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一个地方政府都是凯恩斯主义政策的爱好者,导致中国一不小心成为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最大实践者。过去几年间,国内将凯恩斯主义政策用到了极致,虽然表面上看,财政投入并未大得惊人,但“货币财政化”或者“信贷财政化”效应巨大,这显然是货币政策配合的结果。衍生出来的问题,包括政府融资平台风险积聚,资产价格飞涨,金融资产膨胀,产能过剩,实业异常艰难。
过去三四年中,许多学者不断抨击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效应之“恶”。而在公众中,通过货币放水、信贷财政化方式进行投资促经济增长方式是错误的也达成高度共识。而现实条件下,中国也确实没有这样的家底继续走大规模“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路径。
当一个理论效应用到极致时,必须寻找不同的路径和方法。
对新一届政府,很多人都赋予了期待。期待的原因是,人们希望改变。需要改变的原因是,今天和昨天很多不一样了,人们太需要改变了。
国家起码暂时不会太考虑刺激经济提振就业率以维稳。少来点强心剂,不会死人。这虎狼之药吃了好几年,要停。更重要的是,星空大师温家宝这十年来,为一次嗨个够,吃了太多的春药,尼玛的,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害惨了中国老百姓,也给新一届政府留下一个大烂摊子。现在中堂李大人接手这摊子,再不想办法,只怕中国经济精尽而亡的责任,最后全算在他头上,他当然不干,无论如何要想办法先挤掉这个脓包。
大国多磨难,中国出了个星空大师当总理,把中国掏空了,浮肿了,我们只能指望李中堂能中兴一下。
当国务院新总理入阁之时,不管是传统供给学派或者新供给学派等开始了空前造势呐喊,他们抨击凯恩斯主义的穷途末路,试图寻找到经济转型的良方。并不断翻新和完善其经济主张。
市场理解,新政府有了一套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路线图,央行对待流动性问题的态度就是新政府的一个小测试,这个新的路线图是什么,外界并不清晰。但这不妨碍外界进行更多的猜测:可能包括土地确权,淘汰落后产能,金融去杠杆化,利率市场化,垄断领域开放,简政放权,甚至还有国企重启改革。
但不管怎么样,市场都读出了一个信号,新政可能要告别凯恩斯主义!这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提振信心的信号,也许过些时间人们才能看到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但现在他们就开始遥望那个转型新经济学的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