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次政府真的再大规模投资建设,经济将会怎么变化呢?2009年——2011年的火爆场面能再重演吗?
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2009年经济刺激以后。中国经济究竟是怎么变化的:
1、大规模基础建设,导致建筑行业出现新的供不应求,并导致相关投资建设大幅增加,并产生连锁投资和循环强化需求的出现。
2009年的经济刺激的目的,实际是以投资基础建设增长代替出口和消费的相对下滑。由于,投资与出口和消费导致的上游需求的不同,投资导致相关部分行业新的供不应求。
比如,基础建设主要的需要是:钢材、水泥、工程机械。大量的基础建设导致这些需求突然大幅增加,这些需求远远高于2009年以前的增长,并导致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在高利润和旺盛的需求下,而新的生产工程机械的厂房不断建设反过来又增加对工程机械的需求,建设投资过度快速增长导致的连锁投资和循环强化需求的出现。工程机械产能不断扩张,相应的投资不断增加。而工程机械需求的增加和大量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又增加对钢材的需求,进而强化了本来就大幅增加的钢材需求,导致钢材市场也出现供不应求
建设投资大量增加——相关钢材、水泥、工程机械出现供不应求——相关产能扩张——导致对钢材、水泥、工程机械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产能需求进一步增加—— 形成需求和投资的强化和循环 直到最后基本平衡。
比如:4万亿的建设投资,可能带动了2万亿的钢厂、水泥厂、工程机械生产厂及其上游相关产能的扩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2009年投资之所以能带动经济大幅增加,主要是2009年的大规模投资是在以前相对低的投资基础上突然增加,导致相应产能出现供不应求并形成连锁投资所带动。
但是,今天呢?如果我们现在继续刺激经济呢?即使我们刺激经济的规模和2009年一样大,但是,由于市场产能扩张已经到位。这次不会再出现连锁投资和循环需求了。所以对经济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我一直说的,再次投资建设边际效益不断递减的原因。
2、2009——2011年的投资远远大于最初计划的4万亿,因为地方政府实际投资远远大于最初的计划。在地方政府财政和土地收入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居然债务也同时快速增加到10万亿。可见地方政府在这3年中投入了多少钱。
3、2009年为了刺激房地产,除了对房地产按揭贷款利息大幅下降以外,同时大幅降低首付比例。加上地方政府的推波助澜。最后导致房地产建设大规模的扩张。
4、政府出台各种政策,刺激消费。比如,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免等。导致消费的快速增加,并引起连锁的投资和需求的增加。
这些措施不仅导致需求得到快速增加,甚至还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比如:汽车出现价格上涨,甚至没有现货,需要提前几个月预订。
供不应求加上价格上涨,必定导致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新的连锁投资又出现了。我这几年在四川很多地方都看见大量新建的汽车配件和生产基地出现。
5、2009年G20峰会以后,全世界主要国家一起刺激经济,规模空前绝后。导致我们的出口短期内快速恢复,甚至超过了2008年危机以前的水平。
6、资产价格上涨导致的名义财富的增加,进而短期内促进了消费能力的增加。
7、大量投资和经济刺激导致需求增加,进而加剧了农民工的紧缺,推高了农民工工资的上涨。相应的提高了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
8、经济刺激导致的通胀,加上货币宽松。导致经济中充满大量的投机,投机需求短期内也形成实实在在的需求,进而加剧供不应求,进而推动经济短期非理性的上涨。
由于美国在2009——2011年的不断的释放美元,加上中国经济刺激导致的部分行业利润高企,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中国,给中国经济刺激创造货币。使中国政府在大量增加投资的情况下,依然能保持外汇的增加和人民币汇率的坚挺。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9——2011年经济的突然逆转,并不仅仅是4万亿的投资的功劳。还包括连锁产能扩张、地方政府加大债务的疯狂投资、房地产疯狂扩张、世界经济刺激导致的出口需求快速复苏、政策优惠导致的透支未来消费、资产价格上涨导致的投机需求等。
如果我们现在再次进行经济刺激,我们经济和2009年有什么不同呢?
1、由于地方政府债务累累,这次地方政府不再可能再有上次一样的投资能力了;
2、出口不可能像上次一样快速大幅的恢复;
欧洲出现债务危机、日本债务累累、新兴国家出现明显的资本外流和泡沫开始破灭,世界已经没有再次大规模刺激的能力。虽然世界各国依然高唱要经济刺进,但却远远无法达到上次刺激的力度。所以,出口短期是不可能再次像上次一样强劲复苏。
3、房地产拉动经济的作用会不断下降;
即使这次政府再像上次一样的刺激房地产,因为在建房屋的数量、投机囤积数量都远远大于2009年以前。意思是这次房屋供应已经远远超过2009年,在房价远高于2009年情况下,和连续多年的房屋购买增加的情况下,潜在需求必定低于2009年。所以,即使房价可能出现在此疯狂,但房屋销售难以超过2009年和2010年的水平。在存量房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新建房屋的需求的增加也会相对下降。
当然,从现在政府的表态来看,也不可能会像上次一样的疯狂刺激房地产了。
4、财政刺激对消费的作用越来越弱;
至于再次用政策优惠刺激消费,效果会大打折扣了。比如;再次家电下乡,作用可能是微乎其微。再次汽车购置费优惠,作用也打不如前了。所以,长期政策优惠刺激边际效益下降会非常厉害。加上前几年的政策刺激透支了现在的很多消费,消费总体趋势必定是相对下滑趋势的;
5、收入难以大幅增加,收入增长对经济的作用就难以维持;
如果这次的经济刺激不能保持农民工的紧缺,或者经济刺激不足以保持就业率的稳定。消费增长就无法持续;
6、财富效应对经济的作用无法持续;
如果不再次出现房价的暴涨,资产价格上涨。财富效应对需求的增长作用也会减弱。现在房价上涨明显减速,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下跌趋势。财富增加要再次达到上次的幅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上次是全世界一起刺激推高大宗商品,这次中国独立刺激经济即使力度不变,也不可能再次大幅推高大宗商品的价格。因为中国的经济刺激,不可能改变世界经济下滑的趋势。
7、只要这次经济刺激的规模总量不超过上次,就不会出现连锁投资反应和循环需求的增加。投资边际效应将不断递减;
2009年——2011年,中央政府计划投资的4万亿,加上地方政府大约8万亿左右(估计)额外的疯狂投资。再加上房地产的疯狂扩张,和政策对消费刺激导致的需求增加。再加上出口快速的恢复,最少等于新增加了20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力度。
意思是只要这次经济刺激的力度不明显超过上次,那么就不会出现明显的连锁投资反应和循环需求增长。
比如:由于上次的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导致工程机械的产能大幅扩张。即使现在我们和上次一样的投资力度,工厂也能满足工程机械的需求增加。而且,由于社会中上次大规模基础建设中购买的工程机械现在很多基本还能使用,意思是即使现在和2009年一样规模的基础建设,整个社会对工程机械的需求还会远远低于上次。按工程机械平均使用5年计算,这次同样规模的基础建设。可能需要新增加的工程机械只能达到上次80%左右的水平。
比如:现在投入4万亿的基础建设,不会再产生2万亿的附加连锁投资和循环需求。意思是,投资对经济的贡献减少了三分之一(只是说明经济原理,举例估计数据)
8、在美元回流的趋势下,货币空间越来越窄;
现在美国经济已经开始逐渐自然复苏(不是经济刺激所致,我在2年前就说美国经济要好转了,因为美国是真正在给经济治病,其他国家却是给经济刺激止痛药和兴奋剂),世界翘首以待的QE3等了一年多也不见音讯(我一年前就说了美国不可能推出QE3)。加上世界其他国家经济每况日下,美元的回流已经势不可挡。这时候,如果我们再大量发行货币并进行大规模投资,必将导致资本的外流和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最后外汇的耗尽,将使我们再无力量刺激经济。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来,2009年投资之所以能带动经济大幅增加,主要是2009年的大规模投资是在以前相对低的投资基础上突然增加,导致相应产能出现供不应求并形成连锁投资所带动。
但是,今天呢?如果我们现在继续刺激经济呢?即使我们刺激经济的规模和2009年一样大,但是,由于市场产能扩张已经到位。这次不会再出现连锁投资和循环需求了。所以对经济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这就是我一直说的再次投资建设边际效益不断递减的原因。
在产能全面过剩,投资效益低下的时候强行投资。
上面的分析说明,再次经济刺激对经济带动的作用会大幅下降。甚至无法阻止经济的下滑趋势。在产能全面过剩、投资效益低下的情况下强行投资。会导致债务问题、信贷危机、长期货币信用、资产泡沫问题、经济结构扭曲问题、资源浪费问题等等不断的扩大。而且,使经济对政府投资的依赖越来越大,而且和吸毒一样,剂量需求越来越大无法自拔,不死不休。如果非要让经济问题累积到无法控制被迫崩溃。我想我有生之年恐怕再也看不见中国真正崛起的希望了!
引用:
(《通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有重要影响,凯恩斯的追随者竭力把《通论》提出的政策建议具体化,并特别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他们以 调节社会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出口、政府对货物和劳务的购买)、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为目标,提出在萧条时期要减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实行赤字预算、增发 公债、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以刺激投资和消费;在高涨时期则提高税率、控制政府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提高利率等,以遏制投资和消费。经过凯恩 斯主义者的鼓吹和影响,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把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作为政策目标,推行上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金融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在战后50~60年 代对刺激经济增长、缓和经济危机、减少失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它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财政赤字、通货膨胀有增无已,而危机和失业并未消除,终于到70年代初出现了物价高涨和大量失业并存的“滞胀”(见停滞膨胀)。对此,凯恩斯主义者既无法作出自圆其说的解释,更提不出可行的对策,连他们自己也哀叹凯恩斯理论出现了危机,需要重新加以诠释和修补。)
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已经失败过一次,连当年最坚定的凯恩斯主义者都承认凯恩斯主义最后失败了。今天,我们却成了坚定的凯恩斯主义者。
凯恩斯主义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他们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法最后是透支政府信用、加大债务制造更多产能过剩。他们是用一个更大的矛盾暂时缓解了以前的矛盾。凯恩斯主义注定是失败者。
想想,为什么美国要制造雷曼兄弟银行倒闭让美国泡沫破灭,而不是实行凯恩斯主义救助美国的经济呢?美国的精英们自己不执行凯恩斯主义,却把凯恩斯主义推荐给全世界呢?奥巴马上台时候承诺的基础建设至今还杳无音讯,美国的高铁建设呢,怎么说了好几年,最近才开始说要明年才动工呢?美国房价下降那么多美国怎么不大力救助呢?美国仅仅用了不到30亿美元刺激汽车消费1个月,很多国家却用财政补贴刺激汽车消费2年。美国知道加大债务刺激经济是饮鸩止渴,所以美国浅尝即止,我们却痛快豪饮。
在最近的国际会议上,全世界再次提起经济刺激。说的是,有能力刺激的继续刺激。这个所谓的有能力,实际是部分国家泡沫没有破灭,坏账没有显现出来。资本还没有撤离,外汇还没有大幅减少。这些国家债务问题没有暴露,外汇看起来还充足,自己感觉还有能力发行货币投资刺激经济而已。所以,泡沫提前破灭和问题提前暴露的国家反而可能得到其他国家刺激经济的好处,却把副作用留给了这些可怜的国家。实际这些国家才是问题最大的。只是聪明的国家提前暴露问题,等于疏导放水。而另一些国家却不断的掩盖问题,等于制造堰塞湖。而且还拼劲全力不断垒高、加固堰塞湖。可以想象,一旦无力再垒高、加固堰塞湖。最后堰塞湖崩溃的危害有多大!
昨天,我们刺激经济是为了救美国;今天,我们刺激经济是为了救欧洲;明天,我们陷入经济危机,谁来救我们呢?
凯恩斯主义必然失败
评论
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