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谈:精英=无知+下作?
卢映西
2012-09-15
日本侵华旧仇未了,又添钓鱼岛新恨,自然要激起抵制日货的浪潮。每当这种时候,总有一些貌似理性的人出来说:抵制日货受伤的并不只是日本,因为中日之间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比如你要抵制日系车,他们或者说车上主要零部件都在中国生产,现在员工多少多少;或者说这车是与中国合资的,利润对半分。即便如此,日系车销量下降,其他车销量必会上升,中国工人会没饭吃吗?
理性人士的话语伎俩说穿了其实挺简单。比如你提倡只吃对身体有益的东西,不吃有害的东西。一般人都不会认为有错吧?但理性人士会问:谁能百分之百地达到这样的要求?既然达不到,那么你提倡的东西就是荒谬的。什么要求只要推到极端,都会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理性人士就是利用这一点玩障眼法。他们的理性只是个幌子,骨子里藏的却是极端主义,跟恐怖主义是一路货色。
中国的GDP已是世界第二了,虽然其中水分不少,但长点脾气的底气应该是有的。从长远看,抵制日货的行动如果让中国企业家形成“与日本合作风险会比较高”的思维定势,将会大大削弱日本的经济竞争力。这不是什么独门秘籍,国际间的贸易摩擦,玩的都是保护己方和削弱对方的竞争力。目前日本经济正陷于困境,让日本人在中国赚不到钱,就等于在泥足深陷的骆驼上再压一把草,何乐而不为?
2012-09-27
世界各国都可能出神童。当然,也可能出假神童。被誉为“小毕加索”的天才画家玛拉,2000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州,2004年就红了。一时间名人吹捧,名商赞助,艺术评论家赞不绝口,以至于一幅画能卖到4万美元。
然而,怀疑她父亲代笔的议论也一直不绝如缕。正好一部关于这位女神童的记录片拍出来了。一位专家看过片子后说:“我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证明她是一个神童,我只是看到一个普通的、可爱的小孩,只是她身边多了一个教练。”其他人当然也会有基于常识的判断。结果,玛拉原先的代理画廊退出了,她从此再也没有卖出一幅画。
在我们这里,那些有过代笔传闻的神童们,却一直屹立着。看来在我们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切都是真的。
2012-10-06
9月18日北京的保钓游行中,一支高举毛泽东画像的队伍前,突然冒出一老汉,对开国领袖出言不逊,队伍中的韩德强先生愤而出手,与老汉打成一团。此事一出,舆论大哗,许多自以为很有文化的知识精英和媒体人谴责韩先生,呼吁警方介入。如果警方真的被他们忽悠进来,这笑话就闹大了。好在谣言止于智者,笑话止于警方。
这起打人事件的是非对错,只需从三个方面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第一是场合,第二是场合,第三还是场合。在有些场合,即使是真理也不能乱说。例如人家设宴庆贺孩子满月,你却在人家面前宣传“这孩子将来肯定是要死的”这样的“真理”,那你就是故意找抽。这本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老辈人都懂。奈何一代不如一代?
至少韩先生是懂道理的,那老汉也懂。老汉明知自己就是来找抽的,所以当他真的被抽时,一点都不觉意外,马上还手反击。既然是故意找抽,如果被抽后又找警方撑腰,那就很没品了,那老汉看来还不至于如此下作。但是你不无知,有成群结队的精英替你无知;你不下作,有成群结队的精英替你下作。这就是当今怪现状。
精英们有意要把事件上升到法律高度,但从法律角度看,那老汉的行为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意见表达,而纯粹是寻衅滋事,只不过还处于“情节显著轻微,尚不构成犯罪”的阶段。韩先生的举动属于制止不法侵害,在法律上反而是站得住脚的。看来,无论是什么样的“精英”,只要被“普世价值”洗了脑,马上就连基本是非都分不清了。
韩先生说,以后在同样的场合遇到同样的事,该出手时还会出手。我要为他鼓掌。什么叫公民意识?这就是。任何公民遇到寻衅滋事之徒,都不应无所作为。如果任其将事态闹大,不但对社会有害,对肇事者本人也不利。但出手时要注意控制力度。如果像《水浒》里卖刀的杨志那样,一刀将泼皮牛二的脑袋剁下来,那就过了。
2012-11-17
“十八大”闭幕,新领导层产生。大事无须再饶舌,小事仍可嚼一嚼。直到新领导层正式亮相之前,中外媒体一直纠结着一个“谜”:本届中共政治局常委究竟是9人还是7人?在众常委与媒体的见面会前,记者们纷纷将“长枪短炮”聚焦到主席台上。这时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灵机一动,让记者通过镜头瞧瞧台上有无细小的站位标记,有多少?一看,还真有,是7个。就这样,谜底提前揭晓了。西方媒体老说中国政治不透明,看来只能怪自己眼拙。
2012-11-19
几天前,5名流浪儿童死于贵州毕节市一处垃圾箱内,死因是在箱内生火取暖造成的一氧化碳中毒。在我童年的记忆中,“路有冻死骨”、“卖火柴的小女孩”之类的事情,都只是妈妈讲的“过去的事情”。那么,现在事情,元芳,你怎么看?管事的官员,都干什么去了?难道都上网删帖去了吗?!
2012-11-23
英国宗教史学者巴雷特写了一部著作《发现印刷术的女人》,讲了一个跌宕起伏、曲折离奇的故事,结论语出惊人:印刷术是在女皇帝武则天手里发扬光大的!何朝晖先生这样评价这本书:“能把学术著作写成侦探小说,可谓绝无仅有。……在这本书多少显得另类的外表下,其学术含量是毋庸置疑的。它带给我们这样多的奇思妙悟,带给我们这样多值得开拓的新的学术兴奋点。作者的结论或许你并不赞同,但是请相信我,这是一部你绝对打不了瞌睡的书,一套别出心裁的思维体操自选动作,一席想象的盛宴。”
看了这样通透的书评,我很自然地联想到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觉得上面的评语可以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看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活力,关键的指标在于是否具有包容另类的气度和从另类汲取营养的能力。反之,一个学科气数将尽时,必然以正统自居而排斥异端,就像目前国内的主流经济学界。
2013-03-06
读过朱学勤先生的一篇回忆,说他当年去考研,在公共汽车上被小偷掏了包。小偷一看里面没钱,只有一张准考证,大概不忍心坏了这书生的前程,就把东西原封不动地还给朱先生。看来那时的小偷,还留有一点“盗亦有道”的古风。如果没有这点“道”,朱先生的前程很可能就完全两样了,所以他至今对此心存感激。
前天,在长春,一盗车贼偷了一辆汽车,开走后才发现车主两月大的婴儿还留在后座上。接着,他做了件雷翻地球人的事:将婴儿掐死!不要说什么“道”,连人味都不剩了!难道我们进入了“盗已无道”的新时代?不是说这些年大家都富起来了吗?为何不但没消灭“盗”,反而把“道”给灭了?救救孩子……
2013-03-08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共产主义大国”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代表中共有83名财富超10亿美元的大富豪(人大31,政协52),而在美国参众两院中,最富的人也只有区区5亿美元。奇怪的是,这条为中国人增光的消息在FT中文网上的链接怎么都打不开。难道这又是敌对势力造的谣,已被英明神武的有关部门阻挡于国门之外了?
2013-03-19
英国《金融时报》投资编辑约翰·奥瑟兹撰文论证资本主义没有崩溃,虽然他也承认“这个论点目前并不流行”。有趣的是,他居然把“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几十年来创造了7.5%以上的年增长率”作为支撑其论点的有力论据。中国搞的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好像已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识,只有我们自己死活不认这个账。
2013-05-24
今天有文章纪念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称赞他一辈子没犯过“左”的错误。但仅把他的精神遗产理解为“反左”就浅了。正理是世人皆左你不左,世人皆右你不右,永远不随波逐流。前些天美国副总统拜登说“改变只来自于挑战正统观念”,本应鼓励美国人去挑战正统,他却指责中国人不能自由呼吸,把正理讲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