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中国经济要依靠外贸增长在短期内仍然无法实现,外贸不举依然需要延续一段时间。说实话长期以来我一直不看好中国的低端外贸经济,因为工作关系,我经常到访江浙一带的外贸型工厂,而且能够了解到其产品成本构成,许多的外贸工厂卖给外国企业的价格低于成本价,赚的就是国家的出口退税。这种模式是在拿中国的资源补贴发达国家,对中国的长期发展并没有好处。血汗工人可以持续提供,国家的税收也可以补贴发达国家,但消耗的资源可不能再生,造成的环境破坏更是代价巨大。更重要的是这种低层次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导致了产业升级的惰性和投机形企业家仍然占有生产资源,更导致了工人阶级的消费能力低下而无法增加内需。
另外,前几天统计局终于承认了中国居民消费统计存在四个方面的缺陷,包括就医、上学等灰色消费未统计,住房消费被低估等。如果这些当代百姓消费的三座大山都没有被正确评估,这样的统计数据还有什么价值?中国老百姓就只能永远被增长了。过高的房价、医疗、教育成本已经榨干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老百姓积累的财富,甚至是未来10年、20年的预期收入。
所以对于扩大内需,我看不出政府除了投资还使用了什么宝。而目前疯狂的投资只能加剧本已经严重不平衡的产业结构,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国企在这次投资大潮中继续扩张产能,银行也在继续增加高风险贷款。同时为了筹集资金国家加强了税收,而地方政府加强了卖地财政,这些都进一步抑制了居民的消费能力。这样下去,我相信20世纪末的国有企业下岗与四大行剥离坏账很快就会再重演一次而内需不足将继续恶化。国企不会倒,银行也不会破产,大不了全民买单再来一次20世纪末的改革而已,可我们的资源去哪里了?老百姓的财富去哪里了?新中国四十年老百姓忍受低工资低福利创造的国家财富,被上世纪末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剥离坏账洗劫一空,而这20年快速经济发展积累的财富已经被新的三座大山榨取干净,更可怕的国企与银行的故事很快会重新上演。这样的恶性循环就是产业始终不平衡,老百姓始终没有消费能力,如果外部需求无法恢复,产能的不均衡不断扩大就会导致产业经济危机,进而导致金融危机。
外需不举与内需不足
评论
6 views