约是一种创造

  小利润也能做出大市场

  微利时代如何拼成本

  节约才能做久做强

  3提升效率降成本

  少花钱多办事

  创新技术,开拓节约新路子

  省时增效,做以一当十的员工

  多提合理化建议4改变态度降成本

  要做就做到最好

  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对做好

  为企业节约每一分钱

  敬业才能节约

  为企业节约也是为自己谋利

  5改善方法降成本

  精打细算:用最省钱的方式做事

  公私分明:不拿企业一针一线

  细微处入手:注意小笔开支

  工作“零缺陷”:彻底消除浪费

  6消除浪费降成本

  马虎、粗心:最不应该的浪费

  工作失职:最不能容忍的浪费

  铺张浪费:最该杜绝的工作习惯

  不节约的员工:最该被淘汰

  7视节约为责任,把成本做到最低

  节约是一种责任

  节约是一种操守

  将节约进行到底

  从“小”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

  节约的员工,老板最喜欢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做一个最节约的员工/范爱明编著.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4

  ISBN 9787111419167Ⅰ. ①做…Ⅱ. ①范…Ⅲ. ①职工—职业道德Ⅳ. ①F27292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58110号

  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邮政编码100037)

  责任编辑: 雷文英

  装帧设计: 张静

  北京宝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