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兄弟多亲近


天下兄弟多亲近
——《诗经•唐风•杕杜》欣赏
 
陈敏昭
 
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社会动物,人与人之间常常需要交流和交往,以摆脱孤独,解寂寞之苦。《诗经•唐风•杕杜》就是一首传唱在西周唐地的希望人们互相亲近、友好相处的民歌。西周末期,原有的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人沦丧失、古风不存、世风日下。歌者呼唤人们之间彼此亲近、互相帮助,团结起来象兄弟一样,以抵御不良社会风气。
歌者用周代惯用的赋比兴手法告诉人们,旷野中的甘棠树,尽管孤立独处,它的枝叶却还紧密团结,彼此亲近,相互帮助,共同抵御着风雨。因此,这些枝叶才能繁茂而又葱郁异常。而流浪的人们,形单影只,是何等的孤苦伶仃!大家不要以为,别人总不如自己的同胞兄弟或者同宗兄弟亲近,只有自己的同胞兄弟或者同宗兄弟才会真心地帮助自己,“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行走在生命旅程中的人们呀,为什么不互相亲近?人们之间即便不是兄弟关系,又为什么不能相互帮助呢?只有彼此亲近、互相帮助、团结起来才能避免“独行踽踽、独行睘睘”的凄凉、尴尬与无助。歌者唱道:
“有杕(dì树木茂盛、特别)之杜(落叶乔木,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俗称棠梨),其叶湑湑(xǔ,多义,过滤;树叶茂盛;露水,这里指树叶茂盛),独行踽踽(jǔ,独自走路孤零),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cì,多义:帮助,资助;便利;及;古通“次”,排列有序;也是百家姓之一)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jing,茂盛、华丽)。独行睘睘(qióng,二义:古同“茕茕”,孤独无依,如“独行茕茕”;眼睛直视:“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茕绝系。”),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用我们今天的白话来吟唱的话,就是:“有棵孤独棠梨树,绿叶茂密又繁盛。孤身一人在行走,难道没有人相依存?不如同宗兄弟亲。叹路上独行人,为何不同他亲近?独行人没有兄弟,何不帮他解忧戚?”
“有棵孤独棠梨树,绿叶苍翠又茂盛。一人孤行无依靠。难道没有别的人?不如同姓兄弟亲。叹路上独行人,为何不同他亲近?独行人无兄弟,何不帮他解忧戚?”
与《诗经•唐风•杕杜》诗意相近的是《诗经•唐风•有杕之杜》,它描写主人欢迎客人的到来,思考着怎样招待,表达了主人热情好客。歌者借孤生的棠梨树起兴,暗示自己很孤寂,渴望有朋友来进行交流倾诉:“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si,发语词)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拐弯处)。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用我们今天的白话来吟唱的话,就是:“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左偏僻处。那个行路人啊有君子风度,可愿屈尊来访?我盼望有仁爱的朋友来倾诉,何不请来品尝一壶村酿?”
“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边拐弯处。那个行路人啊有君子风度,可愿来我这里坐坐?我盼望有仁爱的朋友来倾诉,何不请来品尝一壶村茶?”
 
2013年3月13日星期三,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