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院建造需科学、人性、标准
王瑞嵚
在传染病院的规划、设计、选址上,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标准,国外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少。那么,传染病院应该如何建设才能做到:科学化、人性化、经济省钱,又与国家相应规范标准相符呢?传染性隔离病房单体设计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师周秋琴女士(以下简称周秋琴)。
传染病院选址不要离城市太远
SARS期间,全国各地建造了一些传染病院,当时人们对SARS很恐怖,把它当作以前的麻风病了。人们的理念就是:传染病院的选址一定要离城市很远才行。现在看来,其实SARS并不可怕,关键是人们能否用科学的观念理性地看待传染病。
周秋琴对记者说:“传染病院的选址,不要离城市太远。因为城里的传染病发生后,往往综合医院传染科解决不了,要转到传染病院去。如果传染病院建在城外,和城市相隔几十公里,就会影响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传染病院的整体选址可在城市郊区,也可在城里;关键是要相对独立。传染病房应设在基地的下风向,不能对周边建筑和周边居民干扰太大。在传染病院的隔离病房周围,要考虑设置绿化的隔离带。” “对于我们建筑设计师来说,在总体设计时要考虑人性化问题。我不主张把传染病医院隔离的很远,这不是主要的问题。关键是设计的部位以及和传染病院相邻的周边环境,是否处理正确。”
传染病房建筑的间距要有度
传染病房建筑之间以及与其他建筑的间距应是多少?目前业界尚无标准答案。在SARS流行期间,卫生部有一些临时规定,要求30米~40米。这在城市用地资源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实行起来很困难。那么,合理的间距应是多少呢?
周秋琴说:“传染病建筑卫生间距的确定是否需要考虑各类病菌在空气扩散传播衰减而达到的安全距离,须科学实验论证,由于传染病院严格的消毒隔离和污水处理以及空调的回风系统过滤消毒后排放,这些都是减少空气传播的有效措施。因此一般情况下,主要考虑是满足日照和防火间距。”“在传染病诊断治疗过程中,首要是重视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在SARS流行期间,广州第八人民医院和深圳东湖医院是重灾区的二个传染病医院地处市中心,周边相邻的居住建筑间距不到10M,尤其是东湖医院正在施工新病房楼,基地面积很小,医院职工宿舍施工临时工棚间距都很近,当时几十个SARS病人政治过程,医护人员、病人、周边居民没有死掉一个人。在传染病专科医院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是积极有效的。”
传染病房单体建筑设计应
严格分区 消毒隔离 医患分流 洁污分流
传染病一般分两类:消化道传染和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如:肝炎、胃肠道腹泻;呼吸道传染如肺结核、非典,还有艾滋病等。周秋琴对记者说:“传染病医院的单体平面设计是严格分区,医护区与病区之间通道为半清洁或半污染区。传染病房平面其通道为双通道或三通道,若半清洁通道端头设清洁区,即为双通道得平面设计,若半清洁通道两侧设清洁区或污染区则为三通道的平面,医护人员从清洁区进入病房前设缓冲洗手消毒等设施。传染病房的病人及医护人员出入口以及垂直交通完全分开,清洁区内设有医护人员的更衣淋浴,或二次更衣消毒等设施,病房内设独立卫生间空调系统,其送风从清洁区流向半清洁区到污染区,回风系统经过滤消毒杀菌后排放。”
SARS流行期间,在香港和内地改扩建新建传染病房,有建设标准较高单间的负压病房,其建筑门窗的密闭性以及空调气流组织要求都很高,这样投资大的传染病房不宜大量建造。
传染病医院建筑国家标准 急待制定颁布
各国对传染病院和隔离病房,因其国情不同,标准、分级也就各异。
澳大利亚《医疗设施中隔离病房分级与设计导则》把隔离病房分为S、N、A、P四级,英国《多重耐药结核病传播预防与控制标准》给出了负压病房的标准,日本《医院空调设备设计和管理指南》把隔离病房分为传染性隔离病房和保护性隔离病房,美国《医院和护理设施设计与建设导则》把病房分为普通病房、空气途径传染的隔离病房、保护病房。目前国外比较权威的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994年制定的《卫生设施中预防结核菌传染准则》;再有,就是世界卫生组织WHO2003年4月修订的《医院SARS感染控制导则》。国内的相关标准如2003年建设部、卫生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防“非典”确保安全使用的应急管理措施》,卫生部《收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医院建筑设计要则》等涉及到隔离病房。2004年国家颁布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讨论草稿),但至今未能定稿正式发布。《传染病医院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草稿,还在起草当中。
周秋琴对此很担忧。她说:“综合医院有建筑设计标准和规范,传染病医院的标准也有了讨论稿,但还没有正式公布。很多设计单位在做的时候,也没全按标准去做。具体对空调、卫生、智能化方面,一些设计单位是根据投资的多少,来量体裁衣地设计。有的设计做的比较规范,有的做得就不很规范。”
关于传染病医院的国家标准为何迟迟不能定稿的问题,周秋琴回答记者说:“我认为还是我们积累的经验不多,主要是定性定量的问题。在讨论规范时,大家都觉得需要做一些科学试验,来对理论进行验证。”“要搞这些规范标准,需要大量的调研和科学试验工作,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要搞这些规范,肯定要做大量的工作,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调研、讨论,征求各方面人士的看法,反复论证,然后才能定稿。建议卫生部和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出面组织一个专业委员会,组织一批专家学者专门做这件事,从而使这项工作得以完成。”
如何把握传染病院的建设
传染病院规划建设,在总体选址、确定建设面积规模、建筑标准,考虑今后的日常运行成本等等,如何将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应,应征求规划、医疗卫生建设和管理、建筑设计,医学微生物专家等多方面意见共同探讨研究后确定为好。
从前几年各地在建传染病院往往是地方领导和规划部门大笔一挥就定了,并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来自地方行政的干预也很多,工期也很少按工程本身建设周期来定,而是领导来规定竣工日期,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也容易引起返工,浪费材料和资金。
过低、过高的设计标准不切合实际都会影响使用,甚至难以维持日常运行成本。
传染病院建筑施工的质量保证
传染病院建筑施工质量保证,直接影响其今后使用,一般施工的质量,有本身建筑材料和机电设备成品本身的质量,以及通过施工技术安装完成后使用的质量。周秋琴告诉记者说:“传染病院验收设计面积很广。如土建选材是否绿色环保,机电设备特别是空调的送回风系统,特别是负压病房的检测,卫生标准,环保节能,医疗科技、医疗仪器设备、智能化系统等等。
总体管网特别是污水处理系统,影响使用质量的因素很多。在验收阶段,应有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医院建设方以及消防环保环卫等方方面面审核部门综合意见,由施工总包落实整改后验收通过交付使用。
周秋琴简介: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从事建筑设计工作四十余年,主持设计并全过程负责大中型民用建筑、公用建筑、医疗建筑的工程项目共四、五十项,获工程优秀设计方案竞赛奖的十余项,1990年以来先后主持设计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中美儿童医学中心)、瑞金医院、肿瘤医院、深圳东湖医院、上海嘉定中心医院、上海市仁济医院(东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无锡医疗中心等项目的总体规划,单体建筑的方案、施工图设计和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干保门急诊病房大楼、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总体规划单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