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参加工作最该做什么?——职场新人ABC之一


 

 

对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说来,走入职场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的起点,作为一名职场新人,该如何顺利地度过这段日子,为自己以后漫长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呢?这里给各位年轻朋友提供几点提示作为参考。

适应环境。职场环境与大家以往熟悉的校园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根本点就是校园中的你是被服务的对象,这里的学习生活是今后职业人生的准备阶段。因此,在校园中师生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较为单纯,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校园与职场之间的区别在于,校园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来充实自己,是个吸纳、充电的自我发育过程;而职场却是高度开放的,其面临的各种关系是非常复杂交织的。所以,一个新人进入职场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就是,努力熟悉和适应企业的内外环境。在接触很多年轻朋友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刚来报到没几天,感觉很不好,这里的环境和自己的想象相距太大,不是我想要的,领导脾气大,经常发火训人,同事也不热情,总指使新人干这干那的,感觉学不到东西,实在不想在这里再呆下去了。”显然,这是典型的“大小姐、公子哥”的心理,以这样的姿态自然是无法成功进入“职场新人”这一特定角色的。对于现在的80后、90后说来,职场是个人奉献职业价值的天地,即便是初来乍到的新人,也别想有谁会特别关照你,更不用想获得在父母那里的宠爱和迁就。要在职场赢得别人的尊重,只能是尽快地进入角色,在岗位上体现出自己的职业价值才行。而要做到这一点,尽快地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搞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则是一切的前提。

调整心态。到了单位去上班,心态的调整很重要,职场是个尊重历史的场合,论资排辈是很自然的状态。既然是刚来的新人,自然要将心态尽量调低,忘掉你的名校出身,别期待同事会因为你的学历而对你有哪怕一点点的羡慕。到了职场,你以往的积累都归零了,要从头学起。有了这样的平和心态,领导和同事才会愿意接受你,如果你再表现得很勤快,很有服务领导乃至同事的主动性,嘴上的称谓语气很恭敬,表现出很强的尊重和学习欲望。即便看似很简单的事情也千万别想当然,而是多请教,不耻下问,你自然就会赢得环境的接纳,从而为自己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一个好的基础。这样的表现当然要有足够的真诚,不能显得有些不情愿,甚至有些虚假,那就弄巧成拙了。这其中的关键还是心态的认真调整到位,很多年轻朋友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可能并不容易。因为至少在表面上,你与那些同事之间可能是有些反差的,你的教育背景、学识谈吐可能的确有些功力,但这真的不能构成你自傲的理由。即便是那些在学历等方面的条件不如你的同事,因为人家的职场经验比你丰富,对岗位职责的理解,对企业环境的熟悉程度都要比你更深入,因此对他们的尊重是完全必要的,也是保证以后能快速融入团队氛围的重要前提。

理解岗位。新人职业价值的实现载体就是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每个单位的岗位种类都很多,很多年轻人在选择岗位的时候,往往陷入注重表面光鲜的误区,这是应该注意避免的。岗位的选择对于新人的成长的确很重要,而衡量一个岗位的价值却切忌仅看表面的浅薄虚荣。新人到岗,开始接触的岗位,往往是很低端、很普通,甚至是很琐碎又看似平庸的岗位,如果你因此就感到心中不快,以为是大才小用了,那就真的错了。比如很多公司的前台岗位,往往是新人入职的第一站,这个岗位的确低端而又普通,但其工作内容却是很有意义的,无论是接待来访,还是电话转接、邮件收发,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在处理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中,你无形中接触到了公司的方方面面,了解了各部门的分工、各岗位的职责,如果你的工作很得体而称职,自然会是个良好的职业生涯的开始。因此,珍惜每一个岗位上的工作机会,用心理解和感受岗位的意义和职责,是职业成长的必须。

认准师傅。认师带徒,这是旧时手工作坊的职业惯例,尽管在现代职场中,已经很少讲这些传统规范了。但从职业成长规律的角度上说,认准师傅这一点并没有过时,甚至是应该着重强调的一条成长捷径。职场中的竞争无所不在,而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当然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新人的学历背景并非等同于职业技能,这其中的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得,只有让自己尽快掌握各种应用性的职业技能,胜任岗位、履行职责才不至于成为空话。这样的学习过程没有现成的教科书,最实用的办法就是认师傅,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如果你了解到本单位相关专业技能的精英归属,那就要诚恳求教,拜师学艺。俗话说的好:名师出高徒。如果能在各种专业技能方面分别拜了几位师傅,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基础也就打下了,这对于今后的职业成长无疑是好处多多的。当然,在选择拜师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于功利了,其中的真诚、用心和刻苦是最重要的。有了师傅的引领,收益无疑是多方面的,不仅在专业技能上功夫精到,还可在适应企业环境、丰富人脉积累、资源分享等方面,有许多意外的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