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医院给排水设计
王瑞嵚
医院建筑给排水不论在规划还是设计上,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与一般的民用建筑,如楼堂馆所、宾馆饭店等,有着很多差异和不同。当前,全国各地医院改扩建正在进行,针对医院建筑给排水的设计规划,业界建筑师有哪些想法、建议?他们在思考什么呢?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元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建筑一所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廖耀青先生(以下简称廖耀青)。
1 国标《医院排放污水余氯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暂行)实施操作起来有难度
据了解,为了医院污水排放余氯自动监测系统规范性建设,以及余氯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颁发了关于印发《医院排放污水余氯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技术要求》(暂行)的通知。在执行操作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呢?廖耀青告诉记者:“我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很多难点:第一、管理起来有难度。在线监测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有难度。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有上百家医院,是分区分片定时巡检,还是即时观测?这里面还有个流量问题。流量小时能观测,流量大时能观测吗?是不是通过监测,把医院里所有的排水管道都管理起来呢?还有人提出分类管理,这问题就更复杂了。医院里科室类别很多,有检验、病理性化验,还有放射性污水,再往下分还有解剖室、洗衣房、太平间等等。若医院建筑科室比较集中还好点,如果医院建筑面积比较宽,摊子比较大。那么这套系统就会做得非常复杂,工程实现起来也非常困难。第二、如何监测?现在积累的方法是集中到一个口去监测。但有几个局部的,比如说放射性水,和强酸强碱水就要单独处理后,才能进这个口。这些东西到目前为止,还没形成流量,量不是很大,但的确有污染。第三、哪些医院适合装?大中型医院肯定没问题。小医院和卫生保健中心装吗?关键是效果。”
2 设计
2.1 给水
2.1.1 给水系统
医院里的水一般分两大水系,一类叫建筑给排水,这类水和一般民用建筑里的水要求一样。
另一类水是医疗用水,水质要求比较特殊。对此廖耀青说:“第一、我们在做建筑时,在给水这块首先是把市政用水引过来,以满足医院的生活用水。另外要做的是,医疗专业用水的配置。这种水和市政生活用水性质不一样,是专业用水,如医院的透析用水、理化用的粗盐水、还有离子水、去离子水等。在使用时,必须对市政用水作二次处理,以达到相关专业技术要求。
第二、手术室和透析室应做双水源设置。因为一旦医院的医疗用水发生故障,特别是透析室和手术室,就会给病人带来危险。双水源在工程设计里要求两路水;然而,就实际来讲,水还是流动的好,总用A管水,而把B管水处于备用状态,那B管水就是死水。一旦A管突然停水,再用B管水时,B管里的水的状况就很糟糕。
第三、医疗用水必须按医疗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去做,必须让专业医疗用水公司去做,而不能让一般的建筑给排水公司做。因为专业医疗用水公司对防护很清楚,也会做得比较到位。如透析用水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水温高了或低了,病人都受不了;还有水里的含盐量也要求适度。
第四、医院的每个科室的医疗用水,都应有相应的特殊要求。但现实情况却不一样,如,牙科对用水的要求就比较模糊。有的地方用软化水,有的地方用自来水,这都不规范。其实,水温也应当有相应的要求。另外医院的化验室、解剖室、病理分析室等等,用水点特别多,它们用的水,要求更特别:在切割病样时,水温不能高,一高,蛋白质就凝固了。这些用水点各不一样,但目前并没有标准去规范,这是一个空白点。鉴于此,国家有关部门,有必要针对医院相关部门的各类医疗用水,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
2.1.2 小型医院供热水,宜用点加热方式
小型医院供热水和大型医院不同。廖耀青说:“大型医院必须用热水循环系统,因为大医院人多,用水的人也多。而小型医院若用热水循环系统,就比较浪费,晚上不用时系统还在循环。因此小型医院宜用电加热,比如在龙头边加个电热水器,这样做不耗能。”
2.1.3 军团菌与管道和温度
军团菌在特定的温度下滋生得比较快。要控制它,控制温度很重要。廖耀青认为:“军团菌在36℃开始繁殖,50℃以后开始死亡。因此,医院热水系统,我们一般控制在60℃,但往往出现的问题又与水质有关。如果这个地区的水质比较硬,那么整个管路系统就容易结垢,这是个很麻烦的事。当然,要是水质软的话,水里碳酸钙、镁离子少的话,这个问题就比较小。我认为:军团菌的繁殖还与热水管道有关。如果热水管道通过某个发霉管道或通气条件非常不好的区域时,外部的污染就有可能进去。另外,军团菌还和空调有关。空调的缝管如果长期不清洗,就容易产生细菌。我们现在做工程时,经常发现盲管。如果一根大的环管,中间出现三个支,而且其中的一个支管比较长,并长时间不用水,这时候不要说军团菌,就是水质都出现变化了。在设计时,这种盲管要尽可能避免或减少。”
3 排水
3.1 台盆
现代医院卫生洁具设备很重要,第一是好搞卫生,第二是边角、死角少。廖耀青说:“我们在工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最基本的问题是洗脸盆。现在的宾馆医院很多地方都用台盆。其实台盆并不好搞卫生,因为底下有个暗槽,几乎很难清理。把台面清理了,边缝、墙缝还渗水呢!”
3.2 地漏
地漏在给排水系统,特别是医院给排水里,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地漏里的水容易干,一干,各个房间的空气就串通了。有危害或有病菌的空气或臭气,就通过地漏管道串通,进入与之相通的所有房间。廖耀青说:“从实用的角度讲,地漏是越多越好;可从卫生防疫和保持房间空气清新的角度讲,还是越少越好。我们在做地漏时,尽量减少地漏的数量。但有了洗脸盆就有个存水弯,洗脸盆若经常不用,存水弯就会干。医院里的脸盆很多,如果一个诊室几天不用,它就容易干。国标里提出水缝尺寸不能小于5厘米,目前市场里都是5厘米,再高的没有。我们在做时讲两级水分;第一级上面一个地漏存水,底下再做一个存水,叫两级存水。但在特殊区如手术室,我们在做地漏时,就做成密闭的。不用时把它封死,用时再打开。另外还有涮水槽,涮水槽底下都是存水弯,如果这个涮水槽不经常用,就会干掉。也会形成一个气流空间,这个气流和污水系统相连。因此,解决办法就是做成存水弯,或可调节密闭型。”
3.3 通气系统
医院是个特殊的地方,病房、门诊大厅、手术室、化验室、走廊、卫生间里的空气都需要经常排出混浊的、有病菌的空气,并切换进新鲜空气,来保证不发生交叉感染。因此,通气系统在医院的给排水建设里,也是很重要的。廖耀青说:“通气系统的设置和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转很有关系。通气系统有两种安装方法,一种是顶通,另一种是侧通。据我们所了解;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顶通,即直接把通气管道通到屋顶上面去,直接排。这样做既是管道口大一些,也花不了多少钱。”
廖耀青简介:中元国际工程设计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完成北大医院、湘雅医院、西安交大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几十项工程的方案、设计工作。参与卫生部03年医院发展规划工作。发表多篇关于节能节水分析论文、医院设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