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明质疑后,人民网删除一“编者按”


刘先明质疑后,人民网删除一“编者按”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5月26日

5月25日晚,刘先明发现人民网开设的“你不了解的美国人”专栏中的“编者按”的第一句有问题,就当即撰写了《人民网评价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印象,欠妥当》一文,在中华论坛等发布,并将此文发到人民网有关邮箱。第二天,又在人民网强国博客上发布了《人民网评价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印象,欠妥当》一文。
http://usa.people.com.cn/n/2013/0522/c241376-21564627.html


5月26日,再看人民网网这一专栏时,发现“编者按”已经被删除了。
 

做文字工作的,难免出现不妥当或错误的问题,有错就改,也是值得肯定的。

附、
1、中华论坛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60/67/95/8_1.html
2、人民网强国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article/10/1369537021984.html

 

人民网评价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印象,欠妥当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3年5月25日
人民网5月22日开设了“你不了解的美国人”专栏,“编者按”的开头写道:
中国人印象中,美国人全都是诚实守信、品德善良的人。
 
持续质疑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公司“总经理”刘佑锟等人涉及的三一“行贿门”的真相不公开的、揭批过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散布了一条网络谣言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认为,人民网的上述写法,欠妥当,理由如下:
1、“中国人”,是一个泛指的概念,不分时代,不分年龄,不分级别,不分男女,相当于是指所有的中国人。在所有的中国人里,绝对不会都弱智到这一程度,认为“美国人全都是诚实守信、品德善良的人。”
2、目前仍然健在的、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中国人,能有多少会形成“美国人全都是诚实守信、品德善良的人。”印象呢?
3、在中国,很多没去过美国、没与美国人接触过的50岁以上的中国人,对美国人的印象,多来源于“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以及毛主席的著名论述——“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部分的中国人中,能有多少人会形成“美国人全都是诚实守信、品德善良的人。”印象呢?
4、三一起诉奥巴马,让很多没去过美国的中国人,会形成一种印象,那就是:美国真是一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但是,起诉奥巴马的三一人,肯定不会认为“美国人全都是诚实守信、品德善良的人。”,如果三一认为“美国人全都是诚实守信、品德善良的人。”,三一还会起诉奥巴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