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政经重心效应会否引发战争?
全球政治经济重心向亚太转移已成不争的事实,战争策源地跟随财富转移的历史发生学定律会否仍然有效而在亚太引发战争呢?这是一个极具理论价值与实践需求的重要课题,应予充分、系统而深入的观察与研究。
亚太经济热点效应不仅表现在经济活动规模上,而且还反映在经济活动规模的增量上。亚太的中日印澳韩台新港越,加上东盟余下各国,其经济活动总量已不低于全球总量的50%,加上美国对亚太的趋向性经济运动的部分,全球大约至少有超过70%的经济活动集中在亚太地区。至于经济活动增量,全球经济的增长动力几乎完全集中在亚太,只是其增长动力重心更加倾向于西太平洋至印度洋的西倾经度地带。
亚太经济的全球核心化演绎几乎集中了全世界的经济与财富流动所蕴含着的商业机会,亚太商业交易主动权随着针对亚太的贸易制裁案件的增加而变得日益强大。经济权力随着贸易定价权向更为广泛的领域扩张,其中当然包括政治权力与外交主导权的日益自信与重新布局或洗牌。
亚太正在孕育财富的同时,又在积攒权力;但是否也在频发冲突的同时,又在蕴酿战争?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担忧并倍感困惑的世界之命运的严峻课题。亚太目前已爆发的冲突态势中,不仅有中国与日菲越之间的海洋争端与冲突,还有朝鲜与美韩中日之间的令人窒息的态度暴力与战争风险,同时还存在着印中心战,印巴对峙,缅甸争夺,俄罗斯东部周边的军事及安全压力以及美国在西太平洋与中国的海洋互疑及摩擦风险。亚太正集结了全球最强大的军事机器并还具有向更大规模的战争能力迈进的足够支撑实力与持续扩展的经济力量。亚太正在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全球火药筒。当然,并非军事力量集中区域就一定是战争策源地,冷战期间的欧洲,虽然是当年全球军事力量对峙的核心地带,但就没有在此发生战争,反倒是中东、西亚却发生了多次战争。脓疮不一定就长在病灶所在的器官上,倘若全球战争全都发生在经济及财富中心,人类社会早就毁于一旦了。所以,战争一定会因财富及经济重心的转移及权力中心的更替而被充分诱发出来,但它大都发生在其中心的边缘或具有连带性的关联地带。
人类不知道战争会在哪儿,以何种方式诱发,什么时候来临?正如人类迄今仍不能准确预测地震的爆发一样。现代人类的战争学比经济学都更加不靠谱,正如华尔街金融危机的爆发无法预告一样,战争的预告也几乎没有可能。
人类或可对战争因素的积累倍感忧心忡忡,但当对冲突的频仍已经习以为常之后,人们又开始因政治考量与对社会压力的适应,而再将战争的顽强头颅久压在桌子底下。政治麻木与对冲突或矛盾的习以为常,加上普遍的意志薄弱,导致战争的来临的阴影比任何时候都离人们更近,但社会对此的普遍直觉却愈发迟钝,而这正是危险所在。
美国之所以再平衡亚太就是因为亚太对其经济利益至关重要,同理,美国之所以忌惮与中国发生冲突,也是为了不至于打破对于自身至关重要的坛坛罐罐。中国更是如此,中国之所以不挑起军事冲突也是因为不能轻率地诉诸战争,之所以在海上坚持顶住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坛坛罐罐。两大国的意图如此,就必须避免爆发无法控制的战争事态,利益至深,干系重大,没有人会不顾一切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都放到炉火上去烤。因此,主要大国都没有意图在亚太挑起战事,但这并不排除亚太其他有足够大影响的国家挑起冲突。
充满风险,但大局尚可控制,就是亚太当前的主流事态。但是,倘若中美中有任何一方决心打破平衡就将发生不测前途。这一态势尚未达到前苏联时期时的欧洲军事对峙事态,那毕竟是基于核恐怖平衡基础上的巨大常规军事力量对峙,亚太今天的事态完全与其不可同日而语,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亚太事关中美日澳印越东盟等地区国家与集团的全部或主要的经济利益,在此诉诸战争相当于是要打破各家各户的细软家当,此状绝非任何一方的利益所在,只要各国不被逼向绝路,不会有人以发疯方式在亚太诉诸战争。在此基础上,加上中美利益紧密相连,中国经济增长对美国经济复苏有利,美国并不情愿对华实施战略敌视,限制性政策也要视中国的反应而适时调适,因此,中国主动的外交博弈就完全可以正常的展开。
老夏
2013.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