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人性化的管理


 史上最牛的人性化管理

文/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胡一夫
 
 
前言: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
 
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人的怅惘迷茫是缘于缺乏目标和信心,人的自卑绝望缘于心灰意冷,人才的埋没缘于缺乏伯乐,金子不能发光缘于心灵上浮尘太多……人性化管理思想在物欲横流,唯钱是瞻的躁动世界里开了一条先河。人性化管理倡导严情结合。
 
“规矩”成“方圆”,方圆大小需看规之长和矩之宽。我们在做企业,就是要铸造一对强有力、长而宽的规矩。除了基本的生产原材料、商业机遇之外,还需要一个模型、一支团队。一个优秀的营销团队不仅要有不会轻易为人所超越的营销管理模型,更需要一支优良善战的精英团队。
 
商场如战场,要做一名常胜将军,就要有爱兵如子的情怀。以口相圈才成“团”,以耳相牵人成“队” ,团队由人组成,当以人为本,而人不因功名利禄深交,却可以意气情感相连。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公司至苛则无立。
 
人以情为重,感情就像团队的风筝线,脱离感情,团队必将栽倒在地。没有感情贯穿,企业就像一个奴隶庄园。亲情、友情、爱情、人情才构成了社会错综交杂的各种圈子和组团,深情重义才能组建钢铁团队。
 
“员工也是上帝”是人性化管理理念的本质体现。现代西方企业管理学家近期提出了一个颇具新意的观点,员工对人性化管理的需求认为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另一个是员工。美国罗森布鲁斯旅游公司更是标新立异,独树一帜,大胆提出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口号,并将其确定为企业的宗旨付诸实践,使该公司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便跻身于世界三大旅游公司的行列。
 
西方人已经意识到了员工的重要性,意识到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创造性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凝聚力的强弱深刻影响着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员工队伍的稳定可以说是效益稳定的一块基石。
 
著名中高层管理培训专家胡一夫(欢迎预定中高层管理培训课程:13733156404 )认为频繁的进进出出,实际上付出最大机会成本的,还是企业,或者说,员工有可能找到一家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而企业要是不内在地包蕴着重视员工的理念,那它就永远也不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员工。
 
员工需要激励,这种激励一方面当然是精神上的,但物质激励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能发挥更直接的作用。企业有时候过高地估计了员工的思想境界,认为员工提出福利待遇方面的要求是过分的,这无疑是戴着“老眼镜”在看新问题。
 
摆正了企业与员工的位置,才有人性化管理可言。人性化管理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将人当人看。先有将员工当人看,才有将员工当上帝看。管理者如果在一般员工面前缺乏平等意识,不给予员工关怀、理解,让员工参与企业的管理,而是对员工不屑一顾,这种企业就会缺乏凝聚力,缺少形成合力的基础。当然,说管理者与一般员工的平等并非要求二者什么都一样,重要的是要有平等意识,要尊重员工,将员工当回事。
 
对员工最好的奖赏莫过于重用员工。独具慧眼的领导往往不是等到员工具备各种能力时才去用他,而是只要他具备基本素质,就给他职位、责任、压力,让他在管理实践中磨炼,在磨炼中展示各种潜能,提高管理技能。
 
在人才们干出惊天动地的事情之前,他们多与常人相差无几,但只要一有合适的机会,他们就会一鸣惊人。所以,领导如何发现人才、使用人才、不光影响到个人成长,更会关系到组织的发展。不能否认,错用一个员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对于企业,如果员工感受不到管理机制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看不到自己的发展前途,那这个企业也就毫无发展前景而言。这种企业如果不加以全面改造或彻底修整,就会陷入深重的危机而难以自拔。
 
胡一夫老师表示人性化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人性化管理不是人情化管理,有人情并非彼彼此此皆人情。
但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者讲人情,把人当人看。
 
二,人性化管理讲求信任,信任而不放任,人性而不任性。
“疑人则不用,用人则不疑,信人而留人,留人而聚人,聚人而成伍,聚伍而成业”。
 
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勤于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方能保持久盛不衰。
 
四,人性化管理追求企业与员工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