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光辉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不是简单的重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像一个巨大的钟摆,循环的周期在世间无处不在,没用永远的强者或者弱者,漫漫的历史长河,总会不停地有崛起和衰落。只要我们熟读历史,把握周期和方法,就能前瞻未来,占得先机。伟大领袖毛主席为什么能在军事上叱咤风云,在政治斗争中无人能敌,因为他把资治通鉴,二十四史这些历史巨著放在床头每天进行阅读,中国历朝历代的风云变幻,政权交替,帝王的政治斗争之术的规律早已了然于胸。我曾经尝试读过柏杨版资治通鉴,一共有72册!!!光是原文引用就有300多万字,毛主席把这些艰涩难懂的文言文足足读了17遍!!!终于成就一番伟业。这些权谋之术确实是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压在我们头上沉重的负担,当然这些都是关于政治的题外话了,而我想讨论的是经济史。而纵观世界经济史,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我们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想将它记录下来,作为人生的一笔财富,也算是给人生留个纪念。文章中也会避免一些比较专业的词汇,尽量用一些简单通俗的比喻来诠释。

   首先我们得明确,任何事物都会有兴衰的周期,放眼历史长河,任何巨人客观上来说最终都会衰落或者倒下,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在持续了400年也走向了分裂,1000年后也最终灭亡,四方来朝的***盛世也持续了好几百年,最终也走下神坛。当然也有16世纪的西班牙帝国,19世纪的大英帝国,而20世纪无疑是美国的世纪。如果你的家族有幸在16世纪是西班牙国民,在19世纪移民到了英国,20世纪又成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那么恭喜你,仅仅从物质层面讲(如果不考虑爱国情操云云),你的家族始终都站在世界的巅峰,享受着其他国家的公民享受不到的幸福生活,有着其他国家公民没有的特权。投资也是一样的道理,其实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顺势而为,把握住每一个上升周期,我们就能成就一番事业。举个简单的例子,80年代的中国,由于文化大革命,百废待新,知识份子急缺,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投资者你投资自己的学历就大有所为,如果你是一个大学生,在那个时候简直是如日中天,出校门基本就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天之骄子,在那个基础知识匮乏的年代在社会各个领域大学生都是扶摇直上,平步青云,可以看到现在各大机关领导很多都是那个年代的大学生,而我们看看如今大学生的现状,现在投资学历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候。90年代的中国,正是基础建设已经逐步稳固,开始开放资本市场的年代,那个年代,如果你能眼光开阔,无论你去经商,还是到沿海地区去发展,或者去玩股票,你能改变命运的概率很大。新世纪的房产股票也都是绝佳的投资机会,无疑上述这些机会,你如果每一个都抓住,你已经是伟人了,即使你只抓住其中一个机会,你现在也衣食无忧,可以享受美妙的人生了。上述论据给了长期投资这种概念沉重的一击,我个人更坚信周期投资,你在新世纪还仅仅投资自己的学历(学历不等于知识),你会发现生存很困难,你如果在现在投资股票,我觉得不是最好的选择。我承认我没背景,没资本,智商也不够,我没有足够的力量改变世界,逆风而行,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能选择改变自己,顺势而为。就让我们这些普通人来回顾历史,展望下一个十年。

   先讲第一个小故事,12世纪的英国,政府用一种被称为“符木”的东西作为农民的完税证明,意思是你只要拿到这个,就说明你已经交过税了。然而,因为频繁的战争和财政支出,英国王室陷入了国库空虚的窘境,怎么办呢,他们想了个办法,他们把明年,后年甚至5年后的符木都造出来,提前卖给金匠,换取金币,当然会有一些折扣,相当于提前透支了政府的财政支出,而金匠再将这些符木卖给农民,赚取利息差价。而符木就像货币一样在社会中流通,因为它是有政府做保证,可以抵消税收的凭证,然后就像吸毒一样,政府对短时的快乐上了瘾,符木的发行量不断的增加,而金匠们要的利息也越来越高,符木的价值也越来越低,渐渐的,当农民觉得自己提前购买自己十年甚至二十年后的税收凭证(即使有折扣)是荒唐的。道理很简单,就像让你提前二十年纳税,即使给你打五折,你愿意吗?渐渐的,农民开始转向保存自己的金币,而不是购买符木。政府卖不出去符木,破产了,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你觉得这个故事是不是感觉很熟悉,你觉得符木像不像美元,英国政府像不像美国政府,金匠像不像美国的那些投资银行。

   第二个小故事,罗马帝国的覆灭,强大的罗马帝国曾经盛极一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在国内,建立了庞大的公务员保障与社会福利制度,由于经济的影响力的扩大,政治影响力也随之扩大,进而花费了巨额的预算经费来建立庞大的军备,忍不住动用军队,东征西伐,和上述故事一样,国库也渐渐亏空,怎么办,罗马人渐渐渐少了发行银币中的含银量,这样就能多发银币,就有钱了,渐渐的货币中的含银量开始渐少,到了最后居然只剩铜了,人民也不傻,知道这种所谓的银币价值越来越小,最后开始不接受政府的假银币。罗马帝国这个几百年历史的巨人也倒下了。你会不会觉得这个故事和上个故事如出一辙。

   当然上述例子只是历史长河的一角,还有无数这样的例子,比较大的比如一战后的德国,中国的民国政府等等,数不胜数。

   从货币的角度来说,国家兴衰的既定模式大概是这样的:

  

   1.一个主权国家发行“真钱”。(真正金银币或者可以兑换的货币)

   2.国家兴盛,建立庞大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或者是随着经济兴盛政治影响力的提高开始发展军备。

   3.由于人口老龄化社会支出加大,由于政治或者经济利益开始动用军队,支出暴增。

   4.政府缺钱,开始稀释货币,发行“假钞”或者开始借债度日。

   5.由于货币的过度稀释,没人开始接受政府的这种“假钞”转向持有资源或者有形资产。国家衰落。

  

   你觉得这些和现在的美利坚合众国像不像。或许有人认为美国这种巨人永远不会倒下,这是一种偏见,的确,从我们生下来,甚至从我们的上一辈出生开始,美国一直都是呼风唤雨,只手遮天,无人能敌,所以凭借我们这二,三十年的经验,会觉得还会一直这样下去,但是放眼历史几百上千年,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它倒下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历史已经出现无数次这样的事情了。对于偏见对于投资的意义,索罗斯是最有发言权的,并一再推崇反射理论,在下文中会提到。

   好了,可能历史拉的太长了,让我们回到现实。就从美国的现状开始吧

   截至2007年10月1日,美国审计署计算的美国政府长期债务为52.7万亿美元,而且还在不停的增长。如何理解呢,也就是说在那一天,美国居民每个人需要负担17.5万美元的债务!!!美国政府每天都得对付18.6亿美元的新债,美国前总审计长大卫沃克指出,美国已经患上了财政癌症。再加上美国百分之十的失业率,我们不要求这些人能够挣钱,只要不继续花政府的钱,那么瘫在美国居民头上的债务就得再增加百分之十,再加上美国即将涌现的大量老人,当1935年保障体系制定的时候,大概是20个青年养一个老人,而到了2020年的时候,大概是两个青年养一个老人,也就是说到了2020年,青年的负债将再增加三分之一,难以想象,对吧,我们甚至不奢望能让美国还清债务,再过十年,可能能否还清利息都是个问题。而今年,美国政府光是账面上的债务总量已经超过了GDP,而上一次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由于电子技术的便利,政府印钱不像以前那样还得锻造钱币那么麻烦,现在甚至连纸都不用,只用计算机在账单上多加几个零就行了,美国政府现在不仅仅是国库没钱,更糟的是还借了永远都还不起的钱。而到了2010年,美国的政府账面债务已经达到了14万亿,而实际上如果加上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美国政府长期债务已经达到了107万亿,我们可以看看短短的3年美国债务已经增长了多少。而美国一年的GDP也不到14万亿,这些数字意味着美国政府其实已经破产了。为了还这巨额的债务,美国只有四个选择:

   1.债务违约,宣布政府无力偿还这些债务,宣布政府破产,这样做后果很严重。

   2.削减开支,增加企业的税负,给经济来一剂猛药,会严重打击美国本已脆弱的经济,来一次休克疗法,一个巨人休克了,全世界经济也都倒下了,后果很严重。

   3.印钱,还债,造成全世界的超级通货膨胀,后果很严重。

   4.就像二战一样通过再一次世界战争输出军备,挽救美国制造业,扭转贸易逆差,后果更严重。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选项无论哪一个都会改变整个世界的经济,后果都是非常的严重,美国天量的贸易逆差已经让美国的经济成为了一个已经几乎被拉到极限的弹簧,极度扭曲的贸易不平衡就像积累的弹性势能,已经太大,此时如果放手弹簧回归平衡的力量已经足以毁灭世界经济,而如果继续往后拉无疑更会增加未来回归平衡的毁灭性的力量。而且不幸的是,从1970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个弹簧进行伸展开始,美国已经错过了太多让其回归平衡的机会,只要一发生危机,伟大的格林斯潘就降息刺激经济,试图用更强大的力量保持这个弹簧的伸展,尤其明显的时候在90年代末期的科技股票泡沫的时候,格林斯潘花了大力气降息,终于把房地产刺激起来,那么当07年房地产和金融机构倒下的时候呢,伯南克还能刺激什么?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我们数的出来的大的金融危机几乎都是从过量信贷泡沫开始,从房地产产业的倒下终结,房地产是能刺激的最后一个产业,比如日本和东南亚金融危机,当房地产都倒下的时候,还剩下什么?还能挽救经济吗?有人说可以,可以通过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挽救经济,这个人叫凯恩斯。

  

   他的理论很复杂,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我尽量简单阐述下。我们知道,在社会中,钱是流动的,大的方面来说,政府要发行的钱永远都是通过银行,在中国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所以,要找钱,得找银行,而钱怎么到社会中呢,是通过借贷,而借贷资本是需要付出利息的,当经济好的时候,企业认为通过贷款进行投资的收入会大于利息的时候,企业就有借贷的意愿,就会大量借贷进行投资,购买生产资料,让整个经济活跃起来,而经济不好的时候呢,企业认为无论做什么投资,收入都会小于利息,那么借贷投资就会亏钱,那么就不会去进行投资活动,整个经济就会萎靡不振。基于这个理论,凯恩斯认为,经济不好的时候,要刺激经济,让企业有借贷的意愿,就必须让企业收入大于利息,如果我们让利息降到零,让资本是无价的,那么企业只要有收入,就都是大于零的,企业就会有借贷的意愿,这样就刺激了经济,这个是凯恩斯理论的货币政策,而格林斯潘的长期超低利率就是从这里而来。而如果经济差到即使利率为零,甚至是负利率,企业的收入还是负的,依然没有借贷的意愿,钱在银行里借不出去,无法流动到社会里,就会产生通货紧缩,这时凯恩斯认为就必须由政府来担起最后借款人这一重任,由政府来借钱进行主动投资,建个大桥啊,修个路啊什么的,甚至是政府雇人挖个坑,然后再把这个坑填了,给那个人工资,这样钱不就借出去在社会中流动了吗,人们有钱了不就进行消费了吗,工厂因为人们消费增加不就开工干活了吗,经济不就盘活了吗,这个叫做政府的财政政策。

   那么这个政策有用吗?能拯救美国吗?我们再一次翻开历史书,看看凯恩斯理论实践两个活生生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美国1929年的大萧条,美国的股市由于泡沫大跌了80%,经济陷入衰退,这时,罗斯福上台了,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完全采用了凯恩斯理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兴土木,修了大量的公路,机场,和桥梁,按教科书的说法就因此让美国走出了困境。而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1930年左右的美国失业率是16%,10年之后,到了二战之前,失业率提高到17%,失业率更严重了,经济依然处在衰退中。那么当年美国到底是怎么走出萧条的呢?答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通过阅读各种历史书籍,我们可以看到,希特勒的上台和罗斯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战后的德国由于战争赔款数额巨大,就通过印钱还债这种方式造成了国内恶性通货膨胀,动荡之中希特勒上台,不仅拿到了美国的经济援助,还通过美国和英法两国进行协商,暂时免除了大量对于德国一战的战争赔款,把一大块工业区还给了德国,甚至让苏联给希特勒培养军官。可以说,希特勒是美国一手造就的战争机器。那么结果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法国沦陷,而当时是世界中心的英国因为战争需要战略物资而付出了大量的军费开支,向美国借了巨款。最终,英国从世界第一大债权国变成了世界第一大债务国,而美国顶替英国成了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英国本土由于被德国轰炸一片狼藉,工业损失殆尽,又欠下巨大的战争债务,政府的财政措施受到牵制,政治经济影响力也一落千丈,殖民地纷纷独立。一个日不落帝国就这样日落东山。而反观美国,不景气的制造业由于战争重新焕发了活力,美国本土也从未收到打击,工业发展,科技创新,人人都有工作,人人的都在不停创造产品来让英国人买单,再加上手持英国的债务加以要挟,美国终于取代英国站到了世界的巅峰。这,才是美国摆脱大萧条崛起的原因。至于为什么罗斯福新政不起作用,以致整整十年都没有走出萧条,我会在下一个日本的例子里加以说明。

   在讲日本的例子之前,我还得讲一个概念,叫“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个概念是日本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提出来的。对凯恩斯理论在日本运用的失败有着很好的解释。我们还是用尽量简单的例子来举例说明。在凯恩斯理论中,当采取财政政策通过挖坑填坑来把钱从银行贷出去给个人让个人进行消费和投资,就可以让钱流动起来的假设是考虑的不周全的。比如一个人他的资产只有100块钱,他用了3成的首付花了80块钱买了一套267块钱的房子,欠了银行187块钱,自己只剩下20块钱。当房价跌到了只剩80块钱的时候,这个人资产只有20+80=100块钱,而负债却有187块钱,理论上来讲这个人已经资不抵债,欠下了87块钱,破产了,作为一个企业来讲,就该关门大吉。当由政府施行财政政策来让这个人有10块钱工资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把钱拿去消费或者投资,而是尽快的还钱,来改变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早日走出理论破产的窘境,而对于企业是一样的道理。这些好不容易由政府贷出来的钱又回到了银行无法流动出去,通货紧缩的继续肆虐。而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日本和1929年的美国,这也是罗斯福新政不起作用的原因。

  

   第二个例子,日本!!1980年的日本如日中天,是全世界的楷模,吃苦耐劳的工人,创新优质的高科技产品,把民族精神发挥到极致的日本人创造了经济奇迹,无数的荣誉,赞美让日本人昏了头,股票,地产一飞冲天,泡沫鼎盛时东京一个城市的地价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但是随着泡沫的破灭,东京房价跌了将近90%,如上文所说,几乎日本所有大的企业和银行理论上都已经破产。此时,在美国的建议下,日本在利率降为零的情况下,也采取了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按郎咸平的话,就是一条八条车道宽的马路通向海边,到尽头发现只有一个卖纪念品的小商店,可见财政政策力度之大,日本政府因为付出的债务代价居然达到了GDP的200%,也就是说即使是免除日本政府一半的债务,日本政府理论上也破产了。而结果呢,这些企业和银行由于负债太多,急于去改变负债表,政府不停给他们输血的钱仍然回到了银行,银行钱越来越多,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少,经济陷入螺旋式的下探,日本经历了20年的通货紧缩,20年的经济衰退,直到现在,仍未恢复。。

  

   泡沫的破灭造就了日本众多的所谓僵尸银行,僵尸企业。什么意思,就是这些企业,这些银行已经太大而不能倒了,如果倒了,国家经济系统就彻底崩溃了。所以,国家需要不停地向这些企业和银行输血,让它们喝纳税人的血活下去,它们成了僵尸。

  

   结论:在泡沫破灭,金融危机到来时,当资产负债表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是,降息也就是货币政策确实可以刺激经济,而政府的财政政策理论上或许也可以挽救经济,虽然在上述例子都没有成功,但是当负债表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至少在19世纪最重大的两次危机面前,财政政策也无能为力,无论如何也得陷入一场衰退。

   好了,回到美国。如今美国和当年的日本类似吗?不,我觉得甚至更糟。

   不错,日本已经进入资产负债表衰退了,日本企业,银行,甚至政府必须靠纳税人输血才能生存。但是它至少还在输出产品,还是除了中国第二大贸易顺差国,还能够挣钱。就像一个病人,一边在注射营养液,一边劳动创造价值还债,而且更幸运的是这些营养液就是在日本本地产的(日本政府的国债绝大部分都是由日本人持有的),这个病人接受营养液的同时至少自己还在造血,所以本质上来说,日本不算是僵尸,僵尸没有造血功能,理论上或许总会有一天这个病人会还清自己的债务,重新站起来。

   美国呢,制造业外包了,股市倒下了,房产倒下了,07年唯一引以为豪的金融业也变成了太大而不能倒,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已经被证明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除了超强的军备和高科技。美国还剩下些什么?世界第一的贸易逆差让美国借债度日,就像一个僵尸不停的喝着全世界的血,而自己根本没有任何造血功能。如果中国或者其他国家随时拔掉它的这根营养管,它靠什么活下去。混乱的社会让这个僵尸异常暴躁,而强大的军备与尖端科技犹如给了它发达的四肢,一个暴躁的四肢发达的僵尸会不会让人很恐怖,这无疑是一种危险的组合,你有没有回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么发生的。

   而美国领导人呢,伯南克已经把货币政策运用到极致了,利息已经不能再低了,就差直升机撒钱了,经济增长还是令人困惑的慢,而奥巴马呢,战争军费开支和福利开支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政府负债表,先不说现在实行财政政策有没有用,问题是根本就实行不了,美国政府有债务上限啊,还有共和党逼你削减开支,你如何实施财政政策,你想建个高铁拉动下经济对不起,没钱。凯恩斯理论中对于国家的负债过大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增加富人的税,但是共和党说了,加税不可能,那怎么办呢,退后退休年龄,减少福利,人民担心老年生活了,怎么办,存钱,又形成了合成谬误,钱又在回到银行了,企业不愿意贷款,房价也刺激不上去,没人贷款了,靠国家贷款吗?美国政府又有债务上限借不出来,钱又无法流动了。没办法只有提高债务上限,但又有什么用呢。就像一个人没有工作的人,用信用卡还信用卡一样,你的信用是有额度限制的,提高信用额度也只是让问题更严重,迟早有一天银行会不借给你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凯恩斯理论根本无法实施,而即使是实施了,上文也证明,面对这种衰退,几乎也是无能为力。即使美国这些僵尸企业真的完成了资产负债表的修复了,你又如何创造工作机会。有本书叫做《世界是平的》,我们可以看到开放的世界让工作机会总是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方流动,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电话向地球另一端的印度人交谈订购24小时外卖披萨,你能相信这样的事情吗,你如何和它们竞争,他们要求的薪水是美国人的十分之一或者更少。你说美国有科技创新啊!你指望美国每个人都去搞高精尖科技?是的,苹果这样的企业是非常优秀的,你知道苹果创造的就业机会有多少在亚洲吗?是的,苹果赚取了大部分的钱,那也只是让美国少部分的富人更富。穷人呢?你不能指望美国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赚取剩余价值比较高的那一部分。

   历史的经验表明,由于自身经济的泡沫破灭时产生的冲击,酿成了1929年美国大萧条,由于战争赔款,一战后的德国由于欠下的巨额债务也走向了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崩溃。而现在的美国呢,不仅仅泡沫破灭,也欠下了还不起的钱。任何一个条件都是致命的,更何况双管齐下。

   同样的,欧洲几乎面临着和美国一样的问题,欧元的自身的缺陷已经讨论过了,我们还可以看到欧洲的战略军事扩张和养老福利制度几乎和美国如出一辙。欧猪五国,希腊已经不用讨论了。西班牙呢,失业率现在是20%!!美国现在9%的失业率社会已经很难承受,西班牙把这个数字翻了一倍。整个欧元区呢,失业率是9.9%。比美国还高。意大利的国债收益已经达到了6%。面对这么高的利息政府怎么办呢?答案是,印钱,欧洲央行不得不出资购买这些国家的债券,提供无息贷款,允许延后偿债云云,就连谨慎的欧洲人也在和美国人用一样的招数。大家都不用去上班了,没钱的时候印钱就行了。这符合常理吗?再把常识经济学搬出来。

   关于贫穷,有两种解释:

   A.缺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和稀缺,很昂贵,不容易获得,为了摆脱贫困,我们需要更勤奋的工作,储蓄和投资,以生产出更多更好更便宜的物品。

   B.问题不在于物品的稀缺,在于货币的稀缺性。只要政府不停的引发钞票,大家就都成了百万千万亿万富翁了,就实现共同富裕了。

   你应该选择哪一个很明显。好了写到这里又要开始义愤填膺一下了。

  

   美国消费占GDP的70%,政府说了,印钱刺激消费,拉动GDP。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家庭,你听说过哪个家庭通过花钱消费致富没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来方便人们交换物品,促进经济发展。如果你用电脑随便就在1后面加0就创造货币了这种货币请问与什么等价了?美元就是由美国的政府税收作保证的等价物,现在你政府都要关门破产了,你已经提前预支了N年的美国人的劳动生产力,这种无限量供应的美元和白条有什么区别。白条至少还是一张纸,美元就是屏幕上一个数字。又不得不提到***,哎,悲哀。我以前真的觉得,***之所以要这样做背后是有政治考量和利益权衡的,***领导政治斗争那么激烈,能看不透这些?结果我有一次看了一个一虎一席谈的节目,里面有***领导发言,我觉得真的TMD是一派胡言,要么是真不懂,要么就是装不懂,干的全是鱼肉百姓的事情,还有点良心没有。我们消耗资源,付出劳动,破坏环境造出的产品,恭恭敬敬的送到大洋彼岸,换回狗屁不是的东西。外汇局说了,国家外汇不是老百姓的财产,你都忘了这是人民共和国啊,那是谁的?是***领导的?说企业挣得的外汇已经兑成人民币给企业了,那我问你你兑了这么多的外汇造成的通货膨胀给人民造成的损失怎么算。外汇局说了,外汇盘子太大,只有美债才能有这个容量,明知美债会贬值还在继续购买,这TMD是神马逻辑,明知道这个投资会亏钱,还继续投,愿意亏钱,喜欢亏钱,劳动人民的钱太多了,领导烧钱已经烧不完了,还得找个地方倒,这个地方还不能太小,只有美债这个太平洋足够大,不然怎么倒的完啊。外汇局又说了,如果去购买大宗商品的话,池子太小,容不下这么大的外汇储备,意思是这个时候买大宗商品价格太低,一下就买完了,剩下的钱还能怎么花,再等等,等大宗商品价格涨上天了,我们再买,一下钱就花完了,多好啊。我真TMD无语,你就不能用外汇买点石油啊,铁矿石啊这种实实在在有用的东西再廉价卖给国内促进下经济发展,降低下国内通胀压力吗?相反,我奇怪的是我们挖出来的石油卖到国内贵,出口国外怎么就这么便宜呢,我家大门常打开,想拿什么随你,党恩重如山啊!!

   不好意思又跑题了,继续上面的话题。

   其实这些过量的信贷,天量的债务,的的确确和现在的信用货币体系有关系,现在的这种信用货币体系确实已经极度不平衡,目前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我们已经站在了大国兴衰的最后一个阶段上面,事实上,历史早已证明,信用货币生存的几率根本就是零,而今天,全球的货币通通都是信用货币,当信用货币失去作用的时候,人们会去持有什么?有一条很古老的建议:千万记得要讲财产的10%用来购买黄金,并且祈祷这个投资仓位永远不会产生绩效。这是风风雨雨几千年,信用货币和真金白银的起起伏伏,反反复复的斗争中总结的经验。即使是瑞郎和日元这种避险货币,我们可以看到瑞士和日本政府也在积极干预汇市,大印钞票,努力让自己的货币贬值。

   遗憾的是, 经过了信用货币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早已没有了这个概念,因为我们仅仅凭借我们生命这短短的几十年来看待这个世界,认为货币就是应该是信用货币,这是一种偏见。信用货币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而黄金白银作为货币已经上千年,现在已经倒了逆转的时候了。

   请你试想一下在你的周围,到底多少人的资产配置中有贵金属。那么当类似美元这种信用货币崩溃的时候,全世界的储备资产会向哪里转移。人类历史上已经不止一次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这一次的逆转,会让历史上所有的事情相形见拙: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所有国家都用的信用货币,而且由于紧密联系在一起,现在已经一起显示出了疲态。

  

   其实这种逆转早就开始了,但是还没有形成我们可以确定的趋势,但是07年金融危机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预示着这种趋势已经可以确定,从此将一去不回头了。那么,接下来的十年,将会是很刺激的十年,也会是很动荡的十年。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全世界所有国家的社会矛盾都已经相当尖锐。许多西方国家都推后了退休年龄,削减养老金,改变社会福利,紧缩经济,并且印钱。经济下滑与通胀高企让民众无法忍受,让富人更富,让穷人更穷,社会分化越来越大,中产阶级将会越来越艰难。而现在你只能做出选择,富有或者贫穷。

   如果你选择富有,还有更让你兴奋的事情,所有的逆转都会有一个反向的自我强化的过程,这就是是索罗斯的反射性理论,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已经用他一生证明了这一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拜读下,我个人确实很崇拜他。怎么理解呢,简单地说就是当被拉到极限的弹簧以超强的动量回到弹性中立位的时候,不可能马上就停下来,必将向反方向来一个自我强化再次用弹性势能来消耗这些积累的动能,周期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说回到中立位都会让贵金属的价格暴涨,那么这个自我强化过程无疑会让其价格坐上火箭。

   又一个轮回开始了,弹簧即将反方向运动,你还在等待什么。历史的光辉已经照亮了明天,投资明天的光明,还是坐下等待黑暗降临。

   其实,我们最应该投资的是自己,知识,健康,感情。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幸福的人生,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